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案例概念化在临床上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案例概念化在临床上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案例概念化作为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案例概念化主要指在一定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就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囚素提出假设,为构建治疗方案提供指导蓝图,西方的临床研究表明案例概念化能有效地促进咨询师和来访者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治疗效果,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基础,具体地介绍案例概念化技术在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案例概念化;认知行为疗法;焦虑症;抑郁症

分类号R395

1 基本概述

1.1 案例概念化的基本定义

在心理咨询和临床治疗上,案例概念化(Case Formulation)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有心理治疗师认为案例概念化是非常有效的临床工具(Kang,Kok,&Batcman,2005),它连接了临床评估和治疗干预,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Jose&Goldffied,2008);有治疗师认为案例概念化是一种假设(Greenbcrg&Goldman,2004;Eells,2006;Wolpe&了urkat,1985),这种假设针对的是来访者心理,人际关系,行为等问题的成因和维持因素;有治疗师认为案例概念化是一种过程(Sperry,Gudeman,&Blackwell,2000),也有治疗师指出是它是一种指导治疗的蓝图(Perry,Cooper,&Michels,1998),理论取向和治疗目的不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将主要从心理动力治疗、人本主义治疗、行为主义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四个取向对案例概念化进行诠释。

根据心理动力治疗理论,将案例概念化定义为对来访者的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以及人格发展分步骤地进行临床推论(Messer&Wolitzky,2006),他们更关注来访者的潜意识过程和人格冲突(Messer&Wolitzky,2006;Summers,2003)。Speery等人(2000)认为案例概念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将一组资料和信息连接形成一种模式,进而利于明确诊断,提供病情解释,并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和预测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所有资料的收集是了解问题的关键(MeWilliams,1999)。该取向的治疗师们认为心理动力学主要是三个方面影响案例概念化的形成(Eells,2006)。其一,弗洛伊德及他的继承者建构的人格结构和心理治疗模式,这些模式包括无意识动力、自我防御机制等。其二,心理动力治疗主张心理治疗的结构化,关注来访者的成长史的和心理状态,以及洞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与咨询关系有关的问题,并根据这些进行诊断和建立治疗方案。其三,强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规则手段受到弗洛伊德的肯定和支持。这些要素的不断丰富,为案例概念化提供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实证支持。

人本主义治疗取向也提出对案例概念化的看法,Rogers认为,概念化强调治疗师的主动位置,这可能会将一种不健康的依赖带进咨询关系中,阻抗来访者去承担他们为自己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Eells,2006)。但是其他的人本主义治疗师们却支持概念化。他们将案例概念化描述为来访者此时此地的一种经历,而不是来访者的整体模式(Greenberg&Goldman,2004),以此来强调案例概念化在咨询中的应用。更确切地说,人本主义治疗师们在治疗过程中强调入,而不是需要去干预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人此时此地的情况,而不是理智化的“概念化”。

行为主义治疗取向的Meyer将习得规则直接应用到临床上,根据这些规则制定临床治疗计划并进行实验性的评估论证(转引自Bruch,1998)。其他一些行为主义取向的治疗家发展了案例概念化观点。Goldfried和Davison(1976)认为,在探讨维持来访者当前问题的因素以及治疗干预阶段时,案例概念化的应用有着重大意义,体现在它能明确这两个阶段所存在的可能性因素。Wolpe和丁urkat(1985)将案例概念化定义为“一种假设”,他们认为这种假设涉及当前所有的症状,症状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预测产生治疗阻碍的因素,总而言之,行为主义取向的治疗师认为其中三种因素在案例概念化过程中需要去关注:其一是症状;其二是症状形成的环境;其三是过去的经验信息(Eells,2006)。传统的行为治疗师Goldfried和Pomeranz等人忽略评估(转引自Eells2006)和质疑诊断结果(Eells,2006),强调行为的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Hayes&Follette。1992),关注环境的强化作用以及刺激,反应的经典模式(Haynes&O'Brien,1990;Wolpe&7urkat,1985)。

