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涤荡如风的酣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就那样突如其来,劈头盖脸的音乐的暴风雨。忽然之间,整个西式风格的音乐厅被一阵阵带着远古尘土味的吼声席卷。这是“放歌世博――2008上海世界音乐周”的5台音乐会之一。以“汇合”为主题的音乐周集中呈现风格和形式各异的世界音乐,展示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样式。
或许是在城市呆得太久,狭小的空间让人习惯了内敛;或许是在江南住惯了,沿海的潮湿温润让人适应了柔和舒缓。其实,也许只是自己接触的音乐风格比较单一,很少愿意去听那种大声到近乎发泄的调子。也曾被朋友强按在椅子里听黑豹、零点乐队的唱片,可是这次听华阴老腔的感受更加强烈。一声入耳,几乎要跳将起来,第一反应是――赶快逃走。偷偷环顾四周,心里忍不住发笑。记得有个著名的相声段子,说是在秦腔开唱之前得提醒台下抱小孩儿的人,把孩子抱住了,别摔着。歌曲是“唱”的,而秦腔是“吼”的。这老腔几乎可以说是“大家一起吼的曲调”。听了华阴老腔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吼”。主唱唱到最后两句时,便要大吼一声,全台所有的人马上随之相和,一人唱,众人和,吼声此起彼伏,高亢磅礴。不知道台下是否真的有人惊骇到摔了怀中小孩的程度。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历史十分悠久,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独特生活环境造就了老腔独特的唱腔特点。双泉村东北七八公里处,是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西汉年间,这里曾是重要的水路码头。逆水行舟,需要光膀赤脚的纤夫出力,船工号子就这样产生了。村民长期与河流打交道,他们把逆水行舟时敲击船沿以激励船夫划浆的声音、船工号子等等都捏合运用到戏曲中。老腔的语言性很强,声腔紧紧依附和模拟着字声,经常把说、念、唱交织在同一个唱段,呈现出由说唱向戏曲过渡的明显痕迹。老腔在每句唱腔旋律中都有一个三拍的乐节形式,结构于句末处,这在全国剧种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华阴老腔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阴老腔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但是“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让人叫绝的是,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因此,主唱在整个演出中嘴不停,手不停,演到精彩处或起立,或摇头,十分忙碌。除了唱和吼,还要用檀板敲击长板凳,既打出节奏,又壮大声势。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西北地方戏种,地处东南的上海人多有不知。高声吼叫让耳朵不太习惯,唱词也很难听懂,但古朴浑厚、苍凉悲壮的唱腔和艺人们雄浑刚强气吞山河的表演,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或是刀光剑影、人欢马叫;或是铁戟沉沙、哀婉苍凉,尽情高歌中把种种人间悲欢宣泄而出,让听的人也思绪万千,痛快淋漓。老腔艺人们虽然都是土布衣衫,满脸皱纹,但是眉宇间写尽豪迈和苍茫,就如同生养他们的黄土地。他们唱着老腔,唱着永远的悲欢离合,就像黄土地上刮过烈烈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