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伟大的错觉与美妙的享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伟大的错觉与美妙的享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感会带给欣赏者具体画面、声响之外的审美意蕴,其产生的美感将使乐曲意味悠长、情感浓郁。同时,通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形成一种美的情感、美的心态、美的体验和美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关键词】审美通感 听觉感官 音乐联想 通感效应

通感,也称联觉。它是指在感知物和意知物形成过程中各种感觉的相互渗透和互化,即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在内的各种感觉的交融。

音乐虽然抽象,但运用通感可唤醒学生对音乐的美妙感觉。例如学生听到优美柔和的音乐会联想到平静的湖水,这是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会闻到花花草草散发出的淡香,这是听觉和嗅觉的通感,会感受到万里晴空下微风的洗礼,这是听觉和触觉的通感,以上这些审美感觉都是通过音乐对听觉感官的刺激,而引起另一种或者另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就是音乐艺术中的审美通感。在欣赏音乐时,通感犹如一把无形的钥匙,能够带领学生开启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一、以耳为目,听音类形

听觉和视觉在音乐欣赏中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在视觉感官的欣赏中能够感受到听觉的因素,同样在听觉感官的欣赏中也可以获得视觉的享受

1.耳中呈色。

不同的乐器、人声以及自然界的音响要素,构成了不同的音响色彩,简称“音色”。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梅西安,在他作品中的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色彩因素,如音乐中的高音是浅淡的色调,声音越高,越接近白色;低音的颜色较浓,有黑色特性;红调印象强烈;蓝色是柔美的音响。罗曼·罗兰在他的长篇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中描写主人公听贝多芬交响曲的心理感受:“音乐有时像一个红炉,烈焰飞腾……在九天的凉夜亮起一颗明星,缓缓地隐灭;令人看着心中颤动。”主人公耳中鸣响着的是乐曲的声音,而声音里却“看”到了烈焰飞腾的红炉与夜空中明灭的星光。可见,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这就是听觉转移的表现效果。

2.耳中呈画。

艺术有着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中和谐的节奏韵律包括调性、长短、高低、强弱等,同样在绘画艺术中可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等视觉元素呈现和谐的美术韵律。再比如,复调音乐中常出现的多种节奏元素,犹如一幅画面中的立体效应,音乐上的渐慢渐弱让人产生一种由近及远的视觉画面。一曲《春江花月夜》,能够使人久久地沉浸于那纯净无瑕的美好世界而忘却世俗的困扰。潺潺的溪流,叮咚的泉水,婉转的鸟鸣,给人以无尽的流连与遐想。音乐使人感悟“目之能见的图画”,这就是艺术通感所表现出的超越行迹的审美效应。

二、意先乎音,音随乎意

如果说,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根据多种感觉经验的相互沟通、联接,最终将特定的音乐要素,物化为富有绮丽想象、具有互通表现力的可倾听的艺术形式。那么,在欣赏音乐时,欣赏者则是利用通感的艺术手段,以听觉感官为基础,引发出多种感官的感觉经验,从而产生一种听声会意、随意幻形的审美意象。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本联想而生通感”。

1.唤起学生审美通感中的“音乐联想”。

在欣赏苏少版四年级第一单元管弦乐曲《朝景》前,我让学生作音阶发声练习,同时让他们闭上眼睛,边模唱边画出旋律的变化。练习完毕,我请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和同学分享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生1:我感觉自己站在一个大草坪上,有很多小花儿在慢慢地盛开。(边说边形象地做着花儿盛开的动作)

生2:很像日出时太阳慢慢地升起,之后又像傍晚时分太阳慢慢地落下。

2.把握学生审美通感中的“音乐特性”。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个性气质、审美趣味存在差异,因此其所产生的通感意象往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特性:

(1)丰富性

当前事物与记忆中事物所固有的联系,是审美联想产生的客观基础;而审美主体记忆的丰富性、回忆的活跃性、感官经验的丰富性,是产生审美联想的主观条件。

(2)差异性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个体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贮存信息的不同,听音乐时的主观感受也会不尽相同。

(3)幻觉性

英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曾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这位音乐家道出了通感具有幻觉性的真谛。

(4)趣味性

抽象的音乐旋律经过审美通感可转化为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能让人感受到光、影、动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远比听觉感官单一感受到的音乐旋律更具趣味性。

(5)思想性

学生通常会主动地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融入音乐中,然后获得属于自己的音乐思想。如在欣赏《朝景》时,我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用画面或用文字表达音乐中所描述的情景并为乐曲取名。这一过程极好地激发了主体自身的感受并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音与意会,联类不穷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感受音乐情绪与欣赏情感内容中明确要求:3~6年级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基本段落,并运用体态、线条或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并作出简要描述。因此,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形式美的感知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审美通感展开音乐联想,并进行概括、推测、虚构,同时帮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鲜明具体的音乐形象。

1.化无形为有形。

在欣赏音乐时,为了能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与理解,教师可利用听觉想象,将静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动态立体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把抽象的听觉形象与具体的视觉联想结合起来,使音乐欣赏教学更具吸引力。《朝景》是诗剧《培尔·金特》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乐曲一开始,长笛吹奏出优美、纯朴的牧歌风曲调,此时双簧管与之呼应,好似牧笛在回响,完全是一派恬静温馨的田园诗歌般的意境。我先让学生分段聆听乐曲,然后找出乐曲中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同时请学生在主题旋律出现时用动作表示,并用言语描绘出来。

生1:优美的旋律让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景色:清晨薄雾弥漫的沙滩,红日冉冉升起,万道霞光照耀一望无际的大海……仿佛自己跟随着作曲家来到了海岸边。

生2: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透过云层,小鸟无忧无虑地歌唱,温暖了每一个角落!

