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植根于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启发式教学,能够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是缘于其博大精深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高扬人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与培养,为自我教育奠基,从而也为终身教育奠基。在当代教育教学中,研究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启发式教学之简述

1.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源流

启发式教学有两个渊源,东方起源于中国的孔子,西方渊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在东方,我国的孔子是历史上首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言简意赅的从教学的动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逻辑起点和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揭示了教学的规律。后来,孔子的许多言论,诸如“举一反三”、“一以贯之”、“闻一知十”等都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体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得到后来者的继承与发扬。《学记》指出“教”应理解为“善喻”,即“君子之教,喻也”,教师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经过后世学者的不断研究,启发式教学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至今仍在发展和创新。

在西方,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开创了西方启发教育的先河。他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启发学生进行系统的思考,用问答的方法探求真理。教育只是知识的“产婆”,起到导引学生获得知识和智慧的作用。西方古典的启发式教学,更加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与解析以及定义的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文艺复兴对人本主义的弘扬,到近现代教育家夸美纽斯、第斯多惠、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的研究和发展,启发式教学更加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更加重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更加强调对于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义的掌握。

虽然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哲学观和认识论渊源不同,但都表达了相似的教育教学思想,那就是对知识的“导”和“引”,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弘扬。

2.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观点

(1)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启发式教学看到了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点,即作为活动的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表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自主性与依存性、创造性与模仿性的统一。启发式教学就是促进学生主体性不断地由受动性、依存性和模仿性向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方向转化”[1]。这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统一。

(2)对教学目的的论断。启发式教学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既突出学生认知因素的发展,也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认为教学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完满人格,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

(3)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统一,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互作用的统一,是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和主体意识的参与,是学与思、知与行的统一。

(4)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启发式教学倡导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与特点,注意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启发式教学还特别要求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3.启发式教学的范畴

对于启发式教学的范畴问题,我国学者有过很多研究和探讨,通过文献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是方法说,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诸如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回忆法”,亚里士多德的“联想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都是一直沿用下来并被广为接受的教学方法。第二是原则说,认为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研究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方法论。它对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有导向的功能,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都应体现启发性。第三是原理说,认为启发式教学涉及到教学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等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是一种教学原则或教学原理。

笔者同意原则说,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是运用具体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满人格的过程。

二、人的主体性之探析

1.主体性之界说

主体性一直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人作为主体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概括而言,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从古代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构成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哲学对于主体性问题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人本学的转向。当然,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并未到此终止,而是仍在发展之中。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国内学者对主体性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观点[2]:一是把主体性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把主体性理解为外部世界对主体的“为我关系”,即主体支配客体来为主体服务;三是从人本学角度来理解主体性,主张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四是主体自主地发挥自己内在本质力量和创造性,强调人作为主体的自我体验、内在知觉、情感、意志、意向性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主体性就是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2.人的主体性之特点

结合对于主体性的界说,笔者所理解的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它从主体的地位表明了主体对客体的主导与主动、自决与自为。与之相应,学生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能力等。第二是自觉能动性,是人作为主体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特征。自觉性,是指主体对其存在及其活动的意识。唯有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自觉性。能动性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制约的作用,表现为主动性、选择性、进取性等。第三是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自我创造,自己主宰自己,这是作为人之主体的根本性质。

3.学生主体性之特点

相对于更具普遍意义的人的主体性特点而言,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有其自己更鲜明的特点。笔者认为,与人的主体性特点相应,学生主体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自主性与依附性。一方面,学生本身具有潜在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拥有自主性;另一方面,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无法摆脱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依附性,需要保护和尊重,因而具有依附性。第二是能动性与受动性。学生作为人、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作用于客体自觉的、能动的一面;但作为教育对象又具有受动性的一面。启发式教学就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由受动向能动的转化。第三是创造性与模仿性。模仿是成长中的学生的本性,模仿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是创造的基础。但学生自身具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与潜能。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由模仿走向创新。

