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钱振淮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钱振淮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钱振淮

钱振淮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病、老年病的研究及临床工作,重点研究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中医治疗。笔者有幸跟随钱教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钱教授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认识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属于“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及“怔忡”、“心悸”等范畴。钱教授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心肾脾肝诸脏虚损,标实是血瘀、痰浊、气滞、寒凝。当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时均可诱发本病。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则出现气滞血瘀,心脉血运受阻,闭塞不通。年老肾衰,久病肾虚,均可致肾阴肾阳之不足。肾阳虚则可致心阳不振;肾阴虚则心阴虚,脉道涩滞,血运不畅而发生心痛。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虚则运化失常,饮食不能化生精微而生痰浊,痰浊粘滞,痹阻心阳,则气机不畅,心血瘀阻,发为心痛。当七情内伤,情志失调,如恼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通于心气,肝气郁滞则心气不畅而致心血瘀阻。以上是他脏之病变而致心痛之病机。此外钱教授认为,在诸多致病因素中,“寒邪”与心痛关系最为密切,当胸阳不足时,寒气侵袭,发生寒凝气滞,心脉瘀阻。所谓“寒则凝,温则行”,不通则痛。

2 辨证论治探讨

胸痹心痛常分为标实证与本虚证。标实证包括: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本虚证包括:阴虚、阳虚、气虚。钱教授认为正虚是本病的特点,正虚以气虚为多见,邪实中之瘀血是普遍存在的。治疗时应掌握好祛邪与扶正、通与补的关系。注意通中有补,通而不伤其正,补而不腻。钱教授常用治法有:①活血化瘀法: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痛有定处,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心脉不整等。钱教授认为活血化瘀是治疗胸痹心痛的重要治法之一,是针对血瘀证这一标实证而设的通法。常用方剂如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活血通脉汤、失笑散等。钱教授擅用冠心Ⅱ号方(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组成),认为此五味药药性温和,活血而不破血,行气而不伤正。经西苑、阜外、同仁等医院合作观察,随机双盲对照,归纳出冠心Ⅱ号方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降血脂、减轻斑块形成等作用。②芳香温通法:胸痹患者,标实主要为气滞血瘀,寒凝则加重气滞血瘀。应用活血化瘀法的同时佐以芳香温通,能起到辛香走窜、开窍宣痹定痛作用,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其特点是能迅速见效。常用方剂如苏合香丸、苏冰滴丸、良附丸、心痛丸(由沉香、檀香、公丁香、香附、乳香、白胶香、荜茇、麝香及苏合香油组成)、宽胸丸(由檀香、冰片、细辛、荜茇、高良姜、延胡索组成)、宽胸气雾剂、丁桂香丸(由丁香、桂心、檀香组成)、沉香散等。常用芳香温通药物有荜茇、高良姜、细辛、沉香、降香、木香、麝香、丁香、檀香、冰片等。③宣痹通阳法:此法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钱教授认为阳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乘虚痹阻,故用宣痹通阳法。钱教授善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所提出的九则方剂,如治典型胸痹,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痰多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胸痹以气滞为主,胸胃胀满连及两胁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胸中短气,呼吸不畅,痰阻于肺者,用茯苓杏仁甘草汤;痰阻于胃,胸胃满闷气塞者,用橘枳姜汤;胸痹形气衰弱者,用人参汤;胸痹有发作性胸背疼痛,属于寒湿者用薏苡附子散;痰饮和寒邪滞留在胃者,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寒象较重,疼痛较重者,用乌头赤石脂丸。④益气补肾法:胸痹心痛者本虚以气虚最多见,其次阴虚、阳虚。钱教授常通补兼施,扶正祛邪同时应用,常用益气方如保元汤、人参散、四君子汤等;常用补阳方如真武汤、四逆汤、理中汤、吴茱萸汤等;常用养阴方如一贯煎、补心丹;常用气阴两补方如炙甘草汤、生脉散、当归补血汤、归脾丸等。⑤其他治疗:钱教授认为胸痹者多为中老年人,本虚标实证常多互见,并发症多,症状常不典型,辨证论治时,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

