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越剧唱法与西洋歌剧唱法的比较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越剧唱法与西洋歌剧唱法的比较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越剧发端于20世纪初的浙江嵊县,唱腔清丽委婉而富于抒彩,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西洋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演唱方法科学、音色优美,后传入我国并有力地推动了声乐艺术的发展。文章比较越剧唱法西洋歌剧唱法在演唱方法和审美取向的异同,为越剧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也为西洋歌剧唱法民族化的深入探寻契合点。

【关键词】越剧唱法 西洋歌剧唱法 比较

越剧是一种从说唱艺术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其风格独特的唱工富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西洋歌剧唱法源于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文艺复兴时期伴随歌剧诞生、发展。这种唱法的范畴,是当下欧洲舞台上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常用的唱法,也就是我们国内所称的美声唱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歌手纷纷在国际声乐赛事中获奖,说明我们运用西洋歌剧唱法来演唱外国声乐作品已达相当艺术水准。如何推动西洋歌剧唱法的科学体系与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结合不断向纵深发展?如何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使越剧艺术推陈出新?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兼具创新精神的浙江,不乏在西洋歌剧唱法民族化、传统戏剧现代化方面有所建树的条件。笔者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综合分析越剧和西洋歌剧的唱法及审美取向,试图为弘扬传统戏曲文化、促进中国声乐学派发展做些有益的探索。

关于本项目国内研究现状,笔者查阅了1979年至今的中国期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的全文数据库,只发现了于善英、池万刚撰写的《越剧唱法与美声唱法“歌唱共振峰”的比较研究》一文,通过频谱仪测量人声的“歌唱共振峰”对嗓音进行研究,这是当前声乐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另外,笔者还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觅得著名音乐理论家、越剧作曲家周大风先生的专著《越剧唱法研究》,1960年7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在唱工方面有成就的演员的经验,用科学观点归纳介绍其唱法。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本项目研究的稀缺。

一、唱法比较

唱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发声、共鸣和语言四个部分,笔者就两者在这四方面的异同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一)呼吸

两者都关注气息的运用,十分重视呼吸,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又有着明显的不同。

越剧是中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诞生较晚的剧种,拥有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的中国戏曲使之具备后发的优势。关于呼吸的运用,唐朝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越剧的呼吸方法继承了传统戏曲中的“丹田气”——气息的储存、调节、控制和使用的方法。在演唱中吸气至丹田的提示可以体会,也可以明显做到,但如何从下腹部形成气柱去支持歌唱、“丹田气”在歌唱活动中如何具体灵活运用等问题在理论上鲜有明确的阐述,实践上也很难抓住要领,缺乏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西洋歌剧唱法更是把呼吸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度视歌唱艺术为“呼吸的艺术”。欧洲声学史上“美声歌唱的黄金时代”,意大利女高音帕奇亚洛迪(G.Pacchiarotti、1774—1821年)指出:“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美声学派认为,横膈膜的运动就是呼吸的原动力。先后四次来华讲学的意大利歌剧艺术大师吉诺·贝基主张用“腹式呼吸”。这种呼吸的部位在上腹部,也称为横膈膜的支持点。吸气时,吸气肌群起作用,使歌者在歌唱中不致使气息很快呼出,这是气息的保持;呼气时,呼气肌群起作用,气息向外呼出,使声带振动发声,这就是气息的支持。气息的保持力量和支持力量相互对抗,支持力量稍大于保持力量,使腹部向里运动的趋势,就是气息的控制——根据歌曲的表演需要,有计划地运用气息。教学中通过“躺着时的呼吸”“大笑时腹部运动的部位”等手段体会腹式呼吸,通过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加强横膈膜的训练,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艰苦的训练,真正掌握呼吸技术。