案例概念化有一段长期的行为治疗以及心理动力治疗的历史,但是发展却来自认知行为治疗的推动,Persons最早提出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他把案例概念化看作是一种假设,是建立在Beck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式基础之上对来访者心理障碍本质的假设(Persons,1989)。Denman(1994)进一步提出一个良好概念化的属性不仅体现案例的本质,而且还包括它的理论基础,对来访者的洞察,以及来访者本身的特殊性。而Bieling和Kuyken(2003)从一种简单易懂的角度发展出案例概念化的概念,认为案例概念化是来访者当前问题的临时地图,它界定这些问题的所在范围,以及解释这些问题形成和维持的原因。认知行为治疗取向的案例概念化更关注认知和,隋绪(Nezu,Nezu, &Cos,2006;Person&70mpkins,2006)。

Eells,Kendielic和Lucas(1998)认为不论是心理动力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还是行为治疗,案例概念化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点。其一,对来访者当前的问题进行推论,这种推论是基于各个取向所代表的治疗理论;其二,在推论过程中,对来访者问题进行推论依据的不是来访者的自我报告,而是治疗师本身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其三,案例概念化过程是将所有单独的一个个内容相连接,就像串起玻璃珠门帘的线一样,将所有的玻璃珠子连在一起,就形成一个案例概念化。

1.2 案例概念化的基本内容

各个治疗取向对案例概念化的定义理解存在不同,也势必会带来对构成案例概念化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描述,

心理动力取向的治疗中,McWilliams(1999)认为案例概念化应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治疗师观察到的当前症状和预测出现的问题,也包括个体的本质特征和过去经历。同时在来访者计划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时,还需要了解他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比如经济收入、时间投入等。除此之外,在进行案例概念化时,要让来访者呈现治

疗室内外的行为以及对遇到事情后的反应,而不仅仅将来访者限制在专业的会谈中。Perry等人(1998)提出一个案例概念化的结构化框架,不仅包括来访者的基本信息,人格结构和客体关系等核心的心理动力因素,还包括治疗过程中的防御、以及其他非动力性的因素,

人本主义治疗师Greenberg和Goldman(2004)在进行案例概念化时认为对人本主义治疗有价值的内容是:个体的经历、自我决定的能力、多元性或者是单一性的价值观、当前症状以及成长性因素。他们强调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关注来访者此时此地的感受,而不是问题或者障碍的解析,

在认知行为治疗领域,Persons等人(2002)将案例概念化划分为5个部分:问题列表、诊断、假设、积极资源以及治疗方案。后来,Persons等人(2006)进一步发展案例概念化内容,提出构成案例概念化的7种成分:问题列表、核心信念、早期经历和诱因、起因、假设、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阻碍治疗的障碍。一些其他的实证研究也纷纷提出他们认为的案例概念化所包含的内容:症状和问题、诱发因素、生活事件、内在机制、社会文化机制以及其他内容(Eells,Kendjelic,&Lucas,1998),并且进一步指出这些内容一般是积极或者是消极的治疗信号,治疗期望,以及来访者的适应水平。这些内容不断地丰富,也有助于治疗师构建完整的案例概念化,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1.3 案例概念化的过程

案例概念化的过程不是初次会谈或者一次会谈就能建立的,它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并且随着信息不断增加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直到治疗师和来访者双方达成最后的一致。

案例概念化过程一般发生在初始访谈阶段,为了促进实践操作,Lane(转引自Bruch,1998)提出案例概念化在初始访谈中的三个基本操作步骤。第一步:问题的界定,其目的是增强来访者的治疗意识,从而和治疗师达成共识。在这个步骤中,需要收集来访者涉及到的问题的陈述:澄清来访者参与治疗的初始目的;根据来访者的报告形成问题列表。第二步:心理假设,其目的是增强来访者的觉察力。这个步骤关键在于形成对原因的假设;并实施指导多水平的行为评估;还需要不断地修正资料以便验证假设。第三步:概念化,这个过程在于验证假设直到出现合适的对症状的解释。这个步骤包括的内容有建立概念化和干预假设;并和来访者讨论,重新定义当前的治疗目的;还需要考虑的是检查和验证假设的适合性。这三个步骤一般通过最初的几次会谈完成。

