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驱动”的巧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驱动”的巧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任务驱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因此任务的设计、分析、探究、评价、延伸非常重要,既要注重方法和知识体系,还要想到融进信息技术的文化性、综合性,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本文将重点就“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构建;信息技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45-02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在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实践表明,应用该法,效果颇佳。为此,笔者根据自身从事多年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对任务驱动法构建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任务”巧创设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学生操作屏幕保护的这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情境的引入,问学生:我们的计算机从早用到晚,屏幕也很辛苦,应该让它放松一下,那有什么好办法呢?就这么一个小小疑问,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激发出来了,“屏幕保护”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很自然地被引出来。再通过个别学生的演示操作和讲解,全体学生的尝试和学习,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课堂环节顺利推进。这样通过“设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应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很明显的教学预期和精彩的动态生成。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带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任务”巧分析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都是由学生提出。在学生最初还没有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时,要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于某些任务,在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次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三、“任务”巧探究

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把问题讨论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四、“任务”巧评价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弱点,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我的做法是: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必须交流展示,大家讨论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任务”巧延伸

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创造性、人文性、开放性等特性,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尽量丰富的与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或进行实践探索的机会和空间,以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课程目标。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如果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了文件的“删除”操作、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文字及图片的“删除”操作后,已基本形成按“Delete”键即完成“删除”操作的习惯。然而这一操作对于删除表格的某列某行及至整个表格时却没有作用,学生经常在此出错,总是习惯性地用“Delete”键去删除表格。教学时,不妨在介绍正确的操作方法之前,先故意列举以前的删除操作,然后让学生尝试删除一个表格。此时,学生往往会很有把握地先选中整个表格,然后按“Delete”键,然而表格却纹丝不动。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难道‘Delete’键失灵了?”紧接着,让学生在表格中输入一些文字,然后再选中表格,按“Delete”键,发现“Delete”键又起作用了,但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文字,表格本身并未被删除。噢,知道了,原来“Delete”键只能删除表格中的文字,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删除表格本身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教师可顺势进行下一课任务的铺垫工作。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下,通过对任务的创设、分析、探究、评价和延伸,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应用。

作者简介:韩守岩(1971-),男,辽宁省朝阳市人,区级骨干教师,现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及教研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