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德育功能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德育功能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校企合作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办学模式,其基本做法是校企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培养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德育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 ;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今后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方向。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完善高职生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一种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学校把课堂设置到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根据需要,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践性教学等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企业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其生命力在于联合,关键在于企业的有效参与。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且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

二、德育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

(一)校企合作中德育的特点

1.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

校企合作模式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按照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教育活动,这就要求高职德育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性、技术性,把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并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全过程。

2.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校企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实训、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科研等环节都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触。这就要求,高职德育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将德育教育目标和内容分解到高职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与亲身体验中,将正确的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升华为自身素质,转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3.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是将学生置于较封闭的学校环境之中,教育者能较好的掌控各种因素,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一段时间在学校,一段时间在企业,有时学校、企业来回穿梭,学生与社会接触机会多,了解社会阴暗面的机会多,学生的受教育的环境较原来复杂,学校可控因素减少,不可控因素增加,增大了学生道德教育的难度。

(二)校企合作中的德育功能

1.导向功能

从政治导向上看,针对生源的复杂性,在校企合作中,充分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通过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主渠道,促进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理想信念,保持积极向上的政治追求。

从文化价值导向上看,立足校企合作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充分借助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载体,增进学生对古今中外各种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的科学认识,实现对高职学生个体精神家园、心灵世界和人格品质的塑造,引领高职学生沿着成才的正确道路前进。

从行为导向上看,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敢闯敢拼,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校企合作中重技能重实践的学习特点,造就了高职院校的德育功能更多在于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营造和谐、信任、理解、互助的群体氛围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努力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规范功能

校企合作中凸显职业化的高职德育所涵盖的各种道德要求、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等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带有很强的职业规范性,它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引领高职学生为走好职业道路而做好从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到职业行为等一系列的职业规范。高职院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管理作风,企业的优秀员工、独特的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制度与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职业化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 这种潜移默化的规范功能,于无声处地实现了德育的崇善目标。

3.调节功能

一直以来,德育更多地关注和要求学生做出利他行为,而忽视了学生乐于接受的自主性。在校企合作中,有些学生重专业轻人文,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德育的既有功能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为此,德育的调节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所在——采取德育和心理教育的整合,借助心理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如角色置换、积极暗示、宣泄与转移、沟通与激励等方法,能够把高职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调整到与德育目标相适应的状态。那些涉及心理教育成分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如服务关系和人际交往中的优良品质、利他与奉献、感恩与包容等,因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德育调节功能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高职学生品德和个性发展的和谐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