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有源头话太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有源头话太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太极拳自十九世纪中叶由清直隶广平府(现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南关人士杨禄禅传人京师,蜚声中华武林,至今已走过一个半世纪的历程。然而,关于太极拳发源于何处,学术界尚无定论。最早探索太极拳源流者首推唐豪先生(1897-1959),而对其研究更加科学、客观、公允而透彻者,当数徐震先生(1898-1967)。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四月,徐先生出版的《太极拳考信录》可称为考据太极拳史权威之作。他写道:“考订之学,尤重取证;取证不确,其所考者,自难相信。”通过对史料的分析,作者否定了诸多假托、附会、玄虚源流说,指出太极拳出于六朝韩拱月、创于唐朝李道子或许宣平、明朝殷利诸说,皆属“羌无故实,其为伪托,不待深辩。”并力陈太极拳创自陈王廷,源于陈家沟之谬。更否定了张三丰演义太极拳说,认为:张三丰实为后人硬搬请出来的“名誉祖师”。

时下,太极拳源流之争再起波澜。长时间出现这种混乱的现象,其原因不外乎张士一先生概括的三难:“缘旧时拳家,类多不习文字,仅持口传,此其一;故作奇辞,以示珍贵,此其二;竞称嫡派,依托伪造,此其三。”我想,要解开其中谜团,不妨换个角度去探究,即先确定什么是太极拳,那么,它源于何处将迎刃而解。譬如咱们的国粹京剧,毫无疑问诞生于北京。它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种,有“国剧”之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三庆徽班进京为乾隆祝寿,其演出在北京广受欢迎。接着,四大徽班相继常驻北京并得到迅速发展。道光年间,汉剧(武昌的地方戏剧)演员搭入徽班,徽、汉合流,丰富了声腔的曲调、表演技艺等。同时,融合北方昆曲、梆子和一些地方小调比如《小放牛》、《小寡妇上坟》等营养。又吸收了北京的地方语言以及文化,逐渐产生出一个新的剧种,即京剧。以1790年为起点,经过五、六十年孕育,到1840-1860年间,其剧目、声腔、音韵、表演等形成自己的特点,时称“北京皮黄戏”,后称京剧。京剧与徽剧、汉调、昆曲、梆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京剧不是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调、河北的昆曲、山西的梆子,京剧就是京剧。它诞生于北京,不发源于安徽、湖北、河北、山西。有感于此,我曾多次与当代著名的太极拳史论家吴文翰老师沟通、探讨,并不揣浅陋,试图尝鼎一脔,现把研究结果简述于下:

一、武术的基本内涵

太极拳既然属于武术项目之一,在探讨太极拳之前,首先应对武术有准确的定位,明确武术的基本内涵。“武术”一词,见于史料记载最早出自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文中写道:“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显然,这里所言的“武术”,指军事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武术”。作为一项人体活动的技艺名称,“武术”一词大约出现于清末。此前史料记作“技击”、“武艺”、“技勇”、“拳艺”等,民国时期称“国术”、“武术”,1928年后,多称“国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逐渐统一为固定的概念――武术。

那么,什么是武术呢?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学术界难以达成共识。直到1988年12月份,全国武术专题研讨会于北京召开,其间将武术概念界定为: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这一概念为许多人所接受,之后出版的全国《武术》教材、《武术学概论》、《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等都沿用此说。但是,这一定义将传统意义上的功法练习排除在外,不能不说存在一点缺憾。因此,2003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伟良先生编著的《中国武术史》对武术的概念作了补充修润,即: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这一定义包括三个要点:

1、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并非作用于战场的军事武艺。这是对武术最根本的文化定位,所有武术传承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武术是诞生于中国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属于军事范畴,更不属于舞蹈、杂技,应该把它固定于体育文化的背景之中。既然武术是体育项目,技击的目的就不是致人于死地,而是用来展示技巧。所以,武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护生命为前提。

2、武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它的所有动作或者运动形式必须围绕“技击”而展开。这样,我们就明确了无论套路,还是对练,以及格斗包括功法练习等都服务于技击。离开了技击特征的动作演示,再漂亮、潇洒也不属于武术。

3、“内外兼修”是中华武术的鲜明文化特征。武术既讲究强身、健身、防身、养身,更有修身立德的内涵,即对于人的道德品质的修炼和养成。因此,武术界历来推崇“德为艺先,武以德显”,有“未教艺,先教德,徒不贤,不可传”等等之说。

那么,有人会问:历史上不是有许多武术高手从军上战场拼杀,或者擂台争锋、校场比武吗?其实这些多为演义传奇,并非社会的真实,切勿让文学作品中的演义传奇故事代替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下面我们对军事武艺、校场比武、擂台竞技逐一解析。

(一)、军事武艺

1.军事武艺以致人死地为目的,武术不是,它必须以保护生命为先决条件。

2.军事武艺一般持械而斗,武术的格斗方式主要以徒手为主。赤手空拳对阵一身戎装、手持利刃的将士,取胜的把握几乎为零。明代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8)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写道:习拳是为了“惯勤肢体,活动手足,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也就是说,武术的徒手搏斗技巧在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中并无多大实用价值,武术训练对于披坚持锐的军士而言,主要是“习手足”,以便器械的使用。

