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为适应时代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有所得,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求索;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寓教于乐、寓知于趣;另外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和灵活的评价方式也必不可少。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 评价方式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上个世纪后期,知识经济就已初现端倪。在这样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时代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下面我就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谈谈看法。

一、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有所得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仿照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是与接受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要探究,要有自我要求,才能自有所得。

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说:“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经学理屈·义理》)他从学生求知心理这一角度,阐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横溢,成为永久不衰的学习动力。进入初中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各种媒体的渗透和影响,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亦渐趋自信。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就会产生一种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愿望,他们对知识的获得既有对老师的依赖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老师有必要在课内外加以因势利导,小心诱导,以培养其自求自得的能力。如在进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教学时,教材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何特定含义,感受自己姓名中的文化内涵,从而体会汉字的独特魅力,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打下感情基础。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让学生从自己的姓名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从而产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对自己的艰辛付出的精神动力,这比大量的空洞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也就达到了让学生自有所得的目的。

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求索

课堂讲授,无疑是各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则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能否做到主动学习、积极求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求索。另外,教师的讲授往往只是起“领路”的作用,茫茫学海必须靠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迈进。教学如果只讲不练,知识便无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练习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在解答不同层次的练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求索的好习惯,进而巩固已得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促进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从已得的学习成果中倍添兴趣,激发求知欲。懂得了这一道理,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就可以革除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越俎代庖的陈规陋习,开创讲练结合。知识能力齐头并进的教学新天地,从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中强调教师的寓教于乐、寓知于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极其有效的催化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学习的艰巨性和恒久性,喜欢用“悬梁刺股”、“铁杵磨针”、“闻鸡起舞”等故事启发学生刻苦攻读,而不大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还会有意无意地泼点冷水。诚然,学习本身的确是一件苦事,具有连续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一事无成。然而,倘若学生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硬着头皮一味苦学,体会不到学习的半点乐趣,则恐怕也难以学有所成。人处于厌倦状态时的竞技力是很差的,思维力也会受到阻遏,注意力很难集中,记忆力更会变差。正因如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才会成为至理名言。教师只有做到寓教于乐、寓知于趣,让学生“乐学”,学生学习的劲头才会经久不衰,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明白了这一道理,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就可以革除传统政治课死气沉沉、空洞说教的陈词滥调,开创生动活泼的政治课堂教学新天地,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绝不可自以为是,故步自封。而应在师生平等观的基础上摒弃师道尊严,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不仅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因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要求之一就是“以人为本”,重视师生互动、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当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这样教师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了。这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建立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只有完成了这种角色的转换,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中的相互启发,激发学生为学的兴趣,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目的,达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的目的。这可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五、教学中强调运用灵活的评价方式

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评价机制也要跟上,要将当代教育评价的最新理念贯彻其中,强调评价的主体性原则,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发展等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在探索中学会学习。由于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注重研究的结果或成果。因此,过程信息包括结果或成果信息,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做出有效价值判断的基本保证。但现在的中学教学中除了学生的测验考试分数外,几乎没什么规范化的收集与记录学生学习表现的方法。临时、突击性地收集信息,有时难免会造成信息流失和失真。要完成信息的搜集工作,需要教师加强信息收集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加大信息搜集的灵活性,如制作“默写过关表”、“课程实施用表”、“学生提问情况一览表”、“作业完成情况一览表”、“我的目标及实现情况表”、“指导教师意见表”等,这样才能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提供比较充分的信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后,还要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某方面的价值、意义或某些不足,直接与学生进行讨论,或肯定,或否定并提出改进意见,使评价结果能被所有学生接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并互相提出建议或意见。总之,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不只是等第或分数,这样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具有比较实际的指导意义。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动态的评价就已经替代了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而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新趋势。因此,新世纪的政治教师更应该将这种评价方式加以改进并发扬光大,从而更好地增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这对于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

[2]政治教学与研究.

[3]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