三、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

1.启发式教学对人主体性认识的历程

启发式教学对人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在古代,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并强调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力作用。孔子思想的根本是“仁”,认为“仁者人也”,仁是人的本质,做人要“既仁且智”。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放心而已矣”,“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反求诸己”是人心自觉主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应以启发自觉向上为根本。王守仁说“良知者,心之本体”,他认为人人都是有良知的,教学就是要“致良知”,使人发挥主体意识的能量。总之,我国古代先贤都强调教学要以启发自觉向上为根本,注重“启发本心”,“发明本心”。而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性、灵魂归结为人的主体性本质,肯定了灵魂的能动性、创造性。“人是万物的尺度”,“理性是万物的尺度”这些命题都强调了人的认识的能动性、创造性,强调教学要“学思结合”,通过认识自己,深刻反思,形成有智慧,道德完善的人。

近现代时期,康德认为人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主体,是具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自律而又自由的主体。他明确提出“人是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肯定了人的最高价值。受其影响,赫尔巴特成为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到了现当代,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征,人们把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看成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诸如我国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体性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等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可见,启发式教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之中,都始终关注人的主体性生成的问题,始终具有高度的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关怀与弘扬。

2.启发式教学对人的主体性生成之意义

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对人的主体性生成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首先,学生是教育的基点。学生由于缺乏经验、知识与能力,他们的身心要获得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但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引导是为学生塑造、建构和发展自身而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应“一切为了学生”。其次,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给予学生的启发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选择、领悟及内化,才能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启发的同时,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利。再次,要处理好教学双主体的关系。过分强调教师主体、主导,而限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会导致“教师中心论”;而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排斥了教师的主导,则会导致“儿童中心论”。因此,启发式教学需要把握好这个度,发挥好教师的“导”,促进学生的“学”,由“他教”转向“自教”,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二,教育主体性的弘扬。启发式教学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与张扬,催生了20世纪90年代以华中师范大学王道俊、郭文安为首的一批学者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影响深远。主体教育思想的中心主题是“要提高人的主体地位,释放和发挥人的巨大能动作用;尤其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我们意识到并主动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在教育过程、自我发展以及对未来社会的价值,充分调动积极性,能动地进行学习、工作与社会活动,为成为社会需要的、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特点的、富有主体性的人而奋进不已。”[3]“主体教育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展看作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把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看作教育的中心主题和最高目的,把追求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看作教育的最高理想和终极关怀。”[4]

3.启发式教学与人的主体性生成

笔者认为,当前教育不能说没有关注人的主体性生成,但需要实现一种转变,即把学生由认识主体转变为实践主体。

当前教育培养的是一种认识主体的人,表现在学生学习了大量的书本知识与间接经验,但没有形成对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选择和改造的意识与能力;学生获得了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却没有发展道德和智慧;学生具有了认识世界的能力,但缺乏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人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能够而且从事着自由自觉活动的人”。[5]“教育虽然存在一种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但其主题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的过程”。[6]因此,学生不单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教育教学要培养的是能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即实践主体。

那么,启发式教学对于人的主体性生成的这一转变有何作为呢?首先,把学生当作实践主体来培养,必须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一定的主体能力和意识。主体意识不仅包括对象意识,还包括自我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意识,才能真正按照自我的意愿并考虑客观的需要与可能来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和创造自我,将自我变成真正的实践主体。因此,教育教学“自然就不应该以一种预设的模型或模式去塑造被抛入世界的人,而只是引导(这亦是教育的本义),引导人在一系列的境遇中自我设计、自我规划与自我选择,‘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导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启悟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认知、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成就的努力。其次,真正把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来培养,更加重要的是尊重、张扬和提升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努力去实践,以成就自我。所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状态走向主动状态便是启发式教学的真义所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如乐之者”,启发式教学可以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及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与诱导,可以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实际,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生成,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

参考文献

[1] 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郭文安.为弘扬主体教育思想而努力.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1).

[3] 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4] 杨金海.人的存在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5] 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9).

[6] 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