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80后“中产”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80后“中产”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有小友跟我诉苦:80后,属于“三不靠型”――上不能靠逐渐老去的爹娘,下比不过90后有给力的父母,购房困难,中产无望――郁闷得很哪!

80后的父母――50、60后,也即当年高唱“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的“80年代的新一辈”。这一代人,是在“”中成长起来的,读书似乎不比“老三届”多(当然,“老三届”中生儿育女晚的,子女也能赶上80后)。“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对于占大多数的升斗小民而言,差距也拉开了:改革开放后,他们中能抓住机会考上大学并继续深造的,现在还能有个说得过去的“总体小康”。但更多的人没读过大学,现在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没有进入下岗、失业大军已算万幸。因此,他们的80后子女通常难以借他们的光。而90后,因为60、70后的父母如今正当年,机会也比50、60后更多,因此相当一部分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不羡煞80后也。

其实,如今的国人,几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分“××后”,差不多个个都面临沉重的社会压力。现在社会学讲“社会阶层”,比起计划时期流行的“阶级说”,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动态的,而后者是静态的。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人为划分出来的“阶级成分”,变成了一种渗入到DNA中的与生俱来的遗传因素。但人类也会因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划为不同的阶层,个体是可以在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这叫做“社会流动”。我们平时讲的“人口流动”是指人在地域空间中的流动,而“社会流动”指的是人在“阶层级序”中的流动。一个人不管其出生时的环境如何,只要自己勤奋努力,便可以从较低的阶层向上流动到较高的阶层,俗语叫“出息”。当然,一个人家境再好,一旦自己不努力,也有可能向下跌落到较低的阶层,这叫“破落”。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阶层级序”里向上流动的渠道应该是畅通的;对所有的人来说,是机会均等的。这样,一个十分“自然”的阶层分布应该是“橄榄型”的。

80后如今遭遇的困境实际上是向上流动受阻,那些本该畅通的社会流动渠道被堵塞了。靠自己努力,朝着“中产”的目标拾级而上的机会变小了,他们被围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完全施展不开手脚。最典型的例子如“蚁族”们,寒窗10多年,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谈了对象,想结婚生子,却又发现买不起房子。对于未来,总是云遮雾障看不清,没有预期、没有掌控,只能随波逐流。造成向上流动渠道堵塞的原因,自然是不公平、不公正。李刚事件后,“恨爹不成刚”成为流行语――为什么会把爹妈扯上呢?其实也好理解,就是希望多一层社会关系,多一份社会资源而已。想当年,50、60后也有过同样的抱怨,找工作得有好爹娘。想不到,一个轮回下来,又轮到他们的80后子女。这种不幸的“遗传”和“轮回”对一个社会来说,是很危险的。

80后如今有的已到了“而立”之年,如果他们“立”不起来,中国社会正在缓慢成长的中产阶层就会出现断层。中产阶层是需要培养的,改革开放以来有句国人已经说得很顺溜的口号:“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其实,参透这句话的本质,“让”与“不让”是关键。这年头,凡被“让”的都富裕了,凡不得“让”的都富裕不起来。现在我们是否该改一改这句口号:让大多数人中产起来。

一个社会不能靠无产长久维持。当年红军打土豪,接着就是给穷人分田地,这是要将无产变成有产;解放战争靠翻身农民推着小车送大军过长江,因为要保卫的胜利果实,这也是将无产变为有产;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是让农民享有土地的承包权,虽不彻底,但不也是要将无产变为有产嘛。

让,还是不让,这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这回该轮到80后了。“十二五”期间,让大多数80后中产起来,正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