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专项训练方法的哲学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专项训练方法的哲学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专项训练方法能否适应竞技极值化对运动员专项能力提升的要求,是一个令人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个案成功经验并未对专项训练带来颠覆性变革, 对专项训练方法困惑的解构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该研究拟从方法论的层面对专项训练方法进行剖析,寻求变革、警示和启迪。

关键词:专项训练方法;哲学;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80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34-03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LI Shaod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hether the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can meet the needs of athletics extremum calling for the athlete special ability promotion, is a noticeable question Wh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 does not bring the subversion transformation to the special training? Thus the expla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uzzled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become the attention focus naturally The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are analyzed in methodology, in order to seek the transformation, caution and edification

Key words: special training methods; philosophy; methodology

竞技体育竞技日趋极值化,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了运动成绩非理性的提高。这种非理性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诸如运动员运动损伤率的加剧、兴奋剂的大量使用、竞技异化现象的泛滥等,已经引起人们高度的关切和反思,其中的焦点之一,就是对传统专项训练方法理论的普遍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原有的专项训练方法在进一步提升运动员专项能力时,显得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其实这也预示着原有的专项训练方法在解构或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所遇复杂性的困惑。为什么实践的突破并没有在专项训练方法上形成颠覆性地变革呢?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专项训练方法困惑的解构

到目前为止,由于竞技项目和个性训练的复杂性,专项训练方法的理念还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却集中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上,这就是如何科学地对专项训练方法的认识。实践和理论在界说专项训练方法时,至今我们仍习惯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法”、“循环训练法"等概念释义,尽管实践者能说出某种专项训练方法的一二,但是理性上还是将其与“一般训练”方法混淆。通过对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关于训练方法的概念考量中发现,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对什么是专项训练方法的界定如出一辙,理论的层次并未清晰,难以对专项训练实践做清晰的指导。

有两个困惑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中,由于我们对个案成功经验的过分放大,以至于对已构成专项训练方法体系缺少普适性的支撑,使专项方法在应用时显得格外的“脆弱”;一个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中,由于缺乏对专项训练方法理论如何变为操作变量的深刻解读;以至于造成其理论的“不适用”现象。

造成这种困惑现象的原因,从方法论的层面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1 对专项训练方法理论归纳的切入点偏离了主流 从竞技体育发展史看,运动成绩的提高是由众多因素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训练实践中所推崇训练方法极大地满足了实践者对于成绩提升的追求。因此,在专项训练实践中,专项训练方法逐渐取代了其它“元素”而上升到主流地位,并得到了极大张扬。然而,我们对专项训练方法理论归纳的重点和切入点恰恰忽视了以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的方法本身来作为逻辑的起点与终点,而只是停留在对训练方法“一般”表层现象的描述与归纳,或是对一般训练理论中训练方法加入“专项”文字的表述,且现象多于本质、模仿多于创新、线性多于非线性,难于在操作层面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而且在原本就缺少训练实践支持的情况下,并没有将专项训练方法带有原创性的元素及时地补充到其理论中,如孙海平教练的“多因素训练法”(孙海平,2005)[1]、部分项目引进的“核心力量训练法”(王卫星,2007)[2]、还仅仅停留在训练实践的操作层面,并未上升到理性难以发挥方法本身所具有的革命性影响与功效。

