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城市设计寻求的不仅是一种城市的美学,更主要的是力求创造一个人性和谐的新型城市空间,这也是场所理论联系理论所主张倡导的。本文结合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思考与分析,重点研究探讨了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理论和联系理论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场所理论 联系理论 城市设计 天津市 西站副中心

1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项目背景

新的西站地区将以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打造成为天津市的城市副中心,Sub-CBD,地区功能与形象将得到全面提升。西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为:以交通枢纽为发展引擎,凸显水岸特色、天津风情,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2 场所理论建构人性化、趣味性城市空间

2.1 场所空间的性质

(一)城市功能的载体

场所不仅仅是空间,但它首先必须成为一个空间。场所空间首先要承担起城市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工作、游憩等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

(二)交流情感的空间

消极空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增加隔阂,而场所空间必须是一个方便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联系的积极空间。当人群聚集于此发生交流活动,而不是使人隔离成单独的个体时,这个场所才具有它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含义

每一个场所应该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这样它才能增添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场所充满活力。场所的特性来源于它所处的区位条件,来源于其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来源于使用者的使用意图。

(四)诱发事件的地点

场所须具备较强的事件诱发能力,能把人吸引进来,并提供参与的机会。只有拥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并且能够使参与者滞留其中进行一些列的行为活动,才会发生人与人的交流行为。

(五)动态发展的场所

场所的形式和状态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来自于时间季节的变迁、年代时期的变化,也来自于其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人流。

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一)场所空间建构

场所的建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二是特性。空间是基础,是场所诞生的前提条件;特性是场所存在的灵魂,是场所区别于普通空间的关键。

场所空间的建构在城市设计中通常通过“点、线、面”的元素来表达。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可以概括为“中心、轴线、节点、廊道和片区”等。在综合分析天津市西站地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了,提出了“一轴线、双核心、三节点、四廊道、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一轴线”是指,以西站交通枢纽为起点,以西沽公园为终点的,贯穿核心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带。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是区域的两个核心,一个是区域的发展核心,另一个是景观核心。在核心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三个不同的片区,设计了三个节点空间,塑造了该场所空间的标志性节点。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不同场所空间的划分界限,并着力打造河岸景观,使之独立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河岸景观场所空间。西站地区总体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核心商务区、休闲商务区、西站枢纽商业区、创意生活区和科教生活区。

(二)场所空间塑造

在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城市广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西站地区的主要广场,是西站地区的核心之一,在这里指的是西站交通枢纽前广场;二是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特色场所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商业商务区内的特色广场。

公共绿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的市容景观。西站副中心的公共绿地空间主要分为三类:西沽公园中心绿地、街头公园绿地和滨河景观绿地。西沽公园是西站地区的又一核心,也是地区的一个地标,渲染着优雅、宁静、祥和的场所特征。在副中心地区,分散布局了许多街头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场所空间。

街道空间是城市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交通与生活功能的结合。交通干道的重点是规律性和有序性,人行道和步行街的重点是亲切、安全、舒适和美观。在保证街道的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场所精神也是塑造城市街道场所空间的重中之重。

3 联系理论建构功能化、秩序性城市空间

(一)城市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联系

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交通流线是多样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形成空间骨架,划分城市大的功能分区,次干道和支路再连接串联各个功能分区,使整个西站副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商务核心区的空间轴线两侧,规划设计了新型轻型小轨道,不仅联系了两个核心,串联了核心商务区,也给城市增添了崭新的色彩。人行道和步行街的设计,不仅为行人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和安全,也联系了商务区、商业区以及生活区。

西站副中心的交通流线联系,不仅体现在地上,也同时存在与地下空间,地铁和地下商业步行街也在地下串联着城市的各个空间。

(二)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也可以起到联系各个分区空间,串联各个地块的作用。在西站副中心当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就是核心商务区中的主轴线。这条轴线由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风格相对统一,划分着商务核心区的功能分区,串联了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这两个核心,也将整个西站副中心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三)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实体联系

建筑的联系,主要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及建筑界面等的联系。天津市西站城市副中心划分了五个片区,每个功能片区之中,运用联系理论,都力求做到建筑实体在空间上的统一联系。虽然空间串联主要还是依靠公共开放空间的联系,但是建筑实体的联系,也能增加城市整体空间的秩序感,使城市空间结构清晰、功能明确。

(四)城市空间中的视廊轴线联系

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塑造通视走廊和空间轴线,也可以达到空间联系和串联场所的作用。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由核心区公共空间组成的中央轴线是主要的联系轴线,其他各个分区有各自的轴线串联各分区,使空间有序。利用开放空间、建筑底层架空、设置骑楼等方式,在设计中构成了空间上的通视走廊,以此也串联了西站城市副中心地区。

4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有机结合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营造场所与空间联系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城市设计。联系理论注重塑造空间的整体形象,场所理论则注重塑造出城市的人性化、富有趣味与活力的空间。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就是由这两种理论方法相结合,共同指导完成的。在基础现状、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联系理论确定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路网体系和地块形态,再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划分功能分区、确定发展核心和空间轴线。进入到方案深化阶段,联系理论塑造了副中心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关联,并且设计出的独特的、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明伟等.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唐子来,付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5]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4(5):15-16.

[8]张中华等.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9.

作者简介:

张驰(1985-),男,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谢水木(1979-),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规划设计研究所,所总规划师

作者姓名:张驰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09级研究生

联系方式:13920688119或者15998174649QQ:278731442

详细的收信地址:天津市 河西区 黄埔南路81号,万顺大厦B座,七楼,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规划所 ,3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