(二)发声

两者在发声部位、喉位安放方面有着微妙的区别。

越剧唱法的原始形式,无论是沿门唱书还是走台书,观众和艺人距离都很近,故多用声音不大的吟唱方法,轻声细语,充满阴柔之美。1906年,最初把嵊县农村曲艺发展为舞台小戏的全是男艺人,为了模仿女人(旦角)的声音只得捏着嗓子唱。1923年,第一副女班出现,10多年后绍兴文戏男班变成女班,变成了女子越剧。女演员还因袭男旦唱法,使女演员本身的声音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演员更多关注曲调、吐字、润腔和韵味,对发声方法重视不够。越剧唱腔的音区基本在中音区,大部分用真声演唱,唱腔稍高时使用假声较多的声音。发声器官(喉头)处在高于静止状态的位置,发声时喉腔明显缩小于静止状态,声道较窄、较浅,声音比较靠前,明亮单薄,轻柔婉转而音量不大。角色“行当”不同,用嗓上也稍作调整。百年来,越剧发声方法大多由老艺人口传心授,学生模仿。单独发声练习,就是“喊嗓”;用弦乐伴奏,在教师指导下练唱某一折的重要唱腔段子,称为“吊嗓”。演唱音域多依靠个人天赋,许多有关的古籍唱论,虽有其辉煌的成就,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况且也并非来自越剧演唱实践,只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具体的发声方法,缺少明确、科学的阐述。上海“孤岛”时期(1937年8月—1941年底)越剧演员上电台播唱越剧和灌制唱片以及现代有线话筒、无线话筒等电子音响设备的使用,都没有使越剧发声方法得到长足的发展。越剧优秀的发声方法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理论,演员出现嗓音问题较多,学员的成才率不高。

西洋歌剧唱法的发声则不然,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西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美声学派声乐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科学基础,它融入了人体解剖学、物理音响学、声乐美学等,还衍生出嗓音生理学、嗓音治疗学等边缘学科。这些相关的理论科学,详尽地阐述了歌唱腔体的构造,以及肌肉的运动规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歌唱发声的本质规律,发声方法极其严格、规范、科学。西洋歌剧唱法明确要求喉头在歌唱过程中始终保持低位(深呼吸的位置),还要“打开喉咙(喉腔)”,发声状态下喉腔扩大到静态的1.5—2倍,气流通过声带时在喉腔形成基音,发声部位比较靠后。低音浑厚,高音富有穿透力,力度较越剧唱法强,音色辉煌。

(三)共鸣

共鸣对音色变化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共鸣的比例不一样,唱出来的音响也各有特点。共鸣在歌唱中非常重要,是区分唱法的关键因素之一。

越剧唱法只用部分共鸣,声流振动集中在上门齿的硬口盖附近,比较强调口腔共鸣,高音处也用头腔共鸣,基本上不用胸腔共鸣,共鸣呈现线性特征。声音亲切、甜美。

西洋歌剧唱法是全共鸣,喉咽腔和鼻咽腔(张口看到后咽壁,顺着它往上、往下的腔体)用得较多,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同时出现——混合共鸣,低音中有头声,让声音立起来;高音中有胸声,不脱离基音,具有独特的音响特色。共鸣呈现立体特征,声音浑厚、壮美。

(四)语言

语言是人类歌唱所独有的特点,它使歌唱艺术在传情达意上独具特色。两者都十分重视语言,但在具体实践中差异显著。

越剧早期的舞台语言以嵊县、新昌的乡土语言为主,随流行地域的扩大,逐渐变成以吴方言为基础,吸收京昆中的中州音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舞台语言——越剧官话,具有完整的声、韵、调,非常富有音乐性与美的特质。字在越剧唱腔中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其唱法所追求的“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腔随字转”等,出发点莫不在于此。所谓唱字,就是要求演唱按照越剧官话的语音系统,对于字的首腹尾、四呼、清浊等都要交代清楚,使欣赏者能清楚了解戏词的意思。在唱法技巧上追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字音交代明白,唱段字真句明。准确(唱、念、咬得非常准的声、韵、调,使观众了解、不误解字义,凸现语言的音乐性)、清晰(正确使用唇、舌、齿、牙、喉诸发音器官和开、齐、撮、合四呼,把字唱得真切清楚)的出字艺术是越剧演员必修的基本功。一字既出,字音延长转折,还需要和出字相照应的交代技术加以控制——把字音分解为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运用出声、转声、收声的技术和呼吸运用的技巧,使每个字都能正确地收声、归韵,最终达到整个唱段的字真句明。越剧唱法偏重咬字吐字技巧、声腔技术和情感情绪表达方法的理论研究,强调字与腔、情与腔、字与情的辩证关系,透过清晰的语言,既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又最大限度地把语言美的特质充分表现出来,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使语言音乐化,形成越剧行腔的特殊韵味。

