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促进数学课堂生生互动的实践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促进数学课堂生生互动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互动已成为当今教育着重研究的新课题。可见,互动已成为当今教育着重研究的新课题。生生互动,它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补充、推动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

关键词:生生互动合作评价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中的互动是指参与教学活动的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互动已成为当今教育着重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仅就课堂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生生互动,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过程中,必须是学生双方自愿、积极参与的过程。同时,生生互动在学习方式上,它摆脱了以往课堂中教师包办或学生“各自为战”的局面,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一种新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补充、推动作用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

一、组织生生互动的实践与体会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和互动性。因而成为新时期学生学习数学的常用的学习方式。由于是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就少不了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探究与实践操作等。集中起来主要可从两个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第一:在“说”中互动。这里的“说”主要是让学生动口互说思考过程或参与小组的交流讨论等。例如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时,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规律后,让他们动手自己用学具摆规律,并且把规律和同桌说一说。在互说中,他们彼此展示自己丰富多采的妙法,倾听对方来自实践后的自如表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同学对同一种知识形成过程的描述,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或思维过程。又如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前后、左右”这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5个人为一组,轮流一个人站在中间,另外4个人分别站在他的前、后,左、右,再由中间的同学说出他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和理解学习的知识。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如:我让他们手中各拿着两朵不同颜色的花其中三人站成一排,另一人站在对面,余下的一人对他们的活动进行评判,这样轮流站在我的后面是他们眉来眼去、指手划脚,尽情交流着,实践着。有时甲想出了办法却未能言表而又触及了乙的思维,乙接着帮助理清了思路。有时某一人提出一个不够合理的构想,就有小组中同学的质疑和指正,他们自主、积极地合作着,你推我,我拉他,彼此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二:在“做”中互动。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过程,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动手实践等“活动型”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发展。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时,我让学生小组和作学习,4个人一组把课桌上摆放零乱的图形进行分类。学生兴趣很大,一个拿一个仔细观察学具的形状,他们有如一群围在一起烧烤的亲密小伙伴,愉快的合作着、体验着。不但共同参与这个互动的过程,而且尝到其中的美味、吸收了营养。

(二)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互动

好胜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把竞赛穿插于教学之中,对学生来说,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享受。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习知识要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每当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比赛活动时,他们总是表现得那么兴奋、积极。总是希望能争第一,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教学中,组织“争夺聪明匙”、“小组接力赛”、“数学拔河赛”等各种比赛。组织看谁算得快,看谁想法多等活动。在比赛中,同学之间或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组内同学相互激励,从而在竞争与激励中得到共同提高和进步。有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起不同见解的争论。如一次在课堂中,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学生讨论口算时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简便。这时出现几种不同的意见,我把学生根据不同的意见,分成几组,这时我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站到支持者一方那边去。一场课堂辩论比赛就这样开始,这样参与辩论者必须据理力争,要据理力争必须旁征博引,以理服人。有时同学之间精彩发言,还引起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不管辩论的最后结果如何,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展示了自我,陈述了个人的观点,倾听了他人的意见,他们在这个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过程中,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成长与进步,一起演绎出一幅幅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课堂新画面。因有了这个相互促进、提高的机会,他们有如找到了进入数学宝库的金钥匙。

(三)组织生生学习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互动

依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学生之间开展互相评价,这是一种即时评价,它能激励学生课堂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个体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思,调整学习方式或学习状态。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在内容上,可以结合教学中的“三维”目标依据学习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如评价同学之间学习是否认真、积极;评价学习者对知识问题的认识或理解是否正确;评价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是否合理等。在评价组织形式上,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同一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课堂的需要,教师有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也可以在小组成员中开展相互评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和心理需求。同样的收获,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自我评价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表现,指出自己的不足或努力的方向,或者会说:“在××方面,我还需向××同学学习”。这可以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自我,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组内相互评价中,常会有来自同伴赞赏的声音,他们会指出哪个同学发言最积极,谁提出的办法最妙等,为争取能在小组中有所发现或表现,这个欲望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常有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或学习方法的较量,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哪个小组合作最认真?”、“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合理?”、“哪个小组汇报最精彩?”等问题,以此激发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最后是班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评价。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当同学发表意见后,可以组织同学根据同学回答的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有评价者的质疑与指正,也有同伴的鼓励、赏识与帮助。在以上的相互评价中,答者以期得到“美”的评价,必须精心准备、理清思维;评者为了找出优缺,必须认真倾听,准备有说服力的点评。这样自然轻松地把学生从一个单向传授、静态预设的课堂带入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新课堂。学生的灵气、才情和潜力也在这样的沃土中得到生发和挖掘。

二、组织生生互动的思考

(一)一种好的学习方式

好的学习必须科学合理应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但由于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刚刚逐步尝试,在近年来的公开课常看到这种表面有热热闹闹的局面,而无实实在在的功效的现象。因此对于如何有效提高生生互动的质量有必要在实践中做逐步深入的研究。

互动的和谐性。

(二)互动必须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没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就不可能学生个体之间真正意义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就不可能真诚、实在地进行,就不可能达到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助于互动的氛围,让学生能平等地进行交流,真诚地进行沟通,以轻松的心态参与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要多表扬、多鼓励。彻底地消除学生课堂上的畏惧感,要贯彻只要主动参与,即使现在“不行”,将来也能“行”的原则。决不因为成绩差而受到冷落,决不因表达有困难而放弃,决不因回答错误而受到批评或指责,决不因教师的权威而控制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要努力实现学习过程中,民主、平等与和谐,让互动在这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三)互动的自主性

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尽量减少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互动机会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的积极主动程度。互动不应存在着任何“被动”的因素,它必须是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自觉、乐意并积极参与的一个过程。例如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换问题的不同看法,教师应注意激发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努力去思考、发现和表达,把自己理解或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展示在同学的面前。以此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

(四)互动的实效性

课堂上教师创设互动的学习情境,最终是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培养和发展。但在多次的公开课上,笔者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组织学生对某个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出现的现象真有点让人难堪,老师问题一出,小组内的同学如群雀四起,每个学生都为了不被认为不能参与讨论而开始“说话”,更甚的是有的小组的几名同学出现了异口同声。这种现象哪里是在讨论问题;这种场面的交流讨论又有谁在倾听;最终的结论是否在讨论中得出值得怀疑!诸如此类现象很有必要让我们清楚:什么是学生所需,什么是学生所要,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有价值有实效的。我们不能置互动效果于不顾,一味玩弄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交往互动,因为这不但让学生得不到发展,而且连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会化为泡影。因此,我们首先应明确课堂让学生交往互动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质而有效地进行互动学习;真情而实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公正而客观地参与竞赛、评价等。只有这样有效的交往互动,学生才会感到实在,有所收获、有所启迪,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才会随着这种有效的参与而逐步提高。这样的互动才是有价值、有实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