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信不信由你,我就是信,也是半信半疑,特别是行那万里路只为旅游。

行万里路,能胜过读万卷书的地方,不就是亲身到了那个地方,有个更立体的感受,不为写书人的个人观点、角度所限,亲临现场,容许自己看出个人感受。

可是,如果事先没有读过一点点最基础的资料,放你到现场去,那感受可以完全与现场的背景无关。假如从来不晓得天安门广场发生过什么事情,就在广场中感受啊感受,不外乎一个“大”字。

为什么不说“先读万卷书再行里路”?如果没有读过“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在春夏之交看到西湖畔超大的一亩荷叶,绿到猖狂的程度,反应为一手经验,也能发出哗哗哗的感官式的赞叹。但是读过几卷书,那片绿色的画面,就与诗中当动词用的“绿”字浑然一体。文字就不只是文字,画面也不止于画面。话说那一大幅荷叶地毡,一蓬蓬绿叶争抢阳光,一叠一叠打架般互相围堵,目击此景,就更能明白另一句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何等意境。不,不是明白,明白从文字而来,应是体会,体会从文字与画面结合而得,景于是变成了境,那些荷叶,的确像在吵闹,在闹事,在闹一场绿的盛事。

游学团北上参观辛亥革命圣地,包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地、辛亥革命博物馆等等。看这则新闻,只想着,成行前若不读读辛亥革命史,去到烈士墓地,也就是个墓地,装载情节资料不足的脑袋,又能联想到怎么样壮烈的程度?仅从教科书看到的辛亥革命,也不外乎人名与事件时间地点,给你来到现场,就能感受到革命有多壮有多烈?我不是半信半疑,我信瞧那么一眼,会对这场革命多了一个印象,但至于由此而引起同学对这段历史产生兴趣,不满足于浮面的感想,进而探索起前因后果,我非常怀疑。若说渲染革命轰轰烈烈的道具布景,真实的,静静地立在原地的墓碑,倒不及虚构出来的《十月围城》有效,如果你不介意或意会到电影里失实的情节。

读书与行路倘若只能二选一,我一定选择读书。没有读过书,你要我到那墓碑前空想什么?白白的费时失事又舟车劳顿,我宁愿用那时间看辛亥革命史,看各种版本的。这比看辛亥遗物、国父手迹书信更立体、更耐看。

看完了,再行路也不迟。先行路,后读书,那段路的风景,恐怕都给错过,是为有景而无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