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壮族山歌文化及其旅游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南宁市隆安县为例,阐述壮族山歌文化的特点,并从将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中、打造山歌文化旅游品牌两方面探讨壮族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关键词】壮族山歌文化 旅游开发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042-02
一、隆安县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东连武鸣县、东南邻南宁市西乡塘区,南接扶绥县、崇左市,西接大新县、天等县,北同平果县隔河相望。地处右江河谷、土地肥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夏长无冬,秋夏相连。南昆铁路、南(宁)百(色)二级公路、邕隆公路以及右江航道贯穿隆安县境南北,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另外,隆安县还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全县有壮、汉、瑶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县人口的94.60%。
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较多,熔岩地貌分布广泛,形成奇峰异洞、山清水秀、绚丽多姿的亚热带景观。境内有著名的自治区级的风景区——龙虎山风景区、仙痕洞自然风景区、渌水江漂流,等等。虽然隆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仅限于自然景观的欣赏,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区域的协调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对最具壮族特色的山歌文化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没有找到山歌文化与旅游开发的契合点。山歌是壮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历史、艺术、美学、人类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却面临着保护和开发意识不到位、保护资金缺乏、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如何利用山歌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让旅游开发为山歌文化的保护提供各方面支持,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 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的特点
山歌是广西壮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隆安县的山歌历史悠久,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隆安县都结乡荣朋村的山歌尤为出名,是隆安县的“山歌之乡”。隆安县壮族山歌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壮族山歌文化历史悠久
隆安县的壮族是我们常说的南壮,它的山歌具有广西壮族山歌的共同特点。壮族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关壮族山歌的零星收集、记载和片段的评论历史上早已有之,主要存在于两类文献典籍中。一类为方志,包括广西各地府志、县志、风俗志等。一类为文人笔记和诗作。如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善说篇》、清末壮族文人韦丰华所作诗作《今是山房吟草廖江竹枝词》等。同时还有与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歌谣《越人歌》的形式、内容极相近的迎客山歌,同是以壮语的“今夕何夕兮”起兴,格式同为勒脚式七言歌。据壮族学者韦庆稳考证,《越人歌》就是先秦时期壮侗语民族先民中流传的歌谣。这首歌谣之质朴优美近于《诗经》之《国风》,在晚近又被认为是古诗的源头,收录进书写文化的典籍中。由此可推断出壮族山歌就如同口传文化中的“活化石”,传承历史悠久,也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巨大的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二)壮族山歌内容丰富
隆安壮族山歌由于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底蕴,主要体现于山歌种类齐全和内容丰富,不仅有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也保存有传说歌、谜语歌、创世歌,等等。据笔者对荣朋村的山歌情况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荣朋人民热爱山歌,不但在重大节日以山歌来传达节日的欢乐气氛,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相互召集,聚在一起通过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山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婚礼开始,接新娘来到新郎家时,唱新人入屋歌:“吉日良辰天地开,新人移步入门来,恭贺主家大富贵,又添人口又添财。”“新人入屋拜家堂,初入屋,头一扬,轻移莲步,头上插花满厅香。”当晚,男女双方邀请歌手,大摆歌台,通宵达旦,对唱山歌。此外,还有谜语歌,这种歌常在酒席的对唱中出现,如问:“大姐爱纺细丝线,二姐摇扇尝花香。三姐爱织高机布,四姐酿蜜人人爱。”答:“蚕虫爱纺细丝布,蝴蝶摇扇尝花香。蜘蛛爱织高机布,蜜蜂酿蜜人人爱。”祝寿歌即老年人做生日亲友来祝贺时所唱的歌。如:“唱歌恭贺主家公,有缘有福在世中,彭祖寿命八百岁,公老寿命万年冬。”哭丧歌即办丧事道公做打斋道场时唱的歌,道师悲凉的声调配以凄切的锣鼓,使听者无不悲伤。可以说,壮族山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真实生活,表达的内容涵盖了壮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壮族山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潘其旭先生在《壮族歌圩概论》中介绍道:“桂中及左江一带的壮族以押脚韵为主体,桂西红水河及右江流域的壮歌以押腰脚韵为主体,其中有五子句和七字句两种,个别有长短句及叠句的长歌体……所谓‘腰脚韵’,就是下句的‘腰’,要押上句末即‘脚’的韵……这样就形成了十分严谨的一首多韵连环式的韵律结构。唱和时,就是依此按韵行歌。”我国大多数民族的民歌都是押脚韵即在最后一字押韵,而壮族人民根据本民族的语言特点创造性地形成了既有脚韵又有腰韵的歌谣韵律特点,形成音乐上反复回环,重叠歌唱的艺术特点。
