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演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提倡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率越高,课堂效果越好。如何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呢?这可能是每个教师时刻考虑的问题。我曾动了很多的脑筋,我曾经把音乐引进课堂,因为音乐能渲染气氛,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美术走进课堂,使单调呆板的语言文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但这些都只能调动一部分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表演走进课堂时,这才真正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才能达到空前的主动,课堂气氛才能相当活跃,才能真正地处理“苦学”与“乐学”的关系。

记得小时候,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玩“过家家”、“煮饭饭”的游戏,学着大人的样子来“过日子”。还有的孩子把“开小店”也编进了游戏,假装商人在“卖”东西。这充分说明,孩子小时候就喜欢表演。教育杂志曾报道过: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如:在教学“狗”这个字义时,外国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看过狗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中国学生站起来说:“狗是动物,会叫会咬人,它喜欢吃骨头。”而外国学生走到讲台前,拿起一支粉笔用嘴咬住,四爪落地,然后吐掉粉笔叫“汪汪,汪汪……”。这说明中国孩子善于叙述,而外国孩子则善于表演或行动,能再现知识内容,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其实表演本身就是实践,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孩子是可塑之材”,我们要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指导并训练他们,使他们个个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再努力结合课文内容表演,让一个个人物从书本中走出来,站起来,变“活”了。让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生动形象,不再抽象,让人物性格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掌握好表演时机

表演需要时机。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如:记得我在教学四年级的《九色鹿》(《苏教版》第七册)一文时,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叫‘叩头’?”有同学理解说“叩头”就是“磕头”,表示对恩人的千恩万谢。有时也用在对上辈叩头,但本文采用前一种意思。这时,有个学生就要表演:“老师,我表演给他看。”只见他走到讲台边,双膝跪在地上。双手按在地上,不断做磕头样,嘴里还自编自念道:“九色鹿,谢谢您的救命之恩,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边说边带着哭腔,惹得学生哈哈大笑。学生在欢笑中领悟了这个词义。把调达这个开始对恩人的感激样子铭刻于心。所以后来调达带领国王去捉拿九色鹿,学生认为调达前后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用上一连串的成语来批评、憎恶调达,说调达: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以德报怨,还说调达是个“酒杯里洗澡——小人。”也可以在文章学完后表演,如:练习6(《苏教版》第七册)的《兄弟卖酒》文章开头讲酒店生意十分兴隆,因为酒价廉物美,可后来弟弟趁哥哥不在家就偷偷地在酒中掺水,导致酒店最终彻底破产了。弟弟十分后悔,知道了破产原因:不诚实,得不到顾客的信任。为了让学生清楚地明白酒店破产的实质原因,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学生人人都找到了合作伙伴,班级自由组合成9组,表演完,我们评出“最佳演员”和“最佳组合”,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把“酒中掺水”的镜头表演得惟妙惟肖,其中李建和王沈洋同学表演掺水时东张西望,慌里慌张的样子十分滑稽,嘴里还念叨着:“嘿,趁哥哥不在家,我多掺点水,看能多挣点钱呢!”同学们一个个捧腹大笑,我发现他们认识水平也不仅仅停留在已领会的书本知识,在表演的同时还进行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领悟了文章更深层含义,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学生把课本当做剧本。不断地进行简单的艺术加工,通过表演,让学生牢记:诚实守信是多么的重要!

二、不追求表演技巧的高超

对于学生来说,能模仿人物的动作、说话语气就行,能把一个个重点词句和人物形象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行。当然学生的表演不能流于表面化、肤浅化。

三、表演能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

上台表演的学生往往是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的,他们常会思考:我该怎么演好这个人物?动作怎么做?话要怎么说?要带有什么样的表情表演?甚至还要有意无意地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在“台下”观看表演的同学,他们在“观看”的同时也要在脑中不时地回忆才学的内容,有待表演后评价优劣,还有人会提出质疑,其实表演也是一种课堂知识的反馈,这种反馈,是经受实践考验的,大家共同认可的及时反馈。在表演过程中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产生了对知识的共性认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谁不愿意在“玩中学”呢!

四、表演有效地再现了文章的情境

学生的表演过程,是文章内容再现过程。无论是“演”还是“看”的人都是一个用心深刻体会的过程。也只有表演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经久不忘,“印”在心里,要不然,小说等文学作品,为什么要拍成电影、电视搬上银幕?不是通过演员惟妙惟肖地表演,再现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情境吗?你看,一些文盲尽管不认识字,但看起电影、电视,讲起来却头头是道,瞧,表演远比死记硬背来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有的甚至还触手可及呢!通过表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其智力,谁对生活越留心,对周围事物观察得越仔细,那么他(她)表演时就越投入,越逼真,他(她)就会变得更聪明!在“学中演”,“演中学”,这是激活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