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合资品牌不再担心“货比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国市场中,合资品牌不再担心真正意义上的“货比货”,因为脱离了发展本质的比较已经成为营销策略的比拼。
竞争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但当原本互相觊觎的竞争对手,逐渐步入相似的轨道,使出似曾相识的招式时,也许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变成了市场自己。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即便是如今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同样无法让涉足其中的跨国车企,仅仅凭着兴趣便对合资品牌倾其所有。当德系车凭借着“技术领先”,日系车依靠着“经济节油”,法系车彰显着“时尚浪漫”等标签在消费者心中固定概念时,合资品牌不仅成功营造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还大肆抢占了市场份额。
然而在不经意间,曾经的对手开始相望相知,掌握了中国市场特点与消费共性之后,开始更多采用中国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产品,聚光灯的背后留下的是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保守。不论是谁先开始学习谁的,如今的效果却是惊人的一致,市场激增伴随着利润高涨,缺乏标准的市场中,技术倒退某种程度上成为策略进步的代表。退后意味着前进?合资品牌似乎是在有意颠覆着传统观念。
在中国市场中,合资品牌不再担心真正意义上的“货比货”,因为脱离了发展本质的比较已经成为营销策略的比拼。高成本卖出高价格理所应当,低成本卖出高价格就是超乎想象。当市场中原本可以提供的多重选择,由繁入简变为双选或者单选的时候,意味着消费者已经无形中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力,而没有权利又何谈权益。
见人下菜碟
欧美标配在华却消失
标准并非可以一跃升天的龙门,更像是紧贴市场的一道门槛,跨过去就能登堂入室,否则只能回炉再造。如果合资品牌可以踱着方步,便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的话,那么只能自问,我们究竟设置了怎样一道槛,让人可以不为所动,来去自如。
市场中,许多汽车经销商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时,要么将舒适或便利性配置以“高配”为名,与安全性配置混为一谈,要么夸大某些被动安全性能,将其冠以“高技术”,对于备受欧美重视的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等主动安全配置则避而不谈。
“知道自己心仪的车没有足够的安全配置,有一部分车主选择退而求其次的方式降低要求,但更多的消费者根本不懂这些。”一名汽车业内人士说,国内对于汽车安全的要求相比欧美要低不少,为降低成本用价格吸引顾客,一些汽车企业干脆进行“减配”,只是在外观、内饰等方便进行调整,打造新概念为产品营销。
由于侧滑,爆胎等问题所导致的翻车,虽然在交通事故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却有着非常高的致命的比例,所以在欧盟及美国的强制要求下,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系统早已成欧美市场新车的标准配置。但在当同样的车型从欧美转战中国市场的时候,不少安全配置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缺乏国内市场强制标准情况下,不少汽车厂商在把其国际车型引入中国时,都省去了ESP和胎压监测系统等配置。如ESP一般只在高配车型中提供,而胎压监测系统则几乎不提供,消费者连花钱买安全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中国消费者需要,我们也会配置”。雷诺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此前也曾对媒体表示,雷诺汽车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根据当地消费者喜好和要求而配置系统。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没有胎压监测系统,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此要求不高”,所以进口到中国的雷诺汽车没有配备,而在欧美等国销售的汽车则有。
日系车型同样是内外有别“铃木号称”与国外车型同等品质“的进口轿车凯泽西,最高配置的版本国内售价27万多元,仍不见胎压监测系统的影子,相反,美国市场上仅售1.9万美元(约台人民币12.7万元)的最低配车型却标配有该系统。市场中,丰田,本田等车型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除此之外,各家厂商在中国市场与欧美市场投放的相同车型,配置基本天上地下,以起亚福瑞迪为例,美国的福瑞迪各种安全配置丰富,性价比突出,而国产的福瑞迪,基本就是一辆纯粹原始的汽车。
事实上,美国交通部下属的美国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早在2007年就制定了一项联邦汽车安全标准,要求从2012年起,所有上市的乘用车必须安装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P)。官方举措之外是业内的更快动作。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每年最安全车型名单,从2010年起,入围这一名单的车型,除了要有良好的碰撞测试结果外,是否配有ESP已成必要条件。无论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任何车型只要不提供电子车身稳定系统,IIHS就会对其“一票否决”。现在,美国市场上的新车已经基本上都标配了ESP系统。
欧洲也不甘落后。2008年5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立法建议,从2012年起,欧盟成员国内所有新上市车型必须配备ESP,以减少汽车侧翻几率,提高汽车安全性能。欧盟委员会表示,安装ESP系统会使每辆新车平均造价上涨300欧元,但因此节省下来的安全意外支出足以抵消这一价格涨幅。
类似的,胎压监测系统更是早在2007年就开始成为美国市场上新车必须有的安全配置。而我国还没有对胎压监测系统的强制要求,导致市场上绝大部分车型都未安装此系统。正是类似的标准缺失,使得原本拥有技术优势的合资品牌无需使出全力,便可以在市场中轻松应对,而消费者则多了一份被动选择下的无奈。
“技术过剩”是掩护借机加减价格才是真
“我们应该向丰田学习。”多年以前,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说出这番话时,本意是想告诉人们,大众已经将丰田定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对手,学习对手的成功经验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强大。但实际上,那无疑成为大众改变的绝好注脚。
对高性能乃至相应的高安全性的追求,导致德国人几乎不顾一切地使用最新科技,从而给车辆的可靠性带来了较大风险,而日本人则采用所谓“跟随战略”,通常只使用成熟技术,使车辆的可靠性得到保障。这让两者在汽车产品尚未出厂之前,就为其技术发展配置好了不同的“驱动力”。
再好的动力也有其局限性,大众在北美市场落败,丰田无法赢下德国市场,根本原因都在于没能与当地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在中国市场上,两名竞争者都不情愿再重蹈他国的覆辙,更好迎合中国消费者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合资品牌麾下新车型上,但在技术应用上却没有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