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耳穴压豆用于痔瘘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耳穴压豆用于痔瘘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用于痔瘘术后疼痛效果。方法 对于120例痔瘘手术患者实施耳穴压豆,运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患者耳穴。结果 耳穴压豆用于痔瘘术后疼痛的患者,总有效率在94%以上。结论 耳穴压豆用于痔瘘术后疼痛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耳穴压豆;痔瘘术后;疼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25-01

痔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手术治疗己成为目前治疗痔疮较为理想的手段,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这一治疗方式。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痔疮的手术方式亦不断改进完善,但麻醉消失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疼痛剧烈。[1]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术后疼痛不但能引起排便困难、尿潴留等诸多并发症,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甚至导致严重后果。[2]根据病人情况选用合理的镇痛药物,虽能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但药物镇痛的毒副作用不可避免。[3]耳穴压豆疗法能起到独到的止痛效果,且无痛苦和毒副作用,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12月――2013年9月对120例痔瘘手术后疼痛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法实施镇痛,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0-65岁,其中混合痔50例,肛瘘35例,肛裂15例,肛周脓肿20例。本组患者疗效在性别、年龄、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取穴 直肠、大肠穴,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

1.2.2 用物准备 王不留行籽、镊子、棉签、探棒、盘压耳板、75%酒精、剪刀。

1.2.3 操作方法 选穴: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区点,皮肤消毒。埋籽:左手固定耳郭,右手将王不留行籽小方块胶布贴敷于所选耳穴上,用拇食指指腹按压1-3min。观察:有无发热、胀痛等“得气”感,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每穴轮流按压10次,每穴每次1-2min,可每天数次按压,按压以出现酸、麻、胀、热为度。

1.2.4 交待注意事项 ①取穴准确,手法得当,按揉时以病人感到痛、麻、胀感觉为宜,用力过轻起不到作用,用力过重则会损伤皮肤。②按揉处如出现皮肤破损,要及时停止按揉,并更换对侧相应的耳穴。③防止胶布浸湿或污染,按压时,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1.2.5 疗效观察 患者术后通过按压耳穴刺激止痛为显效,通过药物止痛为无效。

2 结 果

疼痛评估标准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0级:无疼痛。I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

本组痔瘘术后患者应用耳穴压豆疗法止痛,0级65例,占54.17%,Ⅰ级49例,占40.83%,Ⅱ级4例,占3.33%,Ⅲ级2例1.67%,有效率在94%以上。

3 结 论

中医学认为,手术后患者因创伤元气大伤,气血双亏,气滞血瘀,阻于脏腑经络之间,通过耳穴压豆刺激大肠、直肠、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特定耳穴,可促使气血生成,与肝气的疏泄有度,使疼痛、焦虑自消。[4]运用耳穴防治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以后历代医学文献中也有介绍用耳穴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并一直在民间为人们应用,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所以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可以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目的。[5]。

耳穴压豆具有操作简便,禁忌症少,患者无痛苦,护士容易掌握,无任何副作用等优点,在治疗的同时能够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减轻病人心理压力,耳穴压豆法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国喜,罗湛滨.痔术后疼痛的研究管理进展[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黄娟,石荣.耳穴疗法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现状[J].中医临床研究,2012,(20).

[3] 胡秋霜.耳穴压豆减轻骨科疾病疼痛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

[4] 应学.心理干预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焦虑与疼痛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08,46(8).

[5] 奚中和.中医学概要[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