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博采众长,自我提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博采众长,自我提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同课异构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不同老师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关键词】 同课异构 教学策略 自我修养

为了探究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经常进行同课异构课的评比,以此增加老师之间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前几天,我校举行了一次同课异构课的观摩活动,教学内容是牛津英语7A Unit 5的第一课时,Comic strip & Welcome to the unit,任教的两位老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却殊途同归,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课例一:教者:范老师,男,年龄26岁,工作两年,课上很有激情和活力。范老师的课精心准备了课件、展示用的实物、表演用的道具等,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课件引入新课,用实物展示要教授的生词,并安排了两个表演的活动来加以巩固之前所呈现的语言点。充满童趣的课件、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使得学生在课上的兴趣很浓厚,所以参与率很高,充满了欢声笑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课例二:教者:罗老师,女,年龄32岁,工作八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罗老师的课相对于前面一节课,少了许多“花架子”,但确实是一节构思精巧的课。她没有使用课件,而是用了导学案,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导、学、练。上课之初,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紧接着通过师生对话导入新课,呈现生词;然后请学生根据要求编演对话,并及时纠错;最后当堂巩固所学内容,就所学的重点词汇和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

初看这两节课,课例一似乎是一节完美的课,体现了公开课的普遍特点,就是非常“热闹”,但这种“热闹”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老师所设计的环节感兴趣,迫切地想参与到其中去,是老师成功引导的结果。范老师性格开朗,有年轻人身上的朝气,安排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所以他的课自成风格。课例二并不像课例一那样,它更似一湾清泉,润物细无声。罗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对课堂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她的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对新知识的呈现巧妙自然,逻辑性强,活动安排也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对本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很到位,并且在安排活动以及课堂巩固时加以强化训练,整个课程的安排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是一节经得起反复推敲的课。

这两节风格迥异的课,对我内心的触动很深,也引发了我对公开课和平时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多样,教学目的才是关键

“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就是让老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用不同的风格来进行展示。上什么风格的课取决于老师的性格、年龄、教学经验等很多因素,例如这两节课在呈现生词的时候,两位老师所使用的方法就不相同:范老师准备了很多实物,例如comic books,hair clips, music box等,学生们不仅看到了实物,甚至还可以听听音乐盒里发出的美妙的音乐,这么做可以让学生入境动情,更愿意投入到课堂中去;而罗老师采用的是用图片来直接进行展示,孩子们对这些具体事物并不陌生,也完全可以理解单词的意思,所以在这一块她并没有多加赘述,而是快速地一带而过,这样做也为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预留出了时间。虽然两位老师采取的方法不同,但教授单词的目的一样都达到了。我们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应该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不光学生腻,老师自己也觉得枯燥无味。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着新鲜感的。

二、公开课是平时课堂的“升华”,而不是公开“作秀”

公开课不同于平时上课,但与平时的课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是平时课的升华,但是比平时的课更紧凑,更严谨,任务更明确,目的性更强。但公开课不是“作秀”,千万不能搭太多的“花架子”,花过多的时间在没有必要的活动上,为了搞气氛去安排活动,甚至占用太长的时间,致使学习的重点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夯实。活动的设计要符合课程的需要,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课是一个学习的平台,每节课都会有亮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多学习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并转化为自己身上的能力,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看到不足之处,作为自己教学工作中的警醒,以后不能犯类似的错误,这样才能不断扎实自己的教学功底,不断地提升自己。

四、结束语

开展和参加“同课异构”课,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有了这“源头活水”,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让学生爱上学英语。

[1] 任庆梅. 中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理论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10(06).

[2] 王敏勤. “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 中国教育学刊,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