壮族的山歌与其他民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与壮族山歌相关的传统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歌圩活动。歌圩与壮族地区的生产时节和生活节奏密切相关,多与各种民俗活动结合起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举行唱歌集会。正如潘其旭在《壮族歌圩研究》中所说的,歌圩活动“始终都是同壮族群众的物质生活、、道德风尚、心理素质、传统观念相关联并相互制约的。歌圩与各个节日往往构成一个整体,围绕着劳动生产的节奏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和进行审美活动的重要集会方式”。如每年的“三月三”就是壮族人民一个十分重要的歌圩活动,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往一个特定的山坡,人们在那里对歌,老年人以对歌来叙旧,年轻人以对歌来寻找意中人,孩子们则是凑热闹,整个山坡热闹非凡,变成一个欢乐的海洋。
三、壮族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益深入,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步伐加快,各民族文化在融合中产生剧烈的碰撞和冲突,处于弱势地位的那些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如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山歌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人们对山歌的热情逐年淡化,田间地头不再出现村民高唱山歌的激昂场面,村民们大都不愿开口唱山歌了。山歌这一重要的壮族传统文化正出现式微的尴尬局面。保护这一重要的壮族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保护不等于不对其进行开发,而开发是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应将壮族山歌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使其成为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文化的发展带动山歌文化的发展,推动壮族山歌文化的普及,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将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开发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而许多旅游又是以民俗旅游为主。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旅游过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参加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隆安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丁当镇境内的武鸣丁当河段两岸的自然风光旖旎迷人,河水清澈透明,头塘水电站的建成更增加了一道独特的亮丽景观,极具开发潜力;屏山乡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境内的龙虎山旅游风景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后,现已升级为著名的省级旅游风景区,等等。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整合,没有较好地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如今,特色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命脉,一个地区的旅游产品构成如果在旅游资源上不占有特色优势,就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把地方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与现代旅游心理发展的态势相结合,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注意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才能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处于优势地位。隆安县地处南宁市的西南边,南宁市的壮族歌圩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两大品牌,即南宁市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和武鸣“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我们可以依托这两个歌圩活动的影响,把歌圩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之中,使南宁市的歌圩文化旅游得以整合利用,带动整个广西歌圩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打造山歌文化旅游品牌
丰富的壮族民歌文化资源是壮民族宝贵的财富,它可以用来开发旅游业,但据笔者对隆安风景点的调查,当地对于山歌文化这一具有壮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未能很好地利用,旅游开发的模式也是照搬照抄,盲目模仿,项目虽多但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创新,旅游知名度低,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在加快建设隆安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的时候,可利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用壮族的原生态山歌来打造旅游品牌,让游客充分体验到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充分整合和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龙虎山为旅游中心区,以屏山、叮当、都结等乡镇为旅游支线,创造一系列高品位、原生态的文化演艺节目,努力培养一些新的歌圩场,培育精品文化旅游,提升文化内涵,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潘其旭.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2]潘琦.“刘三姐”文化品牌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黄永珍.试论客家山歌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J].老区建设,2009(6)
[5]欧阳斌.中国旅游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6]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基金项目】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2012ZQN07)
【作者简介】黄敏珍(1972-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文经学院讲师。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