1.2 传统训练方法理论拓展或变化的本质未能摆脱“构成”的观念 哲学上理解变化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变化是有新的东西“产生”;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变化是不变要素的结合或分离。前一种观点可称之为“生成”观、后一种观点可称之为“构成”观。传统训练方法理论的沿革基本上是以“构成”观为依据的,并逐渐构成了训练方法体系。的确,以“构成”观所建立的训练方法体系在专项训练中上获得巨大成功,诸如,对于不同项目我们已知了它的能力构成,哪些是作为该项目的核心的或关键性的能力、那些是作为支撑性的能力,于是采用相应发展能力的方法。尽管在不断地变化方法的内容与度量,但是追求因果的效果并未改变,且逐渐发展为专项训练方法认识的主流。但是,目前至少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潜力的“可塑空间”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地挖掘有限的“可塑空间”,使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专项训练方法进行反思,以至于提醒我们在考虑是不是“构成”观就是我们认识专项训练方法的唯一路径。比如,专项体能训练方法不等于杠铃、器械加跑步,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在传统训练方法中增加“新”的变量或“新”的元素,无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难于自拔,始终跳不出传统训练方法束缚的怪圈。因此,造成了目前我们有的项目只会练四肢力量,不会练躯干力量;只会练屈肌,不会练伸肌;只会练大肌群,不会练小肌群力量;只会练“固定”的僵化的爆发力,不会练“控制”肌肉收缩的柔性爆发力;只会练单一动作轨迹的“死”力量,不会练复杂动作轨迹的“活”力量(刘爱杰,2007)[3]。

1.3 以“单边”界说专项训练方法的概念在认识中仍未得到终结 历史沿袭、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在追求“科学”训练方法时,忽视了“多元性”、“交叉性”和“整体性”,正如我们时常在训练实践和理论中听到的“力量训练方法”、“速度训练方法”、“耐力训练方法”、“柔韧训练方法”、“技战术训练方法”等,实际上这是典型的“单边”界定,这与我们反复强调专项能力“整体性”是相背离的。从复杂系统理论看,专项训练方法的释义至少要有三个属性,即整体性、发展性、多维性。

1.3.1 整体性 任何一个专项训练方法比如力量训练方法,仅是从整体专项训练方法体系中分割开来的一个局部方法,它和整体的方法体系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决定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速度力量耐力是一种复合素质,它的水平并非由传统发展速度、力量和耐力单一的训练方法所决定,必须是集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三者于一身的训练方法(王晓军,1999)[4]。因此,单一的专项训练方法必须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训练方法之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是揭示专项训练必然的趋势。

1.3.2 发展性 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构成也随之发生改变,发展原有专项能力的方法也必须进行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体现在方法内容的度量上,更重要的是对方法的性质进行重构。例如,孙海平教练认为(2005),跨栏项目的特性,就是带障碍的短跑。所有的训练都要绕这一特点来安排和进行。速度是跨栏项目最重要的因素,在训练中应该始终把速度训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速度并不主要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更多的是靠平时的专门力量训练积累出来的。[1]

1.3.3 多维性 各个竞技能力按着专项特征和个体差异形成项目特殊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既有线性的因果关系,也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关系,甚至与无序的猜测、想象、灵感、顿悟、幻想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对某一专项训练方法的认识必须提出“关系”与“网络”的含意,以便使专项训练方法保持必要的多维张力。

2 专项训练方法评价的前提

对训练方法的认识,本质上就是对专项训练经验的研究、路径的表达以及相关概念、范畴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怎样考虑专项训练的方法?怎样去寻求变革?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2.1 内变量与外变量的一致性 内变量是指某项目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及其要素;外变量是指专项训练方法的构成以及要素。专项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外变量而改变内变量,这种改变有三种结果:一是没有改变;二是改变了,但不是专项所需要的;三是改变了专项所需要的能力。显然,只有内变量与外变量一致时专项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要有效的改变内变量必须从改变决定内变量的外变量着手。外变量达到与内变量的一致性取决于以下要素:

2.1.1 外在形式的一致性 外变量外在形式的一致性要求的是专项练习在动作的方式、轨迹、速度、负荷等尽可能与专项的本质特征保持一致。例如,力量训练与专项关系的研究显示,力量训练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肌肉收缩类型和力量大小等都必须与运动员的专项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在力量训练中得到训练的肌肉群的力量提高才能转化到专项成绩的提高上。BULGAKOVA等(1987)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分别进行水中和陆地上两种力量练习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进行力量练习的运动员游泳成绩提高得最显著。BLOOMFIELD等(1990)通过对水球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动作形态对投球速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手臂力量增加与投球的速度没有关系,但是动作形态与投球速度有关。这说明无关投球活动的力量练习不提高投球速度,力量练习的效果没有转移到技术发挥上,因为力量练习在神经、肌肉特性和形态上与投球并不一致。[5]

