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胆囊炎从脾胃论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胆囊炎从脾胃论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从阐述脾胃与胆的生理关系、病因病机关系出发,提出对于慢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应从脾胃论治。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中医治法;脾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31-01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以右胁部痛及消化不良样症状为主要表现,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慢性胆囊炎在中医多归于“胆胀”之属,《灵枢・五邪》云:“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再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医家临证多从肝、胆论治,但少言及脾胃。以肝、胆论治,对于急性发作期的胆囊炎,多有良效,但对于慢性胆囊炎则效欠佳。慢性胆囊炎,痛少而胀多,表现有腹胀、厌食、便溏等一系列的消化不良样症状,故此,何不从脾胃论治之?

1 胆腑通降升发 关乎脾胃

胆者,六腑之首,与肝相络附,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吸收,其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和调节,二者关系密不可分。胆腑亦与脾胃相邻,同居中焦,故此胆病之患,实不应弃言脾胃。《医学求是》云:“而升降之权,又在中气……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土之右转也”,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脾升胃降,调节一身气机升降,亦调节脏腑气机升降。“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胆腑莫能外。

胆属六腑,六腑以和降通畅为顺,“以通为用”,胆的下方有管道与小肠相通,随着消化的需要,胆汁经此管道排泄到小肠中,胆腑的正常通降,帮助对饮食物的消化。胃主降浊,协助调节了胆腑的通降功能正常。二者相互影响,通降失常,即见腹胀、厌食之症。

胆为阳木,医家皆知肝气升发,然肝胆二者同属风木,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言:“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脾主升清,协助调节了胆腑气机的升发,二者相互影响,升清不力,即见飧泄之症。

《医碥》云:“升而不致于浮越,降而不致于沉陷,则属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故曰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故此,胆为腑,以通降排泄胆汁为其用,又有升发清气之功,诚与肝的调畅气机、疏泄功能密不可分,然胆之升降皆受脾胃升降的协调而发挥作用。胆腑之患,亦多表现为其升、降功能的异常,从脾胃治之,以权衡其升降,恢复其功用。

2 气机郁滞虚衰 关乎脾胃

《素问・举痛论篇》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阐述了“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其外延乃指气机异常会导致人体生理的失衡而致病。在本病的病因病机而言,气滞、气虚最为重要。气机郁滞,郁而化火,湿热为患,煎熬胆汁,聚为砂石,实邪阻滞,胆腑郁滞,胆汁通降失常而为病,气滞为始动因素贯穿始终。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升降功能则调节了肝胆气机的条达疏泄,正常状态下,脾胃与肝胆的气机相互协调,病理状态下,二者亦相互影响。气滞不行,浊气不去则清气难存,因滞而虚,气虚无力,清气不达则浊气滞留,因虚而滞。治气须顾升降,故肝胆气郁,横犯脾胃,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当理气并顾脾胃之升降;若湿热砂石,阻滞胆腑,当健脾升清以化湿,和胃降浊以祛邪。或有土虚木乘,宜健脾胃为先,而疏风木为辅。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倡了中医论治的整体观,也在一定程度说明肝脾二脏的生理、病理关系,亦可推之肝胆与脾胃。

慢性胆囊炎从中医论治,病位在胆腑,与肝密不可分,与脾胃亦相关甚切,临证之时须理脾胃之升降、虚实。若不理脾胃,仅治肝胆,见“气滞”即一派辛温燥散,见“湿热”即一派寒凉苦燥,伤及中土,则病难愈。脾胃二者,升降相反,亦相辅、相成,不可健脾而遗和胃,降浊而忘升清,当以症推证,同理脾胃,则病乃愈。

参考文献

[1] 王伟明,于文洲,罗慧.慢性胆囊炎从脾论治[J].吉林中医药,2007.03,27(2):12-13.

[2] 宋艳红.胆胃综合征中医证治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06,20(3):232-233.

[3] 谢周杰.诊治胆胀病的思路和方法[J].山西医学教育,2002,(3/7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