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颌面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放疗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颌面部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放疗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方法:对我科收治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接受放射治疗,肿块完全消退;随访2年,未发现明显复发。

结论:根据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治疗首选放疗,一般预后较好。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放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97-0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0年,我科收治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1例,男性,47岁,病程5年余。

1.2 临床表现。因“双侧颌面部无痛性肿块渐进增大五年余”入院。患者于五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双侧颌面部肿块,无明显疼痛感,无面神经侵犯症状,不影响进食及发音,曾至我院外科就诊,颌面部CT提示:颌面部肿块大小约2.5×2.5cm,考虑血管瘤可能;未予任何治疗。近一年来,双侧颌面部肿块增大明显,无明显疼痛感,局部皮肤瘙痒感,且严重影响面容,遂来我科就诊,收治入院。专科检查:双侧颌面部高度肿胀畸形,左侧颌面部及大小约8×7cm肿块,右侧颌面部及大小约8×5.5cm肿块,质地柔韧,界欠清,无压痛,未及搏动感,表面皮温不高,听诊无吹风样杂音,试验,无面神经侵犯症状,双侧面部皮肤有瘙痒感,表面色素沉着。

1.3 实验室检查。入院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4×109/L,嗜酸性粒细胞:23.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6×109/L;淋巴细胞:29.4%;颌面部CT提示:双侧颌面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弥漫性混杂密度肿块影,密度不均,境界不清,未见明显钙化,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可见结节状条状强化影,双侧颌下及颈部可见散在结节灶,有强化。左侧颌面部局部组织活检病理提示:左侧颌面部纤维脂肪组织及少量横纹肌组织,间质少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少量散在嗜酸性粒细胞;符合临床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诊断。

1.4 诊断及治疗。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结果,结合病理切片结果,考虑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治疗上给予局部放疗,200cGy/次,总量22Gy,并予七叶皂甙钠消肿治疗。

2 结果

接受放射治疗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放疗结束后肿块部分消退,局部质地柔软伴软组织肿胀,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减,出院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L,嗜酸性粒细胞:4.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8×109/L;淋巴细胞:16.6%;放疗后2个月肿块完全消退。随访2年,未发现明显复发。

3 讨论

3.1 基本资料。我国的金显宅教授于1937年最早报道[1],曾命名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日本学者木村哲二(Kimura)于1948年对该病的组织病理表现作了描述,并之称为“伴有淋巴组织增生的特殊肉芽肿”[2]。因而在国外该病被称为Kimura’s Disease(木村氏病),而国内文献多称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imphoidGrannuloma,ELG)。

ELG好发于东亚地区,是一种罕见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及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免疫炎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4~7∶1,目前文献报道最小发病年龄为2.5岁[3],最大为80岁。此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一种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3.2 临床特点及诊断。ELG发展缓慢,病程长。主要表现[5]为软组织肿块,有时为多发,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复发,并有时大时小症状,无疼痛及压痛,界不清,质软,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初起软,橡皮样,日久硬韧,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瘙痒,一般轻微,可随病程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沉着。白细胞轻度增长,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长,可高达60-70%,淋巴细胞增长。

余问桥等提出ELG的诊断标准[5]如下:①局部软组织包块无明显压痛;②包块区域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③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05;④中青年患者。本病例均符合以上特点。因此,根据其上述临床特点ELG的诊断并不困难。

3.3 治疗与预后。ELG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放疗、激素治疗为主,对于局限的单发肿块也可采用手术治疗。大剂量激素治疗常可使病变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但在停药后常可复发。该病对放疗敏感,多家报道有效率为100%,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6],因此一旦考虑为ELG应首选放疗,每野总量给10-20Gy,即可使其消退。部分病例可能复发,若再照射,反应仍然良好。肿大的淋巴结对放射线反应亦佳,但不如淋巴结以外的病变[4]。ELG一般预后较好,极少有恶变倾向,但复发并不少见,尤其是单纯采用激素治疗的病例。本病例予以放疗,放射总剂量为22Gy,治疗过程中出现口腔黏膜溃破,余无特殊并发症,放疗结束后肿块部分消退,局部质地柔软伴软组织肿胀,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减,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放疗后2个月肿块完全消退。患者随访2年,未发现明显复发,治疗效果理想。因其有复发和多发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可减少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Kim HT, Szeto C.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lymphogranuloma, comparison with Mikulics’s disease[J].Chin Med J, 1937,23:699-700

[2] Kimura T, Yoshimura S, Ishikaura E.On the unusual gran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plastic changes of lymphatic tissue[J].Trans Soc Pathol Jpn, 1948, 37:179-180

[3] 金玲,张永红,石慧文.儿童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489-1490

[4]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

[5] 余问桥,郑光勇,张雄.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特点与诊断[J].口腔医学,2003,23(5):314-315

[6] 胡小毅,罗莉.嗜酸性淋巴肉芽肿[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