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中医对脑胶质瘤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中医对脑胶质瘤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风、痰、 虚、淤、毒; 脑胶质瘤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35-01

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在颅脑恶性肿瘤的发病中,恶性脑胶质瘤属于较常见病症,据统计其占颅内肿瘤发病率的50%左右[1],且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2]。胶质瘤按病理分类,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后依次为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脑胶质瘤一般生长迅速、危害性大、预后不良[3]。

脑胶质瘤的治疗,因恶性胶质瘤的病因至今还不甚明确,西医在预防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虽然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的首选,但仍难根除。只是在控制某些与恶性脑瘤发生的环境因素和相关疾病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于恶性胶质瘤肿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西医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4]。而中医在辨证治疗脑胶质瘤方面弥补了西医的不足。

1 中医对脑胶质瘤病因及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脑胶质瘤的发生是由气血阴阳失去平衡,脑脏功能失调,加之外邪入侵所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耳聋,耳鸣,视物昏花,四肢瘫痪。

1.1肾精不足,痰瘀互结

病因病机方面,《内经・灵枢海伦》指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至于其善,下至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动乏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愉怠安卧。”说明先

所养,外邪入侵,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血津精运化功能失常,致痰瘀互结,积于头窍,发为胶质瘤。

1.2脾胃虚弱,痰浊内生

中医认为“怪病多由痰作祟”,“百病皆有痰生”,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朱丹溪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着,多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则痰浊内生,积于头窍,发为脑瘤。

1.3阴阳失衡,毒浊内蕴

《类经》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窍之用,故为精明之府。”《灵枢?百病始生有》认为:“积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故有阴阳失衡,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毒浊内生,加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蓄毒体内,郁热伤津,气机不利,脉络不通,毒邪与痰瘀互结,蕴结头窍,发为脑瘤。

1.4气血亏虚,风邪入络

《灵枢?九针论》曰:“四时八风客于经脉之中,为瘤病者也。”《外证医编》指出:“正气虚则成岩”。气血阴阳亏虚,免疫力低下;痰湿凝聚,经络不畅,风邪入络,脏腑功能失调,客于经脉,结于头窍,发为脑瘤。

1.5情志失调,气滞血瘀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元代滑寿《难经本义》谓:“积蓄也,言血脉不行,蓄积而成病也。”精神情志失调也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忧恚郁怒则肝失疏泄,气机运行失畅,而致瘀血阻滞;或因气滞津停,聚湿成痰,或气郁日久化火,灼津成痰,痰瘀交阻,积于清窍,而成胶质肿瘤。

1.6肝风内动、风痰阻滞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春脉如眩,……其气来实而强,此为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肝肾同源,肝主筋藏血,肾藏精,主骨通髓,髓通于脑,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由于先天不足、房劳、惊恐伤肾致肾脏亏虚,水不含木,肝风内动、脑失所养,诸邪乘虚而入,脑部清阳之气失用,津液输布不利,风痰阻滞,积于脑部,发为胶质瘤。

2 中医对脑胶质瘤临床症状及治疗的认识

2.1肾精不足 痰瘀互结

主症:头昏,乏力,心烦,幻觉,甚有短暂意识空白,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治则:补肾填精,祛瘀化痰。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雄蟾娥,制首乌,三七、髅骷、甲珠、茯神、枸杞子、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酸枣仁、补骨脂、夜交藤、益智仁、远志等。

2.2脾胃虚弱 痰浊内生

主症: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身重倦怠,舌强呕吐,语言蹇涩,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舌胖,苔白腻,脉弦滑或细弦。

治则:健脾和胃 祛痰化浊。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当参、苍术、山药、砂仁、桔梗、海浮石、尖贝、山慈菇、刺猬皮、铁树叶、石昌蒲、法夏、杭菊、蒌壳、薏苡仁等。

2.3气血亏虚 风邪入络

主症:头痛昏蒙,肢体麻木,身软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食少纳呆,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疏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熟地、当归、赤芍、川、全虫、僵蚕、土鳖、乌梢蛇、白花蛇、蜈蚣、骷髅、刺猬皮、山慈菇、制首乌、杜仲、枸杞、铁树叶、还阳草、雄蚕蛾、甘草。