为了更好地进行概念化,Boschen和Oei(2007)等人提出一个7P模型,即:症状(Presentation)、模式(PaRem)、 易感性(Predisposition)、 诱因(Precipitaion)、存因(Perpetuatl,on)、预后(Prognosis)以及潜能(Potentials)。这个模型是建立在认知行为治疗取向上的,它为清晰系统地构架案例概念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临床上,治疗师主要从这7个方面简单的了解来访者,并且根据这7个方面的内容去构建案例概念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仅发生在初始访谈阶段,而是从开始与来访者接触直到会谈结束,不断地补充信息,丰富和修正概念化,才能逐渐形成系统的,渐进的结构化的指导治疗的框架。

Blackburn,James和Flitcrofl(2006)从一个更加具体化的角度构建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过程。并为会谈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参考依据。在他们看来,构建案例概念化。临床治疗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询问和观察来访者,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为进行案例概念化做好准备。

第一步:根据来访者的自我报告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包括来访者个人具体细节,历史问题和当前问题:

第二步:记录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包括姿态,眼神接触,面部表情,着装,自信状态;

第三步:不断完善来访者的身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是否有孩子,教育水平,职业父母是否健在,职业,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中的地位,朋友关系网,业余活动;

第四步:刚开始的前两三次会谈包括的内容有诊断评估和心理测量:

第五步:问题列表的制定。这个列表是明确的,特殊的和全面的,主要包括的内容:主要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问题,事业问题,财政问题,家庭问题,以及与自我相关的问题。比如,与自我相关的问题包括缺乏自信,缺乏自尊,内疚和害羞:

第六步:在会谈的评估阶段,治疗需要关注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根据认知行为的治疗理论,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类:自我,世界,以及未来;

第七步:关注对典型情绪的评估,必要时需要临床治疗师采取措施诱发这种情绪:

第八步:关注典型的行为;

第九步:倾听来访者潜在的声音:

第十步:产生情绪的诱发事件:

第十一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来访者的成长史;

第十二步:提出一个假设或者构建一个初步的案例概念化:

第十三步:根据收集的评估信息,有助于临床治疗师不断完善建构案例概念化。

这些具体化的步骤都发生在实施治疗之前,这有助于临床治疗师在初始访谈阶段,去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并进行初步的概念化,但仅仅这些是不够,还需要在持续的治疗会谈中去补充和完善。Boschen和Oei(2007)也强调的案例概念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遇到失败,就回到最初的案例概念化,进行检查、修正、补充和调整,重新开始制定新的治疗计划,指导新的治疗。

2 案例概念化在临床上的应用

Persons(1989)认为案例概念化是建立在Beck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式基础之上对来访者心理障碍本质的假设,认知行为治疗的案例概念化旨在描述来访者当前的症状,并且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对来访者的症状产生原因和维持因素进行识别和解释,了解来访者所拥有的个人本身和社会的积极资源,为治疗干预提供框架和指导,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被认知行为治疗取向的治疗师们所认可,但是在如何指导治疗千预这部分,治疗师们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发展,Boschen和Oei(2007)选择流程图的形式构建了案例概念化的框架。他们之所以选择流程图,是因为它相比更容易读懂,通过使用一种常规的阅读方式[如,从左到右]一步一步地为每个过程提供清晰的指示(Kammann,1975),而且也有研究证明流程图能够在认知行为治疗训练中提供有效的帮助(转引自Boschen&Oei,2007),并且能够有效地应用到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Danforth,1998)。

