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寒露、霜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寒露不小心,寒从足下生——泡热水脚以暖足
寒露后,天气特点总的说来就是一个“寒”字。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发作或加重。所以这个节气中,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的保健尤为关键。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意即每年农历八月初一以后,很快进入深秋和寒冬季节,应当重视足部保暖,防止下肢受寒。
我们知道,人的足部距离心脏最远,又直接与地面接触,故散热较快,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尤其是许多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这就是因为血液从心脏出来到脚部循环减速造成的,因而有“寒从脚起”之说。因此,在寒露这个阶段,足部的保暖就是最重要的养生功课了。
有的人在冬天喜欢围炉烤火,常用炉火烤足,那样并不好,容易导致足部皮肤皲裂。“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暖足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所以,历代养生家都把用热水泡脚作为养生益寿的一项措施。典型的如清朝名将曾国藩,不论行军打仗多么繁忙,只要时间允许,每天念念不忘的就是用热水泡脚。对此,张树元在《养生诗歌序》中说:“文正(曾国藩)之取法先代者有二事:一曰起早,二曰勤洗脚。”
做法是,先用脸盆准备半盆热水,旁边再准备一个热水瓶,然后双足入盆浸泡,水温宜高一些,但必须忍受得了,并以不伤足为原则。每次濯足最好在20分钟以上,水温低了就从热水瓶中倒入一些高温的水,务使水温始终保持热烫。坚持用热水洗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驱散寒气,温暖全身。
(2)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特别是在急行军或长途跋涉之后,当即用热水浸泡双足,就能很快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
(3)早上运动之后用热水洗足可以健脑强身,故也有“晨洗脚,胜吃药”之说。
(4)夜晚就寝以前用热水泡足可以改善睡眠,使人提前入睡,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5)用热水烫足还有利于治疗脚癣。
以下是泡脚的注意事项:
(1)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其间加入热水2-4次。在泡脚过程中,由于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也比平时快,时间太长的话,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另外,由于更多的血液会涌向下肢,体质虚弱者容易因脑部供血不足而感到头晕,严重者甚至会发生昏厥。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
(2)晚饭后1个小时以后才可以泡脚,不宜过早。因为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3)泡脚水的温度要控制在42℃左右,水量以没过脚踝部为好。这是因为:一方面,水温太高,双脚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人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另一方面,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除了用热水泡脚外,散步也具有暖足的功效。《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晚年生活极其贫困,缺食少衣,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些书,那可是读书人的最爱,可他没有办法,只好忍痛卖掉,换得一食一餐。冬日取暖就更加谈不上了,冬夜冻得厉害,于是他经常邀几个好友,在夜色的南京城墙下行走,吟诗狂歌,边走边唱,走到全身暖和,脚发热为止,吴敬梓戏称为“夜间暖足”。可见,散步除了能去热,也能驱寒。
经常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等部位,对下肢乃至周身的防寒保暖很有好处。
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其相应的穴位。以脚趾来说,就汇集了6条经脉。大脚趾趾甲后方为肝经所循行,内侧为脾经所属,第二趾、第三趾为胃经所循行,第四趾是胆经所属,第五趾为膀胱经所属。洗脚后除擦摩脚背、脚底外,逐一抻拉脚趾,不仅能刺激足部穴位,还对强身保健有益。刺激大脚趾对眼睛、肝、脾有益;刺激第二趾、第三趾对食道、咽、肠胃有益;刺激第四趾对胆和提高吸收功能有益;刺激第五趾对膀胱、肾有益。拉抻脚趾时要两替操作,用力适当,15分钟即可。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
霜降作为秋季进入冬季的一个过渡节气,是我国秋季中最寒凉的一个节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这时候就应该适当地进补,为迎接寒冷冬季做准备。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认为“秋补”比“冬补”更重要。为什么呢?秋补是“打底补”,相当于是打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冬补才会有意义,所以才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霜降补”之说。
那么,在这个季节,该选择什么样的进补方式呢?古人“秋补”一般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据史料记载,明朝皇帝在重阳节要到兔儿山,登高赏秋,饮酒,吃迎霜兔肉。所谓“迎霜兔肉”就是经霜(即霜降)的兔子肉,据说此时的兔子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而在我国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的习俗。俗话说“吃脑补脑”,据说吃煲羊头能辅疗“头风”等疾病。另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中医书上有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
厦门民俗则是在霜降节气之时吃红柿,据说能补筋骨。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祛痰镇咳的功效,鲜吃可治甲状腺病,干制柿饼、柿霜都可配置药膳,辅疗咳嗽。
以上的这些进补方式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但在中医看来,霜降进补,最主要的还是健胃补脾。
因为秋季进补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的,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就是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受补”还是“不受补”,不先把脾胃养好,进补后承受不了,就会发生腹胀、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现象。
在饮食上,我们知道健脾最快的是山药薏米粥、红枣、牛肉、四季豆,可常食用这些东西。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推荐一种“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芡实。给大家推荐芡实的原因,是因芡实在健脾补肾、止泻上,作用是最突出的,刚好对上了深秋补脾胃而冬季补肾的养生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深秋吃芡实是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
传说坡有一个养生之道,就是日日含吃芡实。据说他在每天闲暇之时,都会将刚煮熟的芡实米入口中缓缓含食,直至满口唾津,再鼓漱几遍,才徐徐咽下。所以有人曾问坡:“唐宋家,你们苏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坡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一枚,后缓缓咽下。”
芡实的吃法很简单,既可炒着吃又可煮着吃,炒着吃最多的就是虾仁炒芡实。煮着吃最简单,就是清水烧开后,放入漂洗干净的芡实煮约5分钟,然后放入冰糖和用纱布包着的糖桂花,最后去浮沫,取出纱布包,连汤盛入碗中,吃起来香中带甜,口感细腻软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很有嚼头,吃完后,若有若无的清香久久缠绕在舌间。
当然,最为常见的是将芡实煮成粥来食用。用芡实煮粥,古代医书中记载很多,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本草纲目》又称:“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经验方》还载:“鸡头粥益精气,强意志,利耳目,鸡头实三合,煮熟去壳,粳米一合煮粥,日日空心食。”其他如《食鉴本草》、《汤液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等均有记录。
“芡实粉粥”的具体做法:先将芡实煮熟,去壳,研粉,晒干备用。每次取芡实粉30-50克,粳米50-100克,如常法同煮成稀粥。如能再配合些山药粉或莲子粉各50克同煮,则效果更好。
不过,吃芡实时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一次不能食用太多,以50克为宜。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
可以多吃点性温热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如核桃仁、黑豆等,或是服用一些滋补粥汤,如三七、胡椒炖鸡,黄芪、当归、生地、三七、葱白、生姜炖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