3.武术格斗是以“两两相当”为特征的个体性技艺较量,这在真正的冷兵器时代的战场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军事武艺不是简单的单兵较量,它主要体现的是“开大阵,对大敌,”进行协同作战的阵法比拼与对诀。所以,古代军事作战非常重视“阵法”,研究排兵布阵。明代军事家何良臣说过:“善练兵之武艺者,必练兵之阵法,是以阵法为武艺之纲纪。”由此看来,“两两相当”的武术活动与军事武艺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尽管有着高度的交融互动,更多的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和活动特点。从历史源头看,军事武艺是武术萌芽发展的一个主要文化源,但两者绝不对等。必须清楚:古代作战既不是评书演义中所描述的两军对垒,士兵站住阵脚,主将交锋。主将胜,则士兵胜,军队胜;主将败,则士兵败,军队也溃败。如此,士兵不就成了摆设,一无是处了吗?也不是人们凭空想象的两军相遇,摆开战场,兵对兵,将对将的捉对厮杀。如此,一场战斗或战役几分钟立见胜负了么?切记:古代作战是阵法的大决战,比的是将帅的智慧才能和勇气,比的是大兵团的协同作战能力。古代战争岂能如臆想的那样如同过家家似的儿戏。因此,武术与军事武艺是两种不同属性的门类。

举个小小的例子吧,比如枪法。武术,套路众多,技法繁杂。耍将起来,回转走跳,上下翻飞,枪花抖转,煞是好看。但是,请想一想,在百千万人簇拥而去,丛如麻蓬的两军对垒的情况下,一个士兵的左右两翼和后方,都是自己人,手中的大枪只能向前刺去。因而,可以说这些武术的招法到了战场基本无什么用途。戚继光说“法欲简,立欲疏”、“教兵惟用封、闭、捉、拿、上拦、下拦六枪…一只此以足用。”何良臣还设计了一种用于阵法的习枪方法:

“二十步外立木靶,高八尺,阔八寸,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孔大寸许,内悬圆木球。每人持一枪立二十步外,听鼓声擂紧,翻然擎抢,飞身向前戳去,以得孔内木球于枪尖为熟,五孔木球俱得为精。”由此可知,作战的枪术简洁、实用、绝不花哨。总而言之,军事武艺与武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图1为上中平枪法“指南针势”)。

(二)、校场比武

所谓校场比武,当指武科考试。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之后日臻完善,形成体制。以明清为例,武考内容分:童试、乡试、会试、廷试。四试均分四场进行,内容包括:

1、步箭。步下射箭,共射三箭。每中箭靶一次,即擂鼓一通;

2、马箭。扬鞭策马,张弓射箭,左右开弓各射三次(图2);

3、弓刀石。弓,拉硬弓;刀,舞样刀,舞动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大刀。石,端制石,把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巨石搬离地面一尺。三个项目均用以测验考生的力量;

4、文字。默写一段文字,如《武经七书》的内容等。

由此可知,武科考试主要考核应试者的射箭水平及力量素质,其他有关武术内容并未涉及。没有两人对决的武艺比拼,不存在血腥与杀戮,没有武侠演义小说中所描述的捉对搏杀、甚至斩于马下的惨烈场面。因此,武术的格斗技巧并不为武科考试服务而存在。

(三)、擂台竞技

历史上有没有诸如呼延庆打擂、杨文广刀劈王伦之类的擂台比赛呢?正史中查不到记载,它仅仅出现于评书演义或者戏剧舞台上。史料中可以查到的有诸如汉代的“手搏”(图3汉代手搏图),唐代的“角抵”、“相扑”(图4山西晋城宋墓壁画《相扑图》),清代的“摔跤”等竞技比赛,这些都以保护生命为前提,体现出比试技巧、“两两相当”的武术技击特征,显然与人们传说中的打死人不偿命的擂台比武截然不同。而且,这种比试不是为了战场需要选取人才所设立,而是带有游戏娱乐性质的体育竞技比赛形式。史料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记述:

三国时代,曹丕(187-226)精于剑道。有一次,他与平虏将军刘勋和奋威将军邓展一起饮酒。曹丕听说邓展通晓多种兵械,战场上十分骁勇善战,便与邓展谈论剑术,谈论中曹丕认为邓展对剑术未得真传。邓展喝得酒酣,当然不服气。两人便以食用的甘蔗为剑比试技艺,结果两次都是曹丕取胜。所以,曹丕对邓展说道:“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意思是说:我希望邓将军能将以前所学丢弃,重新练习真正的剑道。从这场比剑中可以看出这样三点:

1、这是一种“两两相当”的武术竞技比赛,并非军事阵战,亦非军事武艺的较量。到了战场上,曹丕的剑术将另当别论。因为三国时代作用于战场的武器不是剑而是长兵器械戟和矛。比如蜀国名将张飞善使长矛,戏貂蝉的吕布善用方天戟等。短剑对长矛、长戟,如同现代战场的步枪对大炮一样,强弱自显。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邓展未必精于武术的剑道,故而不敌曹丕。

2、比赛时以甘蔗代剑,是单纯的技艺验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命为代价的厮杀。如果比拼军事武艺中的单兵技艺,曹丕当不是邓展的对手。

3、习练武术剑技须入武术的“正道”,否则难得真谛。

从曹丕与邓展的比剑中亦可看出武术与军事武艺的差别。

武术作为一种体育与文化的复合体,真正形成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如太祖拳、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拳、洪拳、南拳、梅花拳、太极拳、内家拳(非现代意义上的拳术有内家、外家之别,比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等属于内家拳。它最早是以一种拳术的形式而出现,明代承传有序。相传盛行于浙江一带,出现过陈州同、张松溪等名家。清代王征南、黄百家也传授此拳。原有应敌打法、穴法、练手三十五、练步十八、七十二跌、三十五拿、十四禁犯病法等内容,后于清代逐渐势微而失传)等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尤以太极拳最具代表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武术有了基本的认知,然后再来看什么是太极拳。(编者:本文是《为有源头太极》长文的前言部分和第一节。有心者请注意阅读后续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