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管理真的要“管”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管理真的要“管”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学校教育离不开管理,有管理才能确保有序。目前国内学校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形态也是多元共存。有的学校可能还处于经验型管理的阶段,有的学校可能处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的过渡,有的学校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科学型管理的机制,并正力求实现从科学型管理向创新型管理的飞跃。 那么教育管理真的要那么死死地“管”吗?本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教育管理 改革创新 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35-01

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学校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社会渴求素质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低俗文化、金钱至上的思潮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影响很大。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各式各样的教育改革,很多学校校长和教师无所适从,许多学校管理者在哀叹中彷徨。

新的形势呼唤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任务要求新的管理方式。原来老套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明显已不合时宜。教育管理已不再着重于“管”的方面,而应该从人性化、个体化、差异化的角度去解读服务对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所以我认为主要应该在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上花一番心思。要改革要创新,我认为首先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 要转变行政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

我国中小学校管理中长期盛行的行政管理方式,实际上是力求人们按管理者的要求(意图)去行动,这实际上是对管理对象的一种控制或操纵。体现出非常强烈的强制性和单向性。这种管理方式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和学校发展的一个强大的壁垒。

学校要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意识中解脱出来,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努力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体系,以关爱、理解、尊重为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2. 要从执行课程转向开发课程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是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国家决定什么课程,学校就开设什么课程,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脱离学生的年龄实际,导致了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程,课堂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抑制,人的生命质量得不到提升。

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增强课程意识,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开发,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以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3. 要转变管理教师为发展教师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是被动的管理对象,只有“输出”,没有“输入”,成为灌输知识以及应试训练的高手,本体性知识得不到拓展,条件性知识得不到提升,实践性知识得不到总结与创新。教师专业价值得不到体现,教师的消极、压抑情绪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到,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保障。

管理者要重视教师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师管理观念,改革管理制度,变以管住教师为目的的规章制度为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有效机制,变“自上而下”的集体教研为“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为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体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4. 要转变要求学生适应的教育为适应学生的教育

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学校提供的教育,制度化的“规矩”,一系列的“不准”在让学生慢慢地“适应” 这种学校教育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磨灭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泼的天性和灵气。

教育本质上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以往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给每位学生以发展的主动权与空间,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合理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健康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项社会活动,成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

总书记说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些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素质教育倡导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反对教育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和升学率,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既要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等的增强,也要着眼于学生态度的养成、体质的强壮、能力的提升;倡导教育要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反对仅仅关注少数尖子学生,要将“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收集、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不能死死地盯住文化课程,还要开发实践活动课,在体育、艺术教育方面加大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反对传统的、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