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每个学生都是一首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每个学生都是一首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音乐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及能力,选择合适的课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语言,让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针对性;合适

什么是因材施教?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在他的教学中运用这个理念,并受到极好的效果;现代音乐教育家周小燕在《音乐基础》一书中就认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教师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的经验总结,是重要的两条教学原则。”“在音乐教学中,由于授课对象各不相同,有的差异在生活习惯上;有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上。对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音乐的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的同时,按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对待。”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努力发挥教学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音乐人才。下面我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为例,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一、通过理论教学,系统培训,充分了解学生

孔子能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段文字揭示“知人”的重要性,因此孔子在那个时代就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以见其了解学生时的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没有了这个必要的前提,因材施教从何谈起呢?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演唱水平、音乐基础、文化修养、艺术趣味各不相同,所以基础不相同,如果教师对他们的情况不了解,教学就是盲目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学了解学生。

我的学生一般都是从一年级带到四年级毕业参加高考。一年级是刚进校的学生,在此之前也只是刚接触一点音乐,对理论、发声等基本知识还没有系统学习,所以我首先对他们实施大班教学,这同时也提供一个我对他们有多少基础也做一个全面了解的机会。这个时候不宜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目标主要是完成对音乐发音基础的训练以及理论教学。让学生认识歌唱时器官在发声中的不同作用,因为先天条件和领悟能力的不同,这个阶段学生就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就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教师就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在大班教学中,对大部分学生只要求其掌握一些理论和对教师的示范有所领悟,比如讲吸气的位置,一般学生能从理论上知道,气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吸到什么样的位置就够了,至于学生能否做到,不宜做过高要求,但一些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稍加点拨,提一些高要求,要求其能简单的练习,在这个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能力其实就已经凸显了。说白了,这个阶段是一方面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充分展示各自长短,便于教师制订适合他们的教学阶段的时期,为下阶段分组练习做好准备。

二、归类解决问题,实施个别教学

这个阶段分两个部分: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通过分组教学解决典型问题,才能顺利实施个别教学。

分组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嗓音以及前一段时间的教学而出现的不同的效果再进行分组教学,一般一组3~5人。先集体练声,因为这样有利于教师示范,时间以10分钟为宜,然后再分组练习,可以两组结对,先让一组练声,另一组听,也可以组内结对,一个练,一个听,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发现问题,也有利于听的同学从被听的同学的问题或优点及时调整自己的练习。当然,教师此时要起一个指导作用,一是协调好秩序,二是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同时再次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再次调整分组情况,按组布置演唱曲目,演唱的作品一开始也是每组相同,教师当然要示范并讲解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基本对这些有了了解,可以根据这一组的特色调整练习曲目,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这其中我采用了“一主兼顾”的模式,因为学生多,问题随时会发生,我就抓主要问题、典型问题,和学生一起来分析解决,比如练声时让出现典型问题的学生起来示范,然后一起分析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就达到了事倍功半的目的;在歌曲练习时也采用这种方法,让表现特别优秀或有明显问题的学生都来示范,扬长补短,解决问题。当然,这个阶段只能解决主要问题,以免面面俱到后产生手忙脚乱,但不等于说忽略问题,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客观地告诉学生还存在的其他需要逐渐解决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歌唱水平,同时又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最后的阶段,我开始对表现突出的同学实施个别课。这是因材施教最能得到体现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单独的练声、歌唱教学以及示范。时间允许的话,也可适当增加课时,从而加强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真正达到提优。

三、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歌曲

学生经过启蒙阶段的学习后,具备常规的演唱技能,但每个人的掌握程度又是不同的,同时,学生对自己学习音乐怀有不同的目的,导致努力程度不同,所以学生在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会拉开差距,表现出能力上的差别,因此,老师应格外注意因材施教。虽然还不宜根据学生不同的条件选择单一的曲目和风格,但在歌曲的难易上可以有所选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其长处。如,一些基本功稍差些的学生就选择难度低一些的作品,抓基本功。这样,就会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发声基础,循序渐进,慢慢地提高难度。对这些学生,我强调从基础做起,重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正确的发声训练培养学生逐步提高的音乐能力是比较合适的选择,难度高的曲目难以驾驭,就会浪费时间,非但不能有所提高,而且一无所获,也容易引发“不良定型”。当然,一些条件好的学生就可以相应的起点高一些,这样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音乐教学也讲究因材施教,有时相当于文化课的提优补差,只有在教学中针对性强一些,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让自己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曲风格的全面。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不宜对他们的唱法过早地下定论,所以选曲也不宜按常规的唱法划分,同时选择内容要丰富;学生唱歌的过程也是作品积累的过程,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的演唱方式要尽量全面了解,以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四、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语言,让每个学生快速理解

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我也努力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能快速领会。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语言,第一种是科学地、真实地叙述情况的语言,这个阶段的学生,领悟力强的那部分学生容易听懂,但一些能力差的学生就不行了,所以就需要第二种语言。第二种语言比较形象,是形容性、诱导性和比喻性的语言,这类语言容易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让他们快速领会,教学中,我经常使用第二种语言。例如,针对学生练习时气息不深,不会用横膈膜向下和小腹扩张的感觉去吸气,要么就是“挺肚子”的问题,如果我说“横膈膜”要放下,那么没学过音乐或音乐基础不好的人都会很茫然而不知怎么做,我就改一种说法,要求学生吸气时像“闻花”一样,这个动作大家都会,于是学生很快在“闻花”的动作中找到横膈膜下降的感觉。我经常在教学中使用类似这样的“第二种语言”,使所有学生容易懂也容易做到,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我们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兼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一百个学生有一百种声音,我们即使可以归类分组,但随时会表现出不一样的问题,如果教师的基本功,或者教学能力达不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对学生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反应,那么就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就会造成问题的拖拉,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不利。另外,教学中的教师示范很重要。教师的示范是最贴近学生的模仿榜样,如若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误导学生,但是教师也有自身条件的缺陷,比如只擅长某种唱法,这样就会对因材施教这一点打折扣,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不可能定型于某种风格,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多学习其他演唱风格,了解其演唱特点和方法,最好能掌握多种唱法,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在空余时间经常听录音,看视频,了解一些艺术家的优秀的演唱方式,另外经常请教一些同事,学习他们的教学和演唱方式,尽可能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宽教学思路,兼收并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中等专业学校的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上启下,以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成为音乐人才的基本条件为教学目的,同时也在音乐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初级筛选作用。而这个阶段学生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注意学生特点,就会使部分学生得不到合理的培养,无法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徐美娣.让英语教学多一点音乐飞扬的时刻:浅谈音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学习:中,2012(10).

(作者单位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