3 病案举例

例1 赵某,女,72岁。2002年11月16日会诊。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外院住院治疗1周后,仍有胸闷胸痛,憋气肢冷,乏力多汗,腹胀纳差,大便秘结。舌质紫黯、舌体胖边有齿痕、苔黄厚腻,脉沉细。辨证:气虚血瘀兼痰浊。治拟益气温阳,活血化浊。药用:黄芪、丹参各20g,川芎、香附、赤芍、当归各15g,瓜蒌仁30g,延胡索、薤白各12g,桂枝、高良姜、荜茇、木香、红花、别直参

(另煎兑服)各10g,冰片(冲服)0.6g。7剂。11月23日二诊:胸闷胸痛明显减轻,出汗减少,腹胀缓解,胃纳改善,大便通畅,舌质黯、苔白,脉沉细左细弱。上方续服7剂。11月30日三诊:患者自觉良好,无胸闷胸痛,胃纳睡眠可,舌黯、苔薄白,脉沉细,继续予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治疗。药用:黄芪、丹参各20g,党参、川芎、赤芍各15g,瓜蒌仁30g,薤白、香附各12g,木香、当归、红花各10g。

按:本例真心痛,元气已伤,心阳受损,血瘀较重。血脉瘀阻致憋气,胸闷胸痛。四肢冷易出汗为气虚。脾虚失运,痰浊内生,证见舌苔腻,腹胀纳差,大便秘结。钱教授予以益气温阳、活血化浊之剂。黄芪、人参益气;当归补血汤益气补血;丹参、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桂枝温通心阳;瓜蒌仁、薤白宽胸散结;荜茇、高良姜芳香温痛止痛;香附、木香理气止痛;延胡索、冰片化瘀开痹止痛。

例2 陈某,男,65岁。2003年2月26日会诊。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此后偶有胸骨后疼痛,含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同时间断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黄芪生脉饮、通心络胶囊等药物,病情尚稳定。近1月来因生气后心绞痛发作频繁,每日发作7~8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并向肩背及左上肢放射,伴有出汗头晕、乏力。于2003年2月2日住院。今请钱教授会诊:患者每日心绞痛3~5次,持续5~20分钟,伴有胸闷气短,头晕乏力,重则出汗,畏寒,睡眠欠佳。舌质淡有瘀斑、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心律齐,心率72次/分,血压100/65mmHg。辨证:气虚血瘀,胸痹心痛。治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用:党参 、丹参各20g,川芎、香附、赤芍各15g,荜茇12g,高

良姜、桂枝各10g,红花、细辛各3g。7剂。3月1日二诊:心绞痛发作减少,且程度减轻,每日发作1~3次,持续1~3分钟,精神好转,睡眠进步,但血压偏低90~100/55~70mmHg,心率70~80次/分,律齐。舌黯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上方续服5剂。3月6日三诊:3天来未发心绞痛,后因活动量增大,劳累后心绞痛又发生,每日发作1~3次,程度较轻,不需用药可自行缓解,睡眠仍差,原方加夜交藤30g,再进15剂。3月22日四诊:患者近3天来只发作1次胸骨后疼痛,约4~5秒钟自行缓解,仍易出汗,睡眠欠佳,舌黯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血压100/70mmHg,上方加黄芪、郁金各15g,又服15剂。4月9日五诊:患者近半月来未发心绞痛,头晕消失,出汗减少,精神明显好转,睡眠进步,舌黯、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带药出院休养。

按:本例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伴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畏寒,舌有瘀斑、苔薄白,脉细,血压偏低。证属阳虚气虚,气滞血瘀,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治之。方中以党参、桂枝益气温阳;丹参、川芎、赤芍、红花活血化瘀;荜茇、高良姜、细辛、香附芳香温通、理气止痛。

收稿日期 2006-12-0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