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微成著:金融“微”时代的开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微成著:金融“微”时代的开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是金融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实现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对增加就业、提高国民素质,稳定社会意义重大。当下,围绕“小微企业”的相关话题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这种关注,源自小微之重,小微之困,小微之伤。在经历了经济的“疲软”、疯狂的老板“跑路潮”和非法集资之痛之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小微金融,逐渐获得了业内的认可,而且这两年颇有大举进攻之势。有媒体甚至称2011年为“小微金融元年”,2012年为小微金融的“蓝海”之年。

中小企业遭遇“钱荒”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银行业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充裕资金。但与此同时,受信息不对称、信贷条件高等多方因素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企业与信贷资源之间,存在着金融服务的真空地带。据统计,当前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数量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2011年末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与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相比,其获得的金融资源明显不匹配。特别是在经济紧缩时期,金融机构容易将更为稀缺的信贷等金融资源向大型企业倾斜,客观上形成对小微企业的挤压,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部务副主席焦瑾璞曾介绍,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难题,全球仅有32%的中型企业和13%的小型企业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在不少小企业家的眼里,商业银行“嫌贫爱富”,办事手续繁杂,对中小企业不信任和“银行自身有自己的程序”,使得申请银行贷款尤其艰难。广州市番禺区一家金属制品公司是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的缩影。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种五金厨具和不锈钢制品,拥有100多个工人,年营业额在1000万左右。近年企业想扩大生产,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来支持业务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和无人担保,该厂老板坦言,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银行贷款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走很多手续和流程,而且批下来的金额要比预期少。例如,我想贷款100万元,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最多只能借到五六十万元。”

在农村,涉农企业、农户融资的艰难更显而易见,金融机构的“惜贷”思想十分浓重。当前县域微小农村金融组织生存现状不佳,一方面农业生产投入大、风险高,容易造成贷款风险。农民缺乏可变现资产,推行担保抵押贷款难;另一方面各种优惠政策尚处空白,使其经营裹足不前。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不区分,导致政策性业务风险全由银行承担。各种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尚末诞生。

“蓝海”的开拓者

作为世界性难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难理解。无抵押担保,无财务报表,管理不规范,贷款成本高,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令普通银行望而却步。但在政策的引导和保护下, 小微金融蕴含的巨大机遇被部分勇敢的“先觉者”洞察。2009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对小微企业的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小型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多重政策的“护航”下,基于战略转型及提升效益需求,部分银行反应迅速,把握先机,积极投身小微金融,开拓“蓝海”。其中,民生银行是最具代表的“拓荒者”。

通过2009年至今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广泛实践以及对国际经验的参考,民生银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所有的金融业务中,小微金融是受利率市场化冲击最小的领域。因而,要确保业务收入的稳定持续,就必须以更大精力投入小微金融。在高层的大力推动下,民生银行从2009年开始,逐步从以国企、央企为主的大企业贷款市场上撤出。至2012年,国有企业贷款在民生银行对公贷款业务量中的占比已降至40%以下。“民生银行真正把小微金融看作一个利润丰厚的蓝海。原来大家有错觉,认为小商户贷款风险大、利润低,这完全是商业模式问题。”该行董事长董文标说,“民生银行小微贷款累计投放了8000亿,到2012年年底余额3200亿,但即便是2012年实体经济遇到一些困难的情况下,不良率也仅有0.5%。”

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金融的获利空间日益显现。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加大小企业金融服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建行上海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幅29.9%,高于各项贷款同期增幅10.9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全年新增70.05亿元,比上年全年新增量多增加60.24亿元。

中小银行更是纷纷“扶小”。广发银行创新推出的“小企业金融中心”已在全行设立了57家,2012年计划扩展至100家。招商银行积极创新,在总行成立了全行集中的零售贷款运营中心,搭建了一条“信贷工厂”式的小微企业贷款生产流水线,建立全行大集中的小微企业集中运营流程。北京银行率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中小企业绿色通道贷款审批中心,成立北京市首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成立国内首家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特色机构……

同时,作为小微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数量达到1101家,剔除支行的数量为731家。小额贷款公司则呈现出爆发式的趋势。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仅为1334家,贷款余额为766亿元;而截至2012年末,这两个数据分别跃升至6080家与5921亿元。

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这些金融机构大胆创新,设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实现产品、流程标准化,风险控制集中化管理,把小微金融做成了真正的“蓝海”。