在临床实践上,构建案例概念化的方法因不

同的治疗取向而表现不同,随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案例概念化发展一系列系统化的模式(Mumma,2004;Persons&丁ompkins,1997;Persons,Mooney,&Padesky,1995),大量的实证证据支持这种案例概念化的系统化模式,也被证明能提高临床治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Persons,Mooney,&Padesky,1995;Persons&Bertagnolli,1999;Eells,Ken山elic,&Lucas,1998;Kuyken,Fothergill,Musa,&Chadwick,2005),因此,本文将从认知行为治疗取向上,对案例概念化的临床应用进行描述。

2.1 焦虑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概念化

基于Beck的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式,所有的焦虑障碍不仅存在不同主观感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症状,还都存在认知内容和认知过程的扭曲。尽管这些基本的焦虑症状会在所有焦虑障碍中存在,但在每个个体身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惊恐障碍和社交恐惧症可能都表现出相同的躯体症状的唤起程度,但惊恐障碍患者更有可能表现出感觉异常、晕眩和呼吸困难。

虽然所有的焦虑障碍存在着明显的症状差异,但都共有一系列核心症状,也正是因为这些共有的症状,才使得治疗师在进行案例概念化和制定治疗计划过程中建立一个统一模型旧oschen&Oei,2008),,比如,在一个基础的水平,掌握焦虑症状形成和维持的不同认知行为机制,更进一步来说,建立合理的,结构性强的案例概念化,促进治疗师在他们的治疗计划中进行合理和结构性强的操作,实施干预。

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症的治疗,图1呈现的流程图师焦虑症的案例概念化,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案例概念化描述的是由事件、行为和认知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组成的链。在图1中三种不同的形状,分别代表不同的成分类型。云朵型和六边形分别代表认知和行为;矩形代表其他成分类型,比如说行为结果,内感受器线索,以及一些其他的刺激;箭头表明概念化中从一种成分到另一种成分的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出,用一种更粗的箭头穿过整个流程图,从左到右的流动描述的是一种情境。

从横向来说,在情境中,当患有焦虑症的来访者有趋近行为时,一旦遇到预期性的危险刺激。就会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从而激发对危险的预期。为了减轻这种焦虑,来访者会采取行动,从而降低这种焦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减轻焦虑的行为不是良性的,是非适应性的,它导致的结果是引发更大程度的焦虑。比如,一个社交恐惧的来访者,会对进入商场这样的趋近行为表示焦虑,为了避免进入商场而引发的焦虑,她会选择留在家中,而留在家中这种回避行为是一种非适应的行为。

同时其他因素也会对这个关系链有很大的关联。患有焦虑症的个体经常表现出专注于危险刺激的倾向。这种倾向加重了来访者对危险的预期,先前的经验信息,比如社交恐惧的来访者曾经在商场里有发晕的感觉,这个信息会加重对进入商场的危险预期。神经质是患有焦虑症的个体本身所有的个性特征,包括对事物的过度敏感、易感性之类,促发了对危险的预期,也会导致焦虑的增加。自我效能感在焦虑症个体中体现的是自身感知到对危险刺激的无力应对,或者是处理焦虑的能力不够,从而导致寻求减少焦虑的行为,或者是寻求安全信号来逃避焦虑。安全信号是使焦虑症个个体能避免焦虑的人或者物体,只要有这样的信号存在,焦虑症个体就能缓和焦虑,举例来说,社交焦虑的来访者一旦有她的丈夫在场,她就感到很安全,那么她的丈夫在场就是安全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安全信号不是保护因素,也不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反而会让来访者从焦虑中逃避出来,加重焦虑。

案例概念化只是为治疗干预提供一个指导和框架、在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图1所示的流程图,提出治疗的策略和技术,形成一份双方同意的治疗匹配协议。

图2是在图1基础上提出的治疗干预计划,而表1则是根据图2提出相应的匹配治疗方案(Bosehen&Oei,2008)。案例概念化中的每种成分都对应着一种或者多种治疗干预技巧和策略,从而为焦虑症的治疗提供系统而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认知行为概念化为焦虑症的治疗提供一般模式,根据这个模式,不论是针对惊恐发作,社交恐惧症,强迫症,以及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干预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和干预对策,还为临床治疗师和来访者双方提供了一个可视的针对性强的指导方案。

