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学科的情感性与人文性特别强调语文教师要能从课堂设计、教学仪态和语言魅力等角度来坚持情感教学,让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丰富多姿的情感的熏陶,让他们的学习更充满激情和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1-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教师要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学生的心灵洋溢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

1.导语设计首先要能以情动人,让学生缘情而入文

对于导语的设计,很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设计,还不如开门见山地进入课文内容,因此他们的教案中就缺少这一些内容。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是其自身教学观念的残缺和“惰性”造成的,而一些富有经验的教师就特别注重导语的精心设计,可谓是费尽心思。例如笔者在教读综合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一课时,并非开头就直奔教学内容,而是在优美动听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伴奏下让学生观看一组组平常而又感人的画面:年轻的妈妈正用乳汁喂养孩子的情景;妈妈正为女儿梳头的情景等。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无疑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对这节课内容的延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在课堂上,要注意通过教师的教学仪态来调控课堂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仪态对课堂情感氛围的调控是有促进作用的。上课时教师饱满而富有激情的精神风貌就能让所有的学生立刻产生很好地精神状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当然教师在讲课时的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姿体动作,哪怕是一点轻微的掌声、一次善意的点头,甚至在对学生的评价时一个带有肯定性的眼神也都能让学生们因教师仪态的变化而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让学生处于紧随着教师对课堂节奏的调控而质疑、解疑的学习状态中,这岂不是“无声胜有声”?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教学仪态,教师的倾情投入绝不是虚假的、空洞的,而是缘自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和对学生学习的高度责任心。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也就是说教师自己首先要被文中的语言美和真情实感所陶醉。只有具备这种情感的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倾情投入,让自己的心绪随之而喷涌出来,而非伪饰矫情。

二、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中的“情”要以“理”为基点

1.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风格来设计课堂教学,让课文中的情感与师生的情感相交融

从风格来说,同样是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雷电颂》在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就大为不同,前者是带有淡淡的愁绪,含蓄而深沉,让读者通过别人的朗读来用心灵去体会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时就应用轻柔舒缓而深沉的基调去读,最好是个人朗读;而后者的感情基调就比较高亢、急促和猛烈,因为诗中蕴含着诗人对风雷电的赞颂和对黑暗世界的痛恨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排比和反复手法的运用,因此这首诗的朗诵基调就应是猛烈、高亢而又深沉,节奏鲜明而又别具一格,最适合集体朗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散感味的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教师绝不能是灌输者,一味地将知识简单地传到学生的头脑中,否则这样的情感只能是片面的、淡淡的,缺乏吸引力。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能和教学机智,针对学生们的不同实际情况和课堂内容去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步骤,通过有效地引导,让学生们也能主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让他们也散发出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味。一节课的成败,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设计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配合的好坏也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聪明而有经验的教师会在自己讲课的同时,把知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将自己处于解疑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知识内容的传递不仅仅在于师生之间,同时也可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教师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可以通过竞赛、演讲、抢答、朗诵和表演等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在自娱中既可学得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