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继承与创新(7):厚积薄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句治学的名言笔者深以为然。作为杂志编辑给我写作任务的结束篇,我想就此说些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参考。
博观
俗称“见多识广”,即: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的资料。这一点在目前的网络技术支持下,更容易做到。当然,有人曾说:尽自己毕生的精力,也不能读完全部相关专业的论文。此话不假。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尽可能多地去阅读和理解。
这个“博”甚至包括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例如您去治牙,是否注意过牙钻的传动结构?是否知道当牙钻的转速高到一定程度,钻牙时就不觉得疼的原因?
这是一种习惯,一种良好的、随时随地吸收知识营养的习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习惯即成为自然,不必刻意去查看、分析和记忆,就能留下明确的印象。
约取
俗称“知道好赖”,即:面对众多的说辞,具有清晰的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越是“博观”,就越需要“约取”。
一位外国科学家说:“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一位中国文人说:“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
这些都是要在所得的知识素材中,不断地提炼和抽象,整理最精炼的、确切的规则表述,作为永久性的资料写入笔记。而且对这些结论性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看看,重新评估、重新整理。
前文笔者曾提及“判定答案合理性的标准和办法”,此即为约取的准则。随着我们知识面的扩大、深度的增加,这些判定标准将会愈加清晰和有效。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无论怎样,能够准确判定某说法是否正确,是否可取,是技术上成熟的标志之一。
厚积
广泛地积累大量的知识和素材,前边几篇小文中已经多次说过。不过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不必“厚积”,有一定厚度即可。因为“厚”是没有具体测量尺度的,多厚才是厚?
笔者以为,在追求厚的过程中,自然会涉及到关于到底该多厚才合适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说明白的测量值。但是,追求厚,这其实是一种必要的心态。
这种心态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能防止浅尝则止、一知半解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对技术进步的阻滞作用太剧烈了。
可见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强调“厚积”这件事,而应当罕有理由去讨论到底多厚才算厚的事情。
薄发
以笔者的理解,其实这不是说需要保守,不是说知道许多而不要全部说出来。而是说“在较小的事情上,也要依靠厚重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出精确的决策”。
所以,薄发的结果来自厚积的原因。
您只了解3个设计方案,现在要您对目前的设计作讨论,您的思索范围会限制在4个方案之间的权衡取舍。如果您了解10个方案,您自然就会在11个方案之间作比较。在技术上,两者相比较,显然不是同一个等级。
类似的一个现状:小学毕业生难以充当合格的小学教师。
类似的另一个现状:下围棋若没有全局的计谋,即便能顺利活净一个角,也难保其他地方不会损失巨大。有人不理解高手下棋时时长考,因为他自己无需长考,只需片刻,就能决定投子。很简单,他片刻就能把所有知道的可能都想完了,因为只能想到 3个变化和对策。而高手之所以长考,是因为需要在几十甚至上百种变化中权衡利弊,再决定如何投子。
再谈提问的技术
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学习,这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要点。而学习的过程中,向合适的人提出问题,求得帮助和解决,是捷径所在。
在这样经常出现的、很关键的过程中,提问的技术实在是值得重视和改进的。
笔者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比例太多的人提问的技术不过关,导致自己的问题长时间不能解决或者没有真正解决。除了在语言文字的交流能力上存在问题之外,身为机械设计领域的成员,却不喜欢用工程界的通用语言 ――图样来交流,实在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现状。
我以为,作为机械设计工程师,如果连图都画不好或者不习惯画图,您还会什么?
记得一次笔者与一位与我经历类似、年龄相仿的美国机械工程师交流时,他不会汉语,我英语很差,我们就是在纸上和 Inventor上用图样和模型作交流。 1个多小时,没有技术翻译在现场,交流也很顺畅,甚至有时候我说了上半句,他会接着说下半句,观念完全吻合。这事实上能作为 “通用语言”之通用程度的例证。
CAD软件的问题
这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从CAD软件中学习设计理念。
想要创新,自然要有新的设计理念,这个没错。但是我们需要知道 “怎样才能知道 ”。不少人想从 CAD软件中找,因为软件中经常出现看起来很专业的词汇,例如:数字样机、自顶向下的设计、运动仿真或特征识别等,甚至有些词汇,对于初入机械行业的人来讲相当新颖和时髦。于是,有些人认为CAD软件像一本补充教材,可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念。
笔者以为,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软件是我们的助手,不是我们的导师,因为软件的产生过程和制造者,没办法做我们的导师。对于机械设计者和群体而言,软件能在不远的后边跟上我们的需求,已经十分令人满意了。因此有两句话需要强调:
( 1)软件作为工具,我们是主人,我们不要做软件的尾巴;
( 2)不要见到软件中有个您熟悉的专业词汇,就认为会是您理解的样子。要会验证,验证后才可放心使用。
结语
关于 “继承与创新 ”这个巨大的题目,我觉得很难。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则,自己的设计能力、设计经验,其实都相当有限;二则,对于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现状,笔者也不过是管窥之见。所以觉得难以驾驭。
这样说,是因为笔者的知识和经历的背景情况比较简单:机械设计知识来自几年业余大学的学习,又因为没有读过高中,在知识体系上有缺口;而机械设计的经历也不算丰富,因为做过工人,对机械加工比较熟悉,这可能是一个长处;确实设计和制造过几个不算很复杂的机器,但是从未以主管设计的身份驾驭一个复杂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在学校教书的经历确实对完善我的知识体系有明确的作用;而应用程序设计也确实做了几年,利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积累的经验,似乎有些门道;至于做欧特克中国研究院部门主管的经历,其实对本文的内容贡献并无直接好处……
不过,笔者做笔记的习惯确实是几十年以来一直坚持的,应当是有确实的切身体验。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如何积累和提高,也属于笔者具有亲身体会的内容。特殊地,如果说基于并不完整、深厚的知识基础,笔者在技术上有些特点的话,原因大概在于:笔者喜欢机械设计与制造。
虽然现在退休了,没有相关的事情要做,我会自己找事,例如给孩子设计、建造和装饰一间新的小房子 ――目前已经接近竣工。
也许,是因为喜欢,才有笔者今天的技术状态。
总之,这套小文,实属勉力而为之,希望能为读者解读一些纠结之处。
编者的话
在机械行业 CAD工具应用领域,陈伯雄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导师:这不仅仅在于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不只是其来自现实、教学和软件公司的完整技术背景,更在于陈伯雄老师总是乐于提携后辈,愿意把自己总结的经验与新晋工程师分享。仅此一点,就可以当“老师”这一高尚的称谓。
最早想到要向陈伯雄老师约稿,是在一次活动当中听到其关于工程师应当走进车间的观点,编者深以为然,但很忐忑:工作如此忙碌的陈老师是否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呢?事实证明,陈伯雄老师在推广 CAD应用和工程师培养方面一向不遗余力:陈老师不仅一口答应了约稿请求,而且利用工作和出国休假的间隙,在很短时间内就一丝不苟地撰写了全部该专题的文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样也是后辈的榜样。
在此,《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要向陈伯雄老师献上衷心的谢意,另外,在 2014年,陈老师会以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继续为读者贡献全新的内容,敬请期待。
最后,如果读者朋友想与陈伯雄老师本人交流,也可以写邮件给杂志编辑部,我们非常乐意代为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