2.4情志失调 气滞血瘀

主症:头痛剧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肢体偏瘫,大便干,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而沉。

治则:疏肝理气,行气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枳壳、白芍、延胡索、川芎、全蝎、蜈蚣、郁金、土鳖等。

2.5肝风内动 风痰阻滞

主症:头痛头晕,耳鸣目眩,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失眠健忘,烦躁易怒,咽干颧红,抽搐 震颤,舌强失语,昏迷项强,眼吊复视,舌红少苔,脉弦滑。

治则:平肝熄风,豁痰开窍。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天麻、羚羊角、蜈蚣、全虫、乌梢蛇、刺猬皮、山慈菇、石菖蒲等。

2.6阴阳失衡 毒浊内蕴

主症:头痛剧烈,神智时清时寐,呕吐频繁,或癫痫,四肢瘫软,烦渴易怒,咽干口苦,面红目赤,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红,脉弦数或洪数。

治则:平衡阴阳,解毒化浊。

方药:安宫牛黄丸加减 , 鲜竹沥汁兑服。

2.7阳虚不化 水气上泛

脑瘤术后或者多次放化疗后,损伤正气,脑部病灶缠绵不愈,因肿瘤占位效应而出现脑水肿。主症:精神疲倦,面色胱白,头晕头重,眩晕耳呜,恶心呕吐,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伴有喘咳不适或心悸,下肢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水滑,脉沉。

治则:温肾壮阳,化气行水。

方药:真武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全虫、僵蚕、土鳖、乌梢蛇、白花蛇、蜈蚣。

3 总结

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脑胶质瘤病位在脑,症现体外,其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四肢瘫痪,听力视力功能障碍,因病机为风、痰、虚、瘀、青,或内生或外感,加之肝肾不足,髓海空虚,脏腑功能失调,遂成脑瘤,因此在治疗上采取祛风熄风,祛瘀化浊,扶住正气,活血解毒,从而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生理功能,最终机体获得平衡。

4 临床病例

患者,周某,女,42岁。因“额顶胶质瘤术后1+年”与2010年11月30日入院。症见:头痛如锥,右侧肢体麻木,晨起口角流涎,言蹇语塞,身软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纳呆食少,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血生化:TBA19.7umol/L,Ca2+ 2.14mmol/L,HBDH 59IU/L LDH 93IU/L C30.5mg/dl ,CRP 9.3mg/l。脑肿瘤组织病理活检示:(左颞部)星型胶质细胞瘤(Ⅰ-Ⅱ级)。心电图、腹部B超及胸部X片:未见明显异常。CT示:左颞叶占位,脑胶质瘤可能性大。头颅MRI平扫+增强示:左侧顶叶胶质术后改变,病变区域范围扩大,考虑脑瘤复发。入院诊断:癌病――脑瘤(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风邪入络。);西医诊断:额顶胶质瘤术后(左侧)。治则:益气养血,生精填髓,活血化瘀,疏风通络。方药:生晒参、黄芪、熟地、当归、赤芍、川、全虫、僵蚕、土鳖、乌梢蛇、白花蛇、蜈蚣、骷髅、刺猬皮、山慈菇、制首乌、杜仲、枸杞、铁树叶、还阳草、雄蚕蛾、甘草。服方数剂,症状消失,中间停药一年,随访2年。现患者于2012年7月12日入院,症见口角流涎及麻木,身软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辅查:CT示:左侧额顶叶脑瘤术后改变。服方数剂,症状消失,生活如常人。

参考文献

[1]占加元.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6月第9卷第16期.(177.178).[2]胡纯,陆留先,高志平,等.中医药治疗脑肿瘤的研究.亚太传统医药杂志,2005,第二期,87.[3]李松林.浙江中医杂志,1996年,8月号,(379).[4]霍介格,杨丙奎(指导).胶质瘤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江苏中医药,2002年第23卷第8期(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