2.1.2 内在要求的一致性 从运动生物学的机制看,专项训练就是训练的安排一切听从专项比赛的要求,其中,训练中强度、供能方式、神经-肌肉类型等要与比赛中保持一致,即比赛中比什么,训练中就练什么(RUSHALL,2001)。[5]因为只有类似于比赛的神经肌肉的募集方式的练习,其效果才有可能被转移到比赛中去。目前,我国部分技术相对简单的周期性体能项目,如游泳、赛艇和田径的部分项目,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并不在于练习手段的专项化程度,而在于实施练习时的专项强度。由于受传统 周期理论的影响,我国部分一线运动员在准备期的专项训练仍遵循以“量”为主的训练原则。这种低强度的专项训练显然不可能使参与运动的器官和系统达到符合专项要求的生理负荷,当然,也就无法冲击现有运动能力的“极限”。因此,这种训练仍然不能算作真正的专项训练。这种形式上专项、实质上非专项的训练尤其对那些距离短、速度快,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体能项目危害较大。例如,神经-肌肉系统对训练强度具有敏感的选择性“适应”,长期低强度的刺激无法使肌肉的快肌纤维得到训练,而只能使慢肌纤维得到优先发展,一部分中间型纤维会朝着慢肌转型,甚至典型的快肌纤维也会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逐渐转向慢肌,如线粒体增多和有氧能力提高等(陈小平,2005)。[6]

2.2 内变量决定于外变量 专项能力是运动员本身所禀赋的结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员其专项能力的结构呈多样性。外变量结构效益的高低是由内变量所决定的,只有深刻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内变量才能对外变量做出精确地选择和科学地筹划。盲目地变革或移植外变量而忽视内变量的决定性都不可能给内变量带来结构性变化,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认识和把握内变量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2.2.1 核心内变量的主导性 体能、技术、战术、心理、智力是构成内变量的五大元素,对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来说,它具有普适性。但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核心内变量,即核心参赛的竞技能力。核心参赛竞技能力是指该竞技项目众多参赛竞技能力当中起决定和制胜作用的能力。它具有提升专项运动成绩的核心价值性和竞争性的特征。例如,中国羽毛球的优势与“快、狠、准、活”参赛的技术风格密切相关,它一直指导着中国羽毛球的备战与竞赛实践,并作为制胜法宝和准则确保中国羽毛球项目的长盛不衰。羽毛球项目的得分规则是在规定的场地区域内,先将球击落到对方场地的一方为得分。显然,只有做到了“快”字并使对手慢,才能实现时间差,从而突击得分。所以,羽毛球项目的核心参赛因素只有一个“快”字,而 “狠”、“准”、“活”是“快”的分解,是“快”的具体表现。“狠”、“准”、“活”统一在“快”的基础上,“狠”、“准”是基础层次“快”的表达,“活”是高级层次“快”的表达,对“狠”和“准”起支配作用。中国羽毛球之所以成为优势项目的内在依据就是不断认识项目的本质特征规律,把握住项目特征的核心和具有竞争力的参赛能力,并在训练的实践中不断地给与创新(程勇民,2005)。[7]

