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不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家长的心里都应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可以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广泛的兴趣以及更具有竞争力的创造精神。我们所期望的,不仅仅是孩子和家长们一时的笑脸,而且是整个社会对智慧和美的代代传承。本文主要探讨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养

关键词:美术教育 创造力 培养

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发展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一种高级独特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资本之一。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潜能,只要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开发,都可以成为高创造性的人。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如何挖掘幼儿的创造力,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笔者认为首要的一点是幼儿的兴趣。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纲要》的这一新思想和新理念,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创造。本文就美术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创造力,谈谈几点认识。

1幼儿创造力的构成要素与发展特点

基于和结合以往研究者考察的角度,本研究将创造力分解为四个维度:

1)创造性的认知特征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 兼容性、发散性、跨越性、连动性、敏锐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流畅性;

2)创造性的情感特征方面,表现为创造性的动机、 兴趣、意识和好奇心;

3)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方面,表现为高自控性、 高自主性、高探索性、高独创性和高有恒性;

4)创造性的动作技能方面,表现为灵活性、 组合多变性、稳定与可塑造性。

幼儿创造力有其自身特点:发展性,即幼儿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创造力,而不是已经定形的能力。幼儿创造力具有发展性、 开放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处于慢慢形成之中、也没有达到发展的最高水平, 其发展水平高低、质量高低取决于先天和后天(尤其是教育)因素的相互作用,其发展需要教育者进一步积极的引导与促进。

表现方式的情景性。幼儿的创造力是在与他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中各种随意的活动中表现出来, 可以表现为幼儿的绘画、歌唱、舞蹈、言语以及拼搭的积木等等。幼儿的创造力并不是在一次有意安排设计和专门的实验之中表现或体现出来。它只能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景”中展现出来。 这里的“问题”是从幼儿理解角度称其为 “问题”的问题,而不是成人普遍理解意义中的问题和困难。培养的全面性。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创造力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创造力是在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同时,幼儿创造力发展需要兴趣、动机和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支持。

评价的个体性。 幼儿是否表现出创造力或者说幼儿创造力水平有什么特点, 我们应该依据的评价标准是幼儿自身的原有发展水平情况。 所有儿童个性、 认知和情感技能等并不是以同样的方式, 同样的速度发展的。 所以,幼儿创造力水平评价指标应该指向其自己原来的水平, 指向他自身的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 只有这样认识幼儿创造力及其发展特点,幼儿园、教师、家庭才能为幼儿提供适合他的创造力发展的特殊与众不同的帮助。

2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

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心理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契合,这是由幼儿绘画本身的特点、美术教育的特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一方面, 就幼儿绘画本身的特点来说,幼儿绘画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为主要特征。从发展分期来看, 幼儿绘画处于“象征期 ”向 “定型期 ”过渡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幼儿绘画内容多是想象的成份,他们对物体的大小、比例和透视关系并不十分注意,但与“涂鸦期”相比,已经出现了事物的意义和象征。幼儿常常凭借粗略的观察和对事物的一般理解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处理画面内容,表达他们特殊的画面语言。他们画房屋可能画出房间里的人,立体的汽车甚至会被平面展开,然而正是这些成人看来不合比例、 违反透视的画面里,表现了他们对事物的特殊理解和非凡的想象与创造。

另一方面,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在能力,在早期儿童的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儿童开始乱涂, 逐渐画出个什么东西,并给他命名,到象征期儿童为事物象征性地再造一个粗略轮廓的形象,再到图式期儿童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或凭自己的主观经验重新组合、加工、变形画面等等, 都显现出儿童非凡的创造力。 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感受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观察周围环境中事物的结构、 特征、运动模式,并通过语言描述让幼儿把感知所把握到的整体艺术形式和自然形式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储存起来。当幼儿开始运用色彩、形状创造形象时,教师又启发幼儿思考,对自己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加入自己大胆的想象, 形成全新的形象,运用所学到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由于他们的创造显示出稚拙的情趣和成人美术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而教师对这种有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鼓励,必然会使幼儿对美术创造活动产生进一步的兴趣,反过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

3中国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模式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先出示范画,幼儿跟着学,最后由教师评价谁画得像、谁画得好。“像”是幼儿对模板的模仿程度,“好”是指涂色饱满、图像清晰,贵族幼儿园或许还会有用色、构图之类的培养。这种教育属于专业绘画基础教育范畴,并不适宜幼儿美术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会抹杀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虽然教授了幼儿技能,却限制了幼儿的发展潜力,可谓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大忌讳。

3.2片面化的美术观念

在许多家长眼中,美术就是绘画,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美术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怎么画画。这种认识是肤浅、不完善的,这也与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有关。画画的手法再好,不过是技法的精湛,画得再像不如一张相片。真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如果作为幼儿第一心灵支柱的家长和幼儿所生存的环境都不支持创造力、认可想象力,那么所谓的美术教育,只不过是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