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航院校机务类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航院校机务类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民航院校机务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其次结合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探讨了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差异,最后探讨了完善民航院校机务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航 机务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54

1 民航院校机务学生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购置生产飞机的数量剧增。据2010年《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分析,中国民用飞机预计将以每年100架的速度增长,未来每年机务维修系统需要增加4800-7200人,考虑人员流失,实际需求可能会更大。根据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民航院校每年能够提供的机务维修专业毕业生约1700人左右,与机务维修人员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缺口。这为高校机务维修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各高校纷纷筹办、发展自己的机务专业。截至目前,我国开设机务专业的高校不下20所。这其中不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名牌院校。虽然培养院校已成规模,但由于生源质量不同,师资实力不均,重视程度的差异,突显了机务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水平不一的现状。这难以适应整个民航业的快速发展。

2 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差异

一方面,民航企业对机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现有民航院校培养的机务专业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民航企业对机务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主要存在着如下差异:

2.1 思想道德素质仍需加强

众所周知,民航业对机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较高。突出反映在要求机务人员“政治理想坚定、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企业忠诚度高、作风严谨务实”等方面。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机务人员“企业忠诚度不高”,工作不到三年更有甚者一年就选择跳槽。这是企业的重大损失,也会影响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进而影响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合作。

目前,民航院校在机务人才培养方面也十分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但相对于企业对机务人才的高要求,部分机务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仍显不足。

2.2 英语水平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各大航空公司运行的航空器大多引进自欧美,其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各类手册均采用航空界通用的语言――英语编写,对机务人员的英文能力要求较高,并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同时,机务人员在涉及技术问题需要与欧美原厂商沟通时,机务人员的口语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但部分机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较差,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2.3 实践操作能力及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

民航业,尤其是飞机维修领域,需要很高的工程实践能力。从用人单位反映来看,部分机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较长,动手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

目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一是各民航院校办学条件不同,其培养能力差别较大,导致机务毕业生能力参差不齐;二是相对有限的实习实践设备难以为机务学生提供真正全面深入的实习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三是由于民航安全及工作责任等因素,机务学生在民航一线的实习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实习层面,几乎无法真正参与实际维修工作,进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

2.4 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在吃苦耐劳的精神上所展现出的创造力不足

这里所说的创造力正是在吃苦耐劳基础上的创造力,即长时间的实践研究才能成就的一种能力。这其实正是需要上述的几种品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了他的立场;学习能力决定了他的发展,心理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在一个岗位上甘愿奉献,同时这也是他在岗位散发能量的必要条件。最后是其勤勤恳恳在岗位上发挥自己才能,拥有自己的工作作风,创造出自己的知识成果。这正是当今我国航空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进人才能够拥有较强的创造力,这将带动整个民航业的发展。

3 完善机务专业素质教育,提升机务类学生综合素质

3.1 加大师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民航院校机务专业素质教育水平

3.1.1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为深化民航院校机务专业素质教育改革,切实提升机务学生综合素质,应结合民航院校特点,分别设立针对性的研究机构――机务人才素质教育科研机构。制定素质教育工作计划、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

3.1.2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水平

民航院校完善机务专业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要靠教师。为此,加快民航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一是加大现有教师培养力度,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引进优秀教师,适当选聘企业导师,增添教师队伍活力,丰富教师队伍结构;三是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外民航院校合作,选派青年教师国外交流深造。

3.1.3 构建高素质的思政队伍

面对民航企业对机务人才思想道德素质极高的要求,民航院校构建高素质的思政队伍就成为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政策理论研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打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

3.2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机务学生优良作风

3.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对机务专业学生而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其首要条件。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政治理想坚定、品德优良”的机务人才,是机务专业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加强机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教育实践机会;二是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龙头,充分发挥学生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要完善机务学生政审及就业推荐制度,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及平时表现。

3.2.2 增强企业忠诚和责任意识教育

民航院校作为机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针对机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必须加强学生企业忠诚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培养。一方面,通过感恩教育、认同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强化机务学生的忠诚品质;另一方面,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将责任意识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当中去,在点滴之中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3.2.3 注重“严谨务实”作风培养

根据民航企业对机务人才的素质要求,“严谨务实”作风的培养也是机务专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学校培养方面,一是要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机务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二是要严格管理,规范日常管理制度,通过早操、内务、出勤等规范强化机务学生“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三是定期组织企业人员讲座,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要求深入对接,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3.3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机务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3.3.1 强化“工学结合”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继续优化“课证一体、中外融通、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按照“一线人才”的要求,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诸要素融入办学模式、运行机制、教学过程中。一是按照“课证一体”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飞机维修岗位真实工作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建设一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二是借鉴国际航空企业生产岗位的操作流程进行技能训练,参照中国民航执照考试方法改革专业课考试,以“中外融通”国际民航行业标准构建课程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三是积极争取民航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推进校企融合,建设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导向,融“教学、实践”为一体的特色教材与技能训练项目,完善生产性实训、岗位实习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工学交替、产学合作”。

3.3.2 加快实训平台建设,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

机务专业学生要求理论紧密联系实践,而实训平台是开展实践教学、实现“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快民航院校机务实训平台建设,一是要继续完善校内实训平台,增强学生实践的效果与力度;二是加强与民航单位的沟通与往来,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创造民航一线实习机会。

参考文献:

[1]田巨,符双学,张建荣.民航机务维修人才的培养与培训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2,(1).

[2]吴万敏,余群英,李绍琳,张建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破解航空机务维修人才紧缺难题[J].人力资源管理,2009,(3).

[3]张成.民航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思路探讨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

作者简介:慕永锋,高级政工师,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天津 300300

张杏辉,助教,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天津 3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