2.2.2 规则对内变量的约束性 当规则发生变化时,我们必须重新深刻地认识规则,迅速调整专项训练理念、主动适应变化,才有可能利用规则限定,变限定为继续创新的资源要素。主动适应规则的变化,并不是技术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解放思想、从零开始,系统地分析新规则对内变量和运动成绩构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加大认识参赛项目特征规律的力度,从而把握竞技项目发展的规律。例如,中国乒乓球队能根据规则的变化,重新认识参赛制胜的五大要素即“快、准、恨、变、转”,在“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指导思想下,将五大要素提高一个新的层次加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凶、拼、抢、搏”和“全面,没有盲区”的制胜特点。针对规则变化,在备战47届世乒赛前,男队推出“接发球反手拉侧上、侧下旋”新技术,接发球锁住对方侧上和不转发球的能力以及缩小对方发球旋转的空间,发球落点变化、花样变化的新理念都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雅典奥运会前,中国乒乓球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又提出“前三板”段发反手小三角为主,配合其它落点和花样变化的发抢套路,这些微小的变化对于打破无遮挡发球后发抢难度大的局面具有开创性意义。

2.2.3 个体内变量的差异性 竞技项目和运动员(队)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备战的训练是一个个性化过程。不同的竞技项目因为竞赛的持续时间、供能特点、技术特点、用力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项目不同运动员(队)也会因为训练的背景、年龄、性别、竞技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崔大林(2003)曾对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论述,强调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就是训练的全面化转向专项化、个性化。[8]这说明当代运动训练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强调运动训练的“个体化”。个性化训练要求教练员在掌握一般训练规律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运动员特点、环境特点、训练过程各个阶段的时间学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和安排,采用从普遍到特殊,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温玉红,2006)。[9]训练成功经验证明,运动训练只有强调个性化过程,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2.2.4 内变量构成的层次性 运动员内变量构成的各要素是按照竞技项目和个性特征的等级或贡献率而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各个变量在其结构中表现出纷繁的多层状态,构成一个专项能力的复杂系统。层次性表现了其系统本身的规定性,即反映了内变量的不同等级。内变量的层次不同,其属性、结构、功能和作用等均不同。比如,短距离游泳成绩的核心层是由速度和速度耐力构成;下一位层次是由技术、速度力量和速度构成的专项速度;再下一层的速度力量又是由基础速度和最大力量构成;以致无穷分层构成一个短距离游泳项目内变量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既有同一层次的联系,也有不同层次的交叉作用。像最大力量对于短距离项目属于较低层次的要素,但是最大力量影响速度力量,因而有间接影响速度,乃至影响成绩,它对上一层次的要素间接其作用(周明,1996)。[10]

2.2.5 内变量的变迁性 而内变量的变迁性是指运动成绩寻求突破所要求的原有专项能力的重构和演进。仔细地考察运动成绩的每一次提高几乎都与专项能力的变迁相关联,变迁的内在行为逻辑,表现出核心专项能力的同功异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否定发展的过程,因为变迁总是违反传统专项能力既定的规范和习惯,违反传统的期望所提供的模式,于是新的专项能力必然要与传统的专项能力发生“冲突”,正是这种“冲突”成为专项能力变迁的动力和契机。如在备战2008北京奥周期中,中国体操队根据新规则的变化,在难度上提出明确要求:大力发展难度、有超强的成套耐力、动作类型要全面、交叉类型的难度要提高、难度动作必须创新、难度动作必须高质量。这实质上是在适应新规则下重构专项能力的过程。

像任何科学方法一样,对专项训练方法的认识也不是机械的程式和僵化的教条。专项训练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创新的,更应该是开放的,它应向合理性的方法敞开着大门,本文拟从方法论的层面对专项训练方法进行反思,立意在于寻求变革、警示和启迪。

参考文献:

[1] 孙海平,木子.孙海平指导谈训练[J].田径,2005-(5)(6).

[2] 王卫星.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Z].2007年3月水上中心科学训练研讨会发言整理.

[3] 刘爱杰.对体能训练的思考[Z].2007年3月水上中心科学训练研讨会发言整理.

[4] 王晓军.六周速度力量耐力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状况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9.

[5] 魏安奎.专项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

[6] 陈小平.运动训练理论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 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2).

[8] 崔大林.在赛艇、皮划艇国家队全体教练员会议上的讲话,2004.1.

[9] 温玉红.高水平游泳训练的个性化需求与组织方略[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

[10] 中国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