认为歌剧唱法重视声音,不讲究咬字准确,其实是一种误解。歌剧唱法也讲究咬字的准确。18世纪著名意大利歌唱家、声乐教师培特罗·托西(P·Tosi)在《观点》一书中说美声唱法是“……正确的嗓音位置、清楚的咬字、有表情的演唱……的人才唱得出来的那种感人至深的唱法。”它要求所有的母音音色要一致,母音的形成部位主要是在口腔的深处,即在大牙、舌根、软腭和后咽壁之间;子音形成部位主要是口腔的前半部,唇、齿、舌等部位灵活自如。元音要念准,唱对,子音突出得够标准,元音、子音的力度比例适当、有机结合,“把字唱到腔体里”①,可以使歌唱时的吐字准确、清楚、自然。这种科学发声方法及演唱技巧和意大利语的结合堪称完美,演唱时子音清晰,母音圆润纯净,匀称的音阶连贯不断,富有弹性和灵活控制力的气息巧妙地支持着比例适当的真假声混合音质,与共鸣腔体相配合,使各声区的声音统一丰满,达到了音域宽广、音色明亮华丽的效果,具有金属般的穿透力。

二、审美比较

“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②民族的音乐审美性格,是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累积形成的民族音乐审美心理的对象化。中华民族和西欧民族在声乐艺术上具有全然不同的美学风貌和精神,越剧唱法和西洋歌剧唱法的美学性格也迥然相异:韵味是越剧唱法独特的美学性格,也是越剧唱法的最高美学理想,达意之情是其最高的美学价值;西洋歌剧唱法最根本的美学性格则是美声——高超的歌唱技巧和优美的声音,也是其最高的美学理想,美声之情是其最高的美学价值。

作为美学概念和审美范畴,“韵味”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征,它是指文艺作品美的境界,而且主要是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深远、含蓄而有意味的感受和联系,能引起情感上共鸣的品赏审美享受。就越剧唱法而言,韵味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相互交流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颇为特殊的、线性的、流动的审美,具有动态的美学意义。越剧唱法韵味美的内涵,是唱字和唱情的结合,是剧中人物思想感情和艺术家艺术个性的高度结合,也是演员对感情、语言、语气、声音、行腔等种种表现手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归根到底就是一种达意表情的美。“声以字为根”,越剧声乐首先是表达语言的艺术——唱字;“腔以情为本”,艺术家必须深入体会曲情并能准确表现——唱情,这是越剧唱法两大基本的美学思想。越剧唱法的韵味美,也就是这两大基本美学思想的最高结晶和表现——语言的表现和曲情的传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的演唱技术和技巧——越剧唱法所创造的达意表情的境界。正确的感情把握和尽可能美的形式——咬字、行腔、用嗓的高度统一,创造出越剧声乐艺术的韵味之美,达成其最高美学目标。

越剧唱法由字生情,而西洋歌剧唱法则由声生情,是美声之情。表现形式基本上是声——情,主要通过旋律对听众直接发生作用,把情感直接建立在旋律之上,以词就曲,所以无可挑剔的音准、优美的声音及高超的演唱技巧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西洋歌剧唱法以音色优美、发音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华丽灵活为基本要求,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其主要目标在于追求声音的美妙效果,其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出一个受到完全控制的精巧美好的音——自如的强弱变化结合着多样的色彩变化。德国现代著名声乐理论家卢齐厄·马南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声唱法学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新建立歌唱声音和情感之间的自然关系”。③高位安放、半声唱法以及装饰音、快速音阶等演唱技术,最终都是为了美声之情,即传的是声情——直接赋予歌声以感染力,观众从音乐演唱的本身之中得到感情的传染并引起共鸣。在越剧观赏中,观众得字、明义、动情,从字——义——情的信息之中,获得情的感染,得到审美的享受。歌剧也需要审美主体的参与,但观众直接从歌唱声音中获得感情,感情和声音之间,基本省略了字义内容的中介和桥梁,审美的途径是直接的。

结语

我们进行比较研究和美学探讨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两种唱法的特征,而不是将两者一比高下。对于两种唱法而言,无论贬低哪一方,都不是客观的科学的研究。通过比较探究,对于越剧唱法的兼收并蓄、改革创新和中国声乐学派的深入发展,无疑大有益处。

