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探究活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验探究教学按其教学目标、探究内容及教学资源等因素从探究活动的方式上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引导探究,二是自主探究.在高一必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教学中,两个知识板块都是基于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第一板块“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采用了引导探究教学活动,第二板块“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可以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活动.
一、引导探究(定向探究)
引导探究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的实验探究活动,大多来自于教材演示实验的探究性改进或对教材的某些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也有些则取材于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这类实验探究的基本结构为:
1.引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从教材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和驱动性的问题,或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本节课,通过问题“锌与硫酸反应除了物质上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来引发探究的问题,即电子的转移,从而明确了探究的目标.
2.提出假设,合理推测.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构思实验,提出某种假设,作出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某些预测.本节课上,通过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由单一的锌电极逐渐过渡到两个电极,再过渡到两电极间连接导线,最后引入灵敏电流计,通过合理的推测逐渐帮助学生构建原电池装置的雏形.
3.设计实验,观察现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如何感知电子转移”的实验方案,组合实验仪器,边操作边记录现象和数据,直接掌握感性材料.同时,当学生在知识出现困惑时,教师及时介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电流方向的判断.
4.探究规律,作出结论.
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讨论、争辩,揭示产生现象的原因,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利于去伪存真,把探究目标引向深入.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概括出有关的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从上面的课堂教学来看,引导探究的基本要求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问题假设实验观察再假设再实验分析综合结论”的思路贯串始终.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提出富有启发性和驱动性的问题,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角色,积极思维.另一方面教师的引导要使探究的方向明确,对学生的活动放收适度,以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主探究(自由探究)
自主探究融合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新颖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或课外活动的素材.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或许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去研究,体现思维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有时探究课题的历程比较曲折,必须深入思考,巧妙设计,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第二板块“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教学时,可以采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自主探究活动,程序设计如下:
自主探究活动程序示意图具体学生活动可以采用“六个一”来展开:
1.【看一看】主要是通过网上视频,学生获取必要的一些资料,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在实验探究时收集信息的一个途径.
2.【猜一猜】学生在对资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原电池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思考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教师主要是适当指导、提出建议.
3.【做一做】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主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教师进行巡视、个别交流指导.
4.【议一议】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实验探究的结果,对实验事实进行讨论、争辩,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同学间的不同现象进行评析.
5.【悟一悟】学生通过对自己实验探究结果的分析,结合同学间的讨论,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6.【试一试】主要设计是根据实例,让学生判断这些装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目的是巩固开拓,迁移发展.面对新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准确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使刚学的新知识得以巩固提高,迁移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启发学生按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探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面临矛盾和困惑,要求他们去收集有关的信息,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不一定用单一的一种探究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引导探究和自主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实验探究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