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浆D-二聚体(DD)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8例ACS病人、3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和3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yco Card胶体金标法检测观察者静脉血中的DD含量,Nyco Card单人份金标法检测观察者静脉血中CRP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组血浆DD、CRP分别为(1.48±0.45)mg/L、(13.3~36.2)21.4m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0.31±0.13)mg/L、(1.1~9.6)5.2mg/Lj及对照组[(0.26±0.12)mg/L、(0.9~8.4)4.9 mg/Ll(P<0.01)。ACS组血浆DD含量与CRP水平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1,P<O.01)。结论血浆DD含量和CRP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化指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D-二聚体;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3.3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4―0288―02

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及其特异性降解产物,血液中DD的出现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形成和溶解,其水平增高反映了继发纤溶活性增强,研究表明高D-二聚体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的关系,其含量的增高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之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反应的一个指标。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CRP,在急性缺血与心肌梗死病人中明显升高。但就DD与CRP的相关性及两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ACS病人血浆DD含量、CRP水平变化,旨在探讨两者在AC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8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心内科住院病人(冠心病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ACS组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7±6)岁;急性心肌梗死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60±8)岁。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9±7)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格检查者30名,男15名,女15名,年龄(55±5)岁。所有人选对象均排除肝、肾、肿瘤、内分泌、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消化性溃疡及急慢性炎性疾病。

1.2研究方法

1.2.1 检测方法采用Nyco Card胶体金标法检测观察者静脉血中的DD含量,Nyco Card单人份金标法检测观察者静脉血中CRP水平。药盒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正常值:DD<0.5 mg/L,CRP<lO mg/L。按药盒说明书操作。

1.2.2 标本采集本试验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无血小板血浆。实验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即刻采集静脉血(2~3)ml抗凝后,立即离心,即刻检测:对照组体检时同样方法抽血检测1次。

1.3 统计学处理用美国SA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DD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CRP数据以(全距)中位数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检验、直线相关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4组病人DD含量及CRP水平比较 UAP组、AMI组DD、CRP含量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DD、CRP含量与UAP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血浆DD含量及CRP水平变化的关系血浆DD含量及CRP水平在ACS组呈显著正相关(r=0.721,P<0.01),在对照组和SAP组两者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O.096、0.142,P>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涉及损伤、炎症、渗出、变性和血栓的形成。UAP、AMI的发生除少数是由于斑块脂质浸润急剧进展外,大部分与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并黏附、聚集、血栓形成有关。血栓形成在AMI和UAP的发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血管造影、血管镜和尸检证实[1]UAP的血栓主要以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白血栓)为主,部分为红细胞纤维蛋白血栓(红血栓),与AMI的红血栓为主体的情况人体相同。由于UAP的血栓成分在临床判定难度很大,使得包括国际FIMI-ⅢB在内的许多UAP溶栓治疗研究出现了致命或非致命AMI发生率增高的阴性结果[2]。

在凝血过程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最终形成较坚固的凝块,即交联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的凝块是血栓的主要结构成分,也是构成血栓的其他细胞和血液成分的网架。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发生降解,其终末产物主要为2个DD片段相互交联组成的DD及DDE复合物。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但DD交联的形式在交联纤维蛋白中亦存在。DD不存在于非交联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中。1983年,Ehns等首先报道了用DD抗原制备的抗DD的单克隆抗体。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抗DD的单抗有[2,3]:D-D1C3/108,D-D3B6/22,D-D13及MA-15C5等。这些抗体不仅可以与血中存在的DD(血栓降解物)特异性结合,也可与血栓中的交联纤维蛋白(含有DD)结合。其含量的增高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之一,提示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高[4]。本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SAP组DD含量基本正常,提示在SAP的发病机制中,无血栓形成过程。UAP组及AMI组DD含量增高,说明体内存在血栓形成后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发生。上述结果表明DD含量显著增高的UAP病人与AMI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斑块下胶原和脂肪暴露,血小板激活并黏附、聚集,导致富含纤维蛋白的红血栓形成为主体的动态过。

本研究还发现,血浆CRP水平在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粥样斑块的局部炎症反映和全身炎症可以增加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炎症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可能先于心血管急性事件发生。CRP水平与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密切相关,据此反映病人体内的炎症程度。本研究结果ACS组病人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与Abdlmouttableb等[4]的研究结果:CRP与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显著相关相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在ACS组中血浆DD含量和CRP水平呈显

著的正相关(r=0.721,P<O.01),这表明血浆DD还可能通过促发炎症反应发生而导致ACS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5],DD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炎性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增强。细胞因子,特别是IL-6可诱导CRP和纤维蛋白原的分泌,因此炎症反应很有可能是DD导致ACS发生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迟东升,吾柏铭.D-二聚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1):18.

[2] 陈纪林,徐义枢,陈在嘉,不稳定型心绞痛溶栓治疗现状的评述[J].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6):409―410.

[3] Kornberg A,Caries WF,Victor JM,ei al.Plasma crosslinked fibrinpolymers:Quantitation based o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conver-Sion to D-dimcr and measurement in normals and patients with acutethrombotic disorders[J].Blood.1992,80:709―711.

[4] Abdlmouttableb I,DanchinN,liardo C,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coronary artery disease:Additional evidence of the ireplication of an in-flammatory proces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Am Heart J,1999,137(20):346―35l.

[5] Salmaa V,Stinson V,Kark JD,et al.Association of fibrionlytic pa-rameters with early atheroslcerosis[J].Circulation,1995,9l(4):284.

作者简介:葛长江(1967―),男,毕业于镇江医学院,副主任医师,现工作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邮编:222006);周安荣、房秀丽、邱杰犬、刘永明,工作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