(一)提高越剧人才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提升艺术研究及创新能力

我国越剧艺术队伍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1982年,浙江省首届戏曲“小百花”会演,全省各剧种代表341人(越剧220人),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毕业或肄业,小部分为小学、高中。④当代如此,更遑论解放前初创越剧并将其推向成熟的第一、二代艺人了。她们大多生于偏僻山村,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和系统的表演艺术训练,与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歌剧相比,这是越剧的明显缺失。从近年涵盖浙江、江苏、上海、福建的越剧艺术教育现状调查来看,越剧艺术专业教育的学历层次明显偏低:本科学历只有一所学校,高职两所,其余均为中专或职高。⑤浙江作为越剧的发源地,至今没有越剧本科教育出现,对于提升越剧人才的艺术素质、发展越剧事业都是一个缺憾。建议正在筹建中的浙江音乐学院设立越剧专业的本科教育,大幅度提高越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艺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促进越剧艺术的高度发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为国争光。

(二)借鉴西洋歌剧唱法的科学发声,形成高度成熟的越剧声乐艺术

越剧声乐除男女声之分外,行当区别不大。许多唱得好的青年演员只是有一副好嗓子而已,黄金时期的演员嗓子问题频出,艺术生命不够长久,与歌剧演员相比甚为逊色。笔者以为,这些问题都和越剧的发声技巧有关。西洋歌剧唱法的科学发声体系,是越剧发声革命的津梁。早在1953年,上海越剧院就对演员进行了美声唱法培训实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⑥杭州越剧院2005年开设、坚持至今的“戏曲声乐教学”,运用科学发声方法唱戏,成效显著,演员整体演唱水平在全国越剧专业剧团中目前已位居前列。⑦事实雄辩地证明:吸收西洋歌剧发声方法的科学成分,保持声腔特点,不仅不会影响越剧的民族特色,而且可以拓宽音域,改善音质音色,延长艺术生命,进一步拓展越剧演员的表演和艺术空间,适应新世纪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趣味,使越剧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不断向科学性发展并最终取得重大突破,形成高度成熟的越剧声乐艺术体系。

(三)汲取中国戏曲声乐传统之精华,促进中国声乐学派之发展

西洋歌剧唱法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以后我国歌手在国际声乐比赛上的频频获奖,说明我国的声乐教学具有国际水准。但是,“如果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只能演唱西洋歌曲,而不能演唱中国作品,这是学习美声唱法的悲哀和失败。”⑧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一再强调:“我们学习美声,唱外国歌曲,不是目的,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唱好中国歌。”⑨并进而形成“既不同于原有民歌、曲艺、戏曲唱法,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声唱法……综合发展而成的一个新的演唱体系——中国的新声乐艺术。”⑩1984年我国歌唱家张建一获得维也纳国际歌剧歌唱家比赛第一名,重要的是他的演唱“在最高音上仍有抒情的温柔”,表现出“中国人的诗意”。?故中国声乐学派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融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传统、欣赏习惯、民族心理状态、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汲取京剧、昆曲、越剧等中国戏曲声乐的传统精华——匠心独具地吐字咬字,丰富多样的润腔处理,结合西洋歌剧唱法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突破声、字结合矛盾的难点,不但把西方声乐文献演绎得令西方人折服,而且也把西方歌剧唱法的科学体系与中国语言、中国旋律、中国风格完美结合,使中国声乐学派以气韵生动的中国气派、声美韵浓的民族神韵、别具一格的人文色彩屹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

(本文为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结题论文)

注释:

①李晋玮,李晋媛.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华乐出版社,2003:37.

②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

③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M].学林出版社,2008:241.

④李永鑫,邵田田.百年越剧概览[Z].浙江省图书馆藏书//内部资料.

⑤沈勇,苏苏.越剧艺术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艺海,2010(2):90—93.

⑥周来达.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越剧音乐[J].中国音乐,2006(1):26.上海越剧院1957年5月22日《声乐工作简况》:“根据我们初步研究,……只有傅全香这一类型和我们所学的比较接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她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吸收了西方发声的科学成分所致。

⑦张传强.越剧科学发声方法给演员带来福音[J].中国戏剧,2011(1):40.

⑧董大汗.抓住学生的演唱特色——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马秋华[N].中国艺术报,2010—2—9.

⑨?赵兰英.她是这样一个人——写真周小燕[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04,103.

⑩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46.

参考文献:

[1]钱仁康,胡企平.音乐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钱宏.中国越剧大典[S].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3]周大风.越剧唱法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