2.2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概念化

抑郁症是一直受到认知行为治疗关注的心理障碍,到目前为此,关于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已经有得到大量的理论依据,以及临床上的科学实证和治疗经验。抑郁症临床的案例概念化是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驱动下形成的(Persons,1989;Persons&70mpkins,2006),Blackbum,James和Flitcroft(2006)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关于抑郁症治疗中案例概念化的新模式,他们认为建立在Beck的情绪障碍的压力特异质模式(见图3)理论基础上的案例概念化,强调对外在问题的测验,对先天的诱发因素做可能性的假设机制。

图3是抑郁症的压力特异质模式,所谓压力特异模式是一种用来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并认为生理和基因等先天因素,和生活经历等后天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行为产生,因此,某种特定的障碍是由个体的先天因素和早期的学习共同作用的,本图从三个部分对抑郁症来访者进行概念化。第一部分,了解来访者的先天因素,如一些受遗传影响的易感性,掌握来访者的早期经验对来访者习得性规则的影响,以及关键性的诱发事件是如何促发病情的产生,这些都是来访者问题形成的原因和维持的一些因素。第二部分,根据认知行为治疗的情绪障碍的理论基础,觉察来访者最基本的信念和想法、核心图式以及对应的假设、行为结果、行为策略,尤其重要的是关注来访者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未来的自动化想法和信念,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抑郁症的症状。第三部分。了解来访者抑郁症的具体症状和表现,分别从行为、情绪、消极想法、心理以及动机这几个方面去掌握症状表现。案例概念化不是来访者的工作,而是临床治疗师的工作,他们根据来访者的自我报告和信息的收集,结合自己的所接受的专业背景进行构建。关于抑郁症的概念化的过程就是根据这个模式来建立更加完善、清晰、系统的治疗指导框架。

在这个理论模型基础上,Persons(2002)提出的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的案例概念化和治疗方案,第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成长史、疾病史、药物史、家庭关系、早期的生活经历等等;第二步,结合来访者的自我报告,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提取出问题,形成问题列表,这有助于将来访者的问题条理化,同时也

让来访者清楚地了解自己问题,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比如抑郁症来个体经常描述的问题就是情绪的极度低落,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第三步,根据来访者的自我报告,结合治疗师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对来访者的情况进行五轴诊断,从行为、情绪、心理症状、消极想法以及动机等方面去了解来访者的症状,这个过程是对来访者确定是否是抑郁症的评估和诊断。第四步,一旦形成诊断后,提出对来访者问题的假设。这些假设包括来访者关于自己、他人、未来以及世界的图式,寻找诱发因素和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总结假设;第五步,案例概念化过程中还需要去寻找来访者的积极资源。因为这些积极资源都有助于来访者从抑郁症状中恢复,寻找到支持,尤其是对于他们来说,支持系统的建立和积极资源的挖掘是非常必要的,当这些完成之后,提出治疗计划,并估计和预测来访者在抑郁症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 讨论

心理治疗中的案例概念化,对于临床心理师而言,它是一种实用的、临床的、治疗学的以及整合性的工具;在诊断和治疗上,它把诊断转化为干预指导;在理论和实践上,它实现心理治疗理论和应用实践的结合;在科学性和文化性上,它涵盖心理学的科学规律和对来访者人格和独立性的理解;案例概念化在心理干预中是一种重要的而且必不可少的工具(Kang,Kok,&Anthony,2005)。

3.1 案例概念化的有效性

案例概念化具有可证伪性,从临床案例中的实证研究角度表明:实证支持的案例概念化对那些被诊断为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等一系列的障碍都有证据支持。除此之外,最近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表明,案例概念化对于那些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和物质依赖的来访者也很有效(Musa&Chadwick,2005)。

