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窗口灯光依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窗口灯光依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来也惭愧,在下于中国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等等,一概未窥门径,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外。虽然如此,由于某种特殊原由,几位当代画家之作,却独独有所偏爱,时而拿来赏玩,以伴我共消时日,仿佛如挚友别后相见。这一类画家,如列其名单,可列出颇为不小的一份来,郭睿兄便是其中之一也。

郭睿出生成长于齐鲁大地,济宁人氏,此乃大圣人孔孟颜曾氏之故里。郭兄文质彬彬,又注重礼仪,即出于此也。而有时,一杯在手则挥洒自如,特重义气,颇见水泊梁山之风。孔孟氏之遗韵,梁山好汉的豪爽。讲礼仪,有担当,是二者于郭兄身上,都见其自然而统一的存在,即人们常说的“山东汉子”是也。自身的天然秉赋及教养气质,当然为最主要的,此外,山东其地的民风习尚,亦可见其因由也。

就总体而言,郭睿兄毕竟是一位画家。他亦深知,作画,技法不可忽视,而更不可或阙的,系必须画出人品与文品,对几位前辈大手笔,不是因时下流行的“实用主义”,而由心灵深处产生尊重和爱敬。当然,这种师生之谊的形成,绝不是单方面的,学生尊敬其师,也是由于师之爱重学生。郭睿有几位情谊很深的师长,如与邵坦中先生、郭志光先生、陈绶祥先生等那份不同寻常的师生情谊,便缘此也。

我爱读郭睿之画,每一展读,如知友久别重逢,亦一快也。此外,还可从郭兄的画中读出江南的味道来。出于一位山东汉子的画中,怎么能读出江南的风味来,是不是由于读画者在下是个浙江人?非缘此也。细究起来,他的画风的形成,江南山水或多或少也有过某种关系。据知,郭睿当年在西子湖畔,即浙江美术学院,现今的中国美术学院,度过不短的几个年头,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这段生活对郭睿的画风形成,多少也会无留下某种痕迹。

此外,还得说几句题外话,这就是作为一位山东人,几年来很不容易的是用心读书,甚至还着意学习写作古体诗词的格律。时下的作画为业者(请恕我不用“画家”一语)大多在意技法学习,而对于读不读书,有的顾不过来,有的虽然亦知传统文化于作画的重要,却不知如何真正着手读书。而郭睿却在意于此中,读孔孟老庄,亦读周易左史,不是那种为求立竿见影现炒现卖,即读了两本书,即要显示自己是一位学问上的大头:“那摩,温”。他的读书,只是要在整体上提高识见的深度和厚度。肯把重要的时日放到此中,良为难能也。

今人把握古体诗词格律,障碍较多。此中说来话长,因为诗词写作的主要问题是了解其字音的平仄,研习诗词者,通常须遵“平水韵”体系,而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区的语音体系,从元代起即发生了大变化,即:“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平分阴阳还罢,入派三声,系入声分派,变为平上去三调。变为上去,原为仄,今仍为仄,不产生问题。如今成问题的是入声变为平声,今人写格律诗,故某些字的平仄需要硬记。因此今人不肯于格律问题上下工夫。郭睿竟在此中下工夫,而且下的是苦工夫,实为不易也。

今郭睿的一个集子《墨守我心》面世之际,我借此从旁插嘴。那是几年前的旧习惯:郭兄每看到我的窗口灯光尚亮,知我未睡,便过来一坐,聊聊文化。我的这番插嘴,亦当年旧事的继续也。

(作者为著名红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