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新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位一体的目标,把过程性目标、情感体验目标摆在与知识技能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把知识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有机结合;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新旧教学观时有碰撞,具体操作方式、方法需恰当把握。

一、情景创设与课前预习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区别很大的一点就是在内容引入方面创设了大量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创设这些现实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去,学“有用”的数学。这是对原教材缺少生气的改变,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正是这个原因,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产生了困惑。课前预习使很多要在课堂上抖开的“包袱”早早被打开了。教师担心课前预习后,学生的兴奋点会不会前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会下降?

事实上,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活动。通过预习,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预习中的疑点,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课前预习效果很好。

教材不是教案,课堂情境的设计不一定照搬教材上的,教师应有自己的设计和创新,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会受到影响。相反,课前预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知识探索与技能训练

新课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在问题情境下学生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方式感悟知识。不过,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常常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环节进度放慢,有时技能训练得不到及时落实,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的教师为赶速度又采取了老办法,即我讲你听。当然,必要的讲解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包办。对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不能动摇。表面上看,进度慢了,部分技能训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感悟,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结论比教师生硬灌输的结果记得更牢、体会更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学习热情也能得到保护。

三、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开放式的局面,学生合作交流多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多了,教师感到放开容易收起来难。加上很多学校班额大,分小组讨论时,难免有些学生不按要求做,很长时间才能集中起来。于是,有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少讨论,少合作。对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

1.小组成员的组合要合理;2.在分组活动前对学生讲清活动规则,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有序地、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对于活动时间,教师自己要把握,引导学生跟上教学的进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放开了,有的另僻蹊径,有的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有时,学生的发言会一发而不可收。这时,教师应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把握好节奏。

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课堂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多了,甚至课后的作业也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但每次合作交流时,常常是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争着出点子,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有些学生依赖性强,缺少独立思考,很少发言,久而久之成了别人的听众。

合作交流本身就需要各自的独立思考,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组织开展合作交流不要流于形式,要分工明确,在围绕共同探索思考的问题时,要有各自的任务,必须人人参与,不能有袖手旁观者。

五、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①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②设计开放题。(题目条件不充分,结论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7x与2x”就是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主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解答,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