总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表明案例概念化的有效性:(1)从可信上说:案例概念化的形成是依据科学的成熟的治疗理论,不论是心理动力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取向,行为主义治疗取向,还是认知行为治疗取向,都依据各取向的治疗理论去建构案例概念化,否则案例概念化将无法形成,也无法指导治疗。(2)从质量上说:案例概念化的关键性框架是和来访者的当前问题直接相关的,这个框架的建立不是凭着治疗师的主观判断和猜测,而是在收集来访者的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制成列表,诊断分析,提出假设和治疗方案,遵循着严格而又系统的步骤,这样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有方向性,有序性,从而提高案例概念化的质量;(3)从治疗效果上说:案例概念化具有提高心理治疗的潜在效果(Boschen&Oei,2007)。它提高了治疗师对于这案例概念化力量的感受性以及提高治疗师们对引发和维持来访者当前问题的因素的看法一致性,同时加强,临床治疗师和来访者间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当它们结合使用时,可能会加强这种治疗关系,让来访者更加了解自己的问题,从而配合治疗师进行治疗,从而让被动的治疗变得更加主动。进一步说,这有助于通过提出更具体、更准确的干预,提高治疗结果的潜在性。(4)从接受性说: 案例概念化提供了一个临床治疗师欣然接受而又实用的框架。案例概念化本身具有可理解性,清晰性,以及结构性,特别是以一种流程图的形式展示的时候,让复杂的案例变得更清晰和条理。

3.2 案例概念化的局限性

对案例概念化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难以开展,尽管许多治疗师提倡在临床治疗时使用案例概念化技术制定治疗计划,但目前仅极少实证研究直接支持这一方法的优势,案例概念化带来的直接的治疗效果还没有得到强有力支持旧oschen&Oei,2008)。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形成量化的评估标准和体系,无法直接证明是案例概念化的临床效果。另外,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体系也不完善,这也是造成效果无法直接评估的重要因素。

案例概念化作为一种技术和工具,只是治疗中的一部分,牵涉很多的因素和变量,比如,治疗师自信心评估,治疗计划中双方协作程度、治疗动机,以及治疗的环境等等。同时,每个来访者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个体,遇到的问题是不同的,同时也是复杂的,甚至是混乱的,通过这么一个简单而又单一的结构框架是否就能把来访者的症状描述得清楚,这点值得探讨和验证。尤其当遇到一些疑难症状时,来访者多个问题交织,就必须使用多个案例概念化,而接下来会引发新的问题――多个的案例概念化如何进行处理。

在治疗关系上来说,案例概念化是目的――定向的标准化过程(Bruth。1998)。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对案例进行概念化,那么他就必须了解来访者。但是这种了解是不是就能理解来访者,是值得思考的。同时从构建案例概念化过程中,也发现,这个过程是关注来访者问题本身的,而不是关注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因此一直受到挑战和质疑。

3.3 展望

案例概念化目前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随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案例概念化逐渐被治疗师重视,成为研究热点。但在国内,对于案例概念化的介绍和应用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在本文作者看来,需要加强案例概念化的实证研究,这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建立案例概念化的疗效评估机制。为实证研究提供一个量化的工具。为进一步研究案例概念化和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同时也有利于探讨案例概念化提高治疗效果的内在机制。此外,随着团体治疗方法在国内的兴起,如何在团体治疗中使用案例概念化也是研究推进的新领域。

整合是案例概念化发展的趋势,心理动力治疗取向认为案例概念化是一种将一组资料和信息连接形成一种模式,进而利于明确诊断,提供病情解释,并为临床医生的预测和治疗做准备;人本主义治疗强调案例概念化是一种关系,是针对此时此地状态的一种描述;而认知行为治疗更侧重强调这是一种是对问题产生原因以及维持因素的假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环境的变化,人们遇到的心理问题曰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单单从某一个治疗取向去构建案例概念化是存在局限的,因此整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