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旋律线丰富的变化、乐段的高低起伏及反复出现的音乐主题,给了他们无限的音乐遐想。由此可见,审美通感的运用对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2.化无色为有色。

我们常常让学生用“音色明亮”来形容音区较高的旋律,用“音色沉重”来形容音区较低的旋律。音符是有颜色的,越往高音处越浅淡、越细腻也越明亮,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在欣赏名曲《二泉映月》时,学生能从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感受到一种沉重而感伤的气氛。一位学生这样描述二胡音色的特点:它悠扬、婉转、强弱分明、忽高忽低,我能从中感受到作者阿炳坎坷的一生,这让人无比心酸。也有学生用颜色来形容欣赏完作品那一刻的感受。

生1:我的眼前出现了白色的场景。旋律让人感觉很悲伤。好似那年冬天下着白雪,很凄凉。

生2:我感觉是蓝色。它代表忧郁,这首乐曲像是一个寂寞的人在诉说着苦楚的经历。

学生在教师一步步地引导下将抽象的听觉艺术转化成直观生动的视觉色彩,并充分感受到了旋律线条的变化、音与音之间的强弱关系及旋律的走向。这一过程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听觉联想,实现了审美意象的通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音乐作品的韵味。

3.化无情为有情。

学生运用审美通感可以超出对审美对象的单一感觉与感知,从而形成综合性、整体性的感受。苏少版四年级管弦乐《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创作的一部音乐作品,它被称为葬礼进行曲,是笔下最为奇特的乐段。我在教授时,先不告诉学生此乐章的名字,而是让他们通过对音乐语言的聆听理解、感悟联想,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并试着揣摩作曲家的意图。

师:在乐曲的导入部分,你听到这条旋律了吗?

67176︳67176︳123-︳123-︳

师:它就是出自法国儿歌《两只老虎》:

1231︳1231︳345-︳345-︳

师:和老师一起唱唱这两条旋律,体会它们在情绪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听到低沉的脚步声,让我有些害怕,但《两只老虎》感觉很温暖、很放松。

生2:前者让人有一种紧张、恐怖、冷冰冰的感觉,像是在葬礼上。

音乐虽是抽象艺术,但音乐的语言始终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聆听庄严肃穆的音乐能使我们沉着稳健,聆听轻快活泼的音乐能使我们心情愉悦,聆听舒缓悠扬的音乐能使我们心静如水。由此,利用审美通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音乐情绪并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

4.化无声为有声。

在欣赏《朝景》拓展板块时,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歌,再从《火车波尔卡》《打字机之歌》《苗岭的早晨》《朝景》这四首中选择一首作为背景音乐。

阳光,在窗外照着/静静的,无声无息/让你感觉不到它在移动/阳光,在花间笑着/你说,是阳光使花儿开了/还是花朵逗阳光笑得灿烂/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动了,顺着粼粼的波光/欢笑着、雀跃着,向前奔去。

当播放《火车波尔卡》舞曲时,大部分学生都摇头,说不适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这首乐曲速度太快了,旋律很跳跃,与诗歌的意境不符。于是教师播放了第二首《打字机之歌》,旋律刚奏出,几乎全班的同学都高呼起来:更不合适!有的说速度更快,有的说情绪表达不符,没有诗意般的美感。于是大家又聆听了第三首《苗岭的早晨》,乐曲第一个长音被奏出后,部分学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老师,这首可以!当播放最后一首《朝景》时,全班一起喊了出来:这首更适合!

生1:诗歌最后两句是一个高潮。《苗岭的早晨》稍稍显得平稳了些,而《朝景》则有旋律、力度上的变化。

生2:这首旋律更优美更抒情,静静的,和诗歌意境相符。

笔者发现让学生配合着《朝景》的旋律有感情地朗诵,其效果远远优于单纯地听赏音乐作品,这一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音乐所蕴含的意境美。当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完全体验时,欣赏者就会迅速领会音乐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感觉。

“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艺术通感,能直接地唤醒、培育学生的自觉审美意识,塑造、美化他们的心灵。它指向的是人的精神领地,而不是停留在感官的享受上,通感从美妙地感知开始,而终于精神享受之园地。■

【参考文献】

[1]钱钟书.旧文四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2.

[2]邱明正,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96.

[3]徐德清.趣味美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28.

[4]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78.

[5]佚名.色彩与音乐[J].齐鲁学刊,1986(2).

[6]赵捷.感觉的挪移[J].抚州师专学报,1990(3).

注:本文获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特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