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综合实践课程在城郊结合部学校开展过程中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综合实践课程在城郊结合部学校开展过程中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国家新课程的方案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数、外一样属于国家课程。但它与其他主科课程又有着极大的区别。首先,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既不属于一个学科,但又可以横跨所有学科。第二,它是一门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而不是在课本中学。它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式,内容与目标也都是开放而灵活的。由学校自主编写的校本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现行课程的两大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个领域。作为一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目标上,具有比较突出的能力目标取向。所谓课程目标的能力取向,是指课程实施对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视,把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培养能力的课程,但课程实施中的能力培养是个没有规范和基本常规的问题,不仅缺乏清晰的系统化、阶梯型的能力目标设计,而且缺乏能力目标的评价方式。作为城郊结合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如果像许多学科课程那样能力目标不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也许会就全部丧失。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能力目标,在课程多样化的同时,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能力目标应与活动过程中的任务取向相关联

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达到的,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达成的。在每个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将各种能力目标与学生活动的具体任务向关联,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活动任务,以行动来达成能力目标。

二、注重能力目标的校本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目标,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中具有不同的能力目标要素和发展水平。以我校为例,泰州市渔行实验学校是一所具有80几年建校历史的学校,还是城北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造船旧址。根据这个特色,我校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细致的编写,出版了《渔行物语》这本书。书中通过介绍渔行地区的历史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感官。该校本教材力求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整体提高。教材内容扎实,知识涵盖面大,确保学生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获得相关素养的提升。

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校富有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使学校特色得以彰显。

从实施层面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达成是非常校本化、主题化的过程,学校应针对地域特色、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主题,进行能力目标的校本设计和开发,引导所有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经历,各种能力得到促进和发展。学校在进行能力目标开发与预设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性质活动主题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学生能力的结构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活动项目设计和课题研究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基础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制定课程建设的原则,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指导,基于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经验,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立足学生发展;内容紧紧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发展三条线索,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即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等,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成长需求;广泛挖掘课程资源,实现基地、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建设;充分整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个指定领域,完善具有自己校园特色的校本课程。

其次,在课程建设的审核上严格把关。1按照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教师将预开发的活动项目主题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交教务处通过,初步把项目确定下来。2综合实践教研组有关学科和项目负责人共同进一步研究项目,挖掘项目的内涵,开发项目的教学价值,补充完善教学内容,并编写指导方案交教学中心评审。3教案通过后,基地教学负责人组织试讲、修正、完善,试讲通过后即可试行。4试行期间,教学中心利用调查问卷、与学生座谈、科任老师座谈等形式进行效果评定,确定是否运行。5对运行的项目持续跟踪反馈,实行动态管理。最后将基地课程系列化和序列化。

为了促使基地主题活动的实施更加有序化和系统化,试着将开发的主题活动按照课程形态分为若干个系列提供给学生,形成主题活动体系。

第三,探索学生学习的多种途径,积累教学指导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中的学习方式。我校坚持回归学生生活,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实践和反思的理念,为了保证实施效果,尝试了和活动主题相适应的调查与思考、体验与建构、观察与实验、合作与探究、设计与制作等多元化的基本学习方式,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指导方法。

1.调查与思考

调查、采访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为七年级的学生开设了“渔行地区交通拥堵现状的调查”、“渡江战役造船文化研究”,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开设了“小记者在行动”等项目。渔行地区地处泰州海陵区的北郊,学生对当地闻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很感兴趣比较,他们自由结成小组,设计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通过去实地参观,调查、采访当地老人,查看旅游局宣传资料以及网上搜集资料一系列学习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选题到撰写调查报告,给了学生多方面、多种形式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从身边发掘有用的信息与资料。比如,渔行寺庙的历史文化发展;拜访老船工,给同学们讲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造船的革命故事,激励学生学习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革命精神;我校周边地区,上下班高峰期,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交通堵塞,给学生调查研究,多出好点子,解决现实困难的交通问题。

而小学四年级“小记者在行动”难度相对小一些,但是与人交往、问题提出、采访归纳以及总结报告,同样给了孩子们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因为学生经常会遇到不接受采访的人,见到一群孩子问这问那就非常反感,或者轰走学生,或者说“别问我,没时间”,这会使孩子们非常尴尬,但是孩子们会想很多办法解决或者缓解这种局面,慢慢地在采访中学会了与人交往,文明礼貌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和心理素质。

2.体验与建构

体验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活动方式,更是课程的基本目标。但体验不是走过场,不是搞形式,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用心去体验,才能实现体验的意义,才会有心灵的感悟。

3.合作与探究

合作与探究的实施揭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是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活动中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让学生既有自我展示的平台,又有团队意识,进而增长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八年级的消防火灾疏散、地震逃生演练等。既有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交流,又必须有教师科学的点拨,在创设的环境中必须有团队的合作,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既强身健体还学到了相应技能、技术。学生也一样,在活动中增强了自救自护的能力,对这些活动学生、老师、家长都很喜欢。

4.设计与制作

设计与制作类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除了要具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心理的,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外,更加注重了作品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技术的通用性。这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兴趣浓厚,可以充分发挥个性,提高创新能力、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耐性和意志力。

总之,综合实践是一门综合的、系统的、复杂的系列课程,需要我们教师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人文、环境,再融入不同学校的自身文化,去开动脑筋、拓展新思维,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活动。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更新,样式多样的综合实践课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相信不久的将来,综合实践课必将成为教师课堂上学生的乐园,学生眼中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