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华民族开天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华民族开天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编手记】

本刊利用之前的两期连载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华润葵教授的《中华民族开天史――关于文明时代标志的大讨论》从最宏观的层面探讨了人类族群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为何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论述和争鸣提供了基准在更早的两期里本刊连载了《中华远古史研究理路》勾勒出对开天史这个问题的一个整体性指导性的思路本期在明确了研究理路和讨论基准的前提下中华民族开天史将开始它对具体对象的探究之旅旅途的起点即是分析昆仑丘具备那些共性和个性的要素而成为我中华民族之发祥地本文中将有一些一笔带过仍须进一步论述的部分所有这些都将在之后的连载中一一得以阐明敬请一直关注《国学》关注《中华民族开天史》您将体味到渐入佳境疑窦渐开登堂入室之妙

要备,即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民族发祥地要备,指一个民族的发祥地所必须具备的自然环境。

世界许多民族的发祥地及其原创文化存有众多共性特征,这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共同要求和由人类童年时期对天地自然认知的相对一致性所决定的。但是地球很大,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天象不一样;沿海与内陆的地理环境不一致;高中低纬度、高原与平原的气候条件不相同,所以各民族对天地自然的认知又有各自的差异性,于是各民族的发祥地及其原创文化又会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然而地球又不很大,在几百几千年间,古代原始部落之间相互流动,尤其开发相对较早、人口较多的大部落例如太部落、华夏部落中的部分氏族民众,或则出于自愿迁徙,或则出于政治驱离,在很久前便已流散世界多地。于是这些流散世界的部落民众把原居地的科技、文化、艺术一并带往世界多地。

以上就是世界许多民族发祥地及其文化存在众多共性特征,并各有一些个性特征的基本原因。为便于讨论,以下先阐明有关民族发祥地之基本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在我国汉语中,民族一词在近代才开始普遍使用,其前身是远古、上古时期,由若干氏族部落联合组成的部落联盟。

发祥地,多指远古、上古帝王生长、开基、创业的地方,亦指民族、历史、文化肇端之地。远古、上古时期称呼部落联盟首领曰帝曰王,称帝王所在地曰王都、。故所谓民族发祥地,实指该民族远古、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所在地王都。那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能成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发祥地或王都必须(说必然更贴切)具备哪些条件呢?以下兹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必须具备适宜远古人类定居的自然环境

这是民族发祥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不具备适宜远古人类长期定居的地理环境则不可能成为这个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不可能在这里建立王都,甚至只能成为远古时期的“无人区”。

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安全和有利于衣、食、住、行等自然环境。远古时的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抵御自然灾害和抵御凶残野兽的能力极弱。既无法在极度寒冷的高纬度地带生存,又无法在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带生活;既无法在洪水肆虐的平原地带生存,又无法在步履艰难、草木不生的高寒山区生活。其实与今人一样,远古人类必然选择那些气候温暖舒适,无水旱、瘟疫等重大灾害的地理环境建立部落联盟首府(即王都)。必然选择那些林木苍郁之地,有取之不尽的野果、野菜、野羊、野猪、野牛、野马等供人们采摘、狩猎、驯养、衣食;有充足、洁净水源供人畜饮用;有成片土地供人们种植谷物;有广茂森林供烧柴,稍后又有用之不竭的燧石供作取火。为形成合力以抵御凶残野兽,必须有无数天然岩洞岩龛供众多人口集中居住。此外,美丽而神异的自然景色,也是古今中外所有人的共同爱好,故王都一带的自然景观必然异乎寻常的美丽神奇。

上述这些基本条件绝非随意编诌,而是人类生存起码的要求。部落首领不可能带领族民们生活在生命无保障、生活无着落、开发无前景的危难之地。相反,必然力所能及地寻找最安全、最舒适、最美丽的地方屯居、扎根、开发、繁衍。这是人之常情,古今皆然。

人类远古文明,一般肇启于早全新世气候转暖期,相当于考古学分期中的中石器晚期裴李岗文化末期,全盛于中全新世气候最宜期,相当于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早中期。大致从公元前六千年至前三千年。此期间地球从第四纪冰期中苏醒过来,冰河消融、大雨连绵、洪水滔天,远古人类无法生活在年年洪水泛滥的沟谷平川,只能定居于地势高亢的山丘台地带。我国黄河中下游的黄土台地带便是远古人类最安全的栖居地。例如,一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末期,原先住居沟谷平川的王屋山区下川人、伏牛山区贾湖人等,到了八千年前全球冰川消融、洪水滔天时便纷纷迁徙到附近山丘台地带。世界各民族都有发生过大洪水的记录,正是指这一时期。

据上可见,人类定居点或民族发祥地的选定与形成首先必须具备适宜长期定居的自然环境。

吃一堑,长一智,大洪水逼着人们从平川地搬迁到山丘台地,同时人们也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变得聪敏。终于在黄土台地带升起了人类第一道文明曙光。

二、必须具备远古帝王祭天的自然环境

与人类生存环境同等重要的另一要备是必须具备远古帝王祭天的自然环境。《礼记・曲礼下》记:“天子祭天地”,是说唯有帝王才有资格祭祀天地。象形文字“王”有两解:一解为下砍的大斧( ),象征权威,最高统治者;二由孔子解为“一贯三为王”,并由董仲舒详释为“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而参通天地人者谓之王”。故《说文・王部》谓:“王,天下所归往也”。象形文字“帝”( ),象结扎柴草为神形,燔烧以祭天神。王天下之号也。本义为祭祀天神。

可见,“帝”、“王”两字皆系远古帝王在“天下所归往”之地祭祀天地之义。

天子祭天地是古代所有祭祀礼仪中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辞海》《汉语大辞典》)并非随随便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祭天。那么天子在什么地方祭天呢?古籍文献有明确的记载。

《尚书・舜典》记:“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终。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明确当年帝舜是正月初一在历代远古帝王祭天道场璇玑玉衡举行祭祀天神地祗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