银行发展小微金融的意义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小微金融意义重大。其一,有利于培养新客户群。随着金融脱媒和银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客户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国内银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些银行为了开拓或保留优质客户资源,大幅让利,形成了同业间的非理性竞争。发展小微金融,特别是具有一定潜力的农村小微金融对于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开辟新的利润区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将促进大量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中小企业出现,产生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利润来源。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通过自身的改革和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有选择地布局农村金融市场,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拓宽自身的盈利来源。

其二,有利于银行优化结构。银行监管,特别是资本监督力度的空前提高,对银行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走资本节约、产出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国内银行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战略方向下,资本占用相对较低的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小微金融业务、中间业务就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首先,大型、特大型企业脱媒之势不可阻挡。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激烈争夺的公司大客户大多数属于上市公司,具有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对银行贷款融资的需求下降,加之大客户市场竞争激烈,贷款处于买方定价的状况,银行贷款净利差大幅收窄,盈利能力下降。其次,受融资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较少,更多依赖银行间接融资,且中国小微企业贷款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具有更大的定价权,在有效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定价实现“收益覆盖风险”,提升盈利能力。再次,商业银行通过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可以实现客户多元化,有效分散风险,推动交叉销售,促进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升综合收益水平。

风险及防范

虽然小微金融的发展已颇具成效,但从当前金融改革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实体经济对金融业的现实需求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利率市场化等推进相对谨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专家指出小微金融有潜力成为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

因此,对于决策层而言,目前应积极调整金融结构,培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服务中找到其定位,使其与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同时,针对小微金融的不同金融需求,为不同的金融机构找到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商业定位与可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同时要推动大型的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大型商业银行要通过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和商业模式推进客户结构调整。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同时,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应尤其注重对其的风险防范。

一是信用风险。对于银行来说,信用风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而且是一种始终存在的风险。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面临的是大量的农户和小微企业,缺乏以往的信用记录和有效信用评估方法,贷款也缺乏财产做抵押,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利用各种方法逃、废、赖债务,极易形成信用风险。

二是经营风险。虽然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由于往往地理比较分散,单位地理空间内的金融业务总量较小,新开业的银行网点很难短期内达到盈亏平衡。特别是对于面向农村的小微金融业务,由于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严重制约。在农业政策性保险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经营风险分散机制缺失、存款人利益保护缺乏、支持政策方面的缺位、金融监管不力和人员素质低等原因,都会使银行面临经营风险。

三是竞争风险。设立银行村镇营业网点必将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由于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与村镇银行相似,村镇银行面临竞争风险。

四是流动性风险。银行基层网点少,老百姓认知不足致使增储难度大。部分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忙时节容易造成银行存款减少和贷款需求的增加,造成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甚至可能会出现支付危机,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五是操作风险。银行村镇网点一般工作人员在当地招聘,业务素质不高,合规操作意识差,再加上内部控制制度薄弱,业务操作流程相互制衡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容易导致操作风险发生。

六是自然环境风险突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农村往往是重灾区,同时由于与农村相关的灾害保险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难以得到分散和补偿,自然环境风险突出。

针对上述风险,相关管理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从现行的规范性文件所制定的监管体系来看,承担对小微金融的监管职责的部门众多,这种情况将会使风险的发生失去最好的预防和采取措施的机会。就目前的体制而言,仍应由当地人民银行或银监局承担起日常的监管职能。便于帮助小微金融防控风险,以及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

其二,进一步强化小微金融内部管理。首先,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防范,必须要求商业银行在小微金融准入时就提交完备的、严密的管理规章制度,方可进入开业程序。在日常经营中必须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其次,商业银行实行高管人员准入制度。申请筹建小微金融,必须选配具有金融从业经历并从事过银行业管理的高管人员。在内部管理架构中,必须设置风险管理岗位,直接对总行负责。再次,引进专业律师服务或者依托于银行自身的法律部门支持,防范小微金融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把握风险防控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其三,严把小微金融业务的准入关口。建议对小微金融这类新生事物严格限制其准入门槛,提高准入质量,采取宁稳不急、宁精勿滥、宁严不松的政策,把风险关口前移。一是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做法,建立开展小微金融业务银行、农户、企业各参与方共同分担风险的机制。银行在向农户或企业发放贷款时,应与他们就贷款用途签订协议,限定其贷款使用去向必须用于某种特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或企业经营活动,否则农户或企业将承担一定责任;二是运用各种农村财政资金建立农业自然灾害保险基金,弥补贫困农户使用小额贷款进行生产经营时遭受的损失;三是开展小微金融的银行要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及吸收高素质金融人才,提高操作水平和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