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津茶馆演出市场的前前后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津茶馆演出市场的前前后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到丽江会有《丽江印象》,去杭州会有《杭州印象》,在桂林会有《印象刘三姐》,不叫什么印象的会有武夷山的《大红袍》。那么来了天津会看什么,特别是京津城际开通这几年后,如何把这两个特大城市的文化旅游紧密联系在一起,更是值得探讨。天津到底在京津双城记中如何找到文化旅游的位置,天津与北京相比,又有哪些文化演出市场的特色优势,这些已经成为天津文化旅游亟待思考的问题。

天津的小剧场曲艺可以追溯到清代,至今有二百多年。其实那时不叫小剧场,而是称作为茶楼。随着茶楼在天津的日益兴盛,设备日益完善,其中东马路袜子胡同的“庆芳茶园”、侯家后北口路西的“协盛茶园”、北大关金华桥南的“袭胜茶园”和北门里元升园的“金声茶园”津门四大茶楼在崛起。但保存至今的仅剩下金声茶园一家,也就是现在鼓楼里边的元升茶楼。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随着南市商业聚集区诞生,一批小剧场应运而起,一批有声望的相声演员和鼓曲演员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张寿臣在南市的通海茶社的亮相,博采众长,匠心独运,大胆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我国相声艺术界重要的代表人物。相声名家侯宝林也是在南市的燕乐茶楼登场,一炮走红。就燕乐茶楼,京韵大鼓几大流派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在此都有过不同凡响。天津的小剧场曲艺一直延续火爆到了前夕。粉碎后的文化繁荣也最早出现在南市的小剧场,群星、淮海等开始复苏相声和鼓曲,马三立、郭荣启、骆玉笙、阎秋霞等回归小剧场。可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2008年4月11日,一名工作人员将小剧场最后物品搬出,并顺手拉下卷帘门,曾经名人汇聚的老南市百年燕乐剧场关闭了大幕。

这几年,天津加大了对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使得具有“曲山艺海”天津在全国有了显著位置。这里最突出的应该是具有非常宝贵及独特的曲艺传统,尤其是相声,在天津越来越多的被认识,被渲染。随着这几年天津茶馆相声的名声大振,去天津听相声赏鼓曲的观众越来越多。著名相声演员于宝林和冯宝华率先在十年前重新打回小剧场,天津茶馆相声的应运兴起。当然这不是偶然的,有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传统的市场很雄厚,天津人到茶馆看曲艺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传承和习性。二是距离同样有文化欣赏经历的北京太近了,北京听不到的,在天津能听到价格便宜且原汁原味的相声鼓曲。三是现在的演出市场活跃,好节目接踵而来,天津老百姓已经有了买票去看演出的习惯。四是去小剧场方便,能跟演员近距离接触,喝茶聊天,丰富生活。五是天津有了一批能够在小剧场登台的演员队伍,老中青三结合,并且拥有了喜欢自己的观众群。

在北京,小剧场的曲艺演出场所大体在十家左右,比较热闹的超不过七八家。出了德云社以外,更为响亮的团体还不算多。湖广会馆过去能经常欣赏到相声和鼓曲,可现在大部分都是京剧表演,相声和鼓曲已经被边缘化。很多观众纷纷跑到天津寻找传统文化的洗礼,欣赏原汁原味的相声和鼓曲。在北京,小剧场话剧越发繁荣,几十家同时演出,每年能更换几十个新剧,白领充实着观众,民营剧社喜笑颜开。北京外来人口的增多,传统欣赏文化的习惯在减弱,现代化多样化的演出也消弱了相声和鼓曲的根基。在苏州,能够经常演出评弹的小剧场超不过三四家,而且谁去了给谁演,客人一走演员坐那干等。但在天津小剧场相声和鼓曲十年间发展的越来越多,比如名流茶馆、天华景、谦祥益、中国大戏院小剧场、明月、西岸相声会馆、大金台、金乐、同悦兴、元升等等,现在滨海新区也开始出现小剧场的相声演出。目前全市应该能具备上万人到小剧场看相声和鼓曲。小剧场的票价也不算太贵,每位观众20至40元、60元不等,茶水另收费,但可自带零食,茶水质量逐步提高,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但现在有提高的趋势,如果小剧场的票价抬高过快,也要引起警惕,因为天津喜欢相声和鼓曲的观众消费承受力是比较脆弱的。有一家小剧场曾经斗胆提高到了八十元,很快就显得冷清许多。不论怎么说,天津人几百年的码头文化根深蒂固,对小剧场相声和鼓曲情有独钟,土壤肥沃,传承扎实。

天津小剧场的经营也是五花八门,有单位出面经营的,也有承包给个人的,更多的是个人经营增多。西岸相声会馆就是企业和政府携手,天津相声广播的有力介入,形成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天津的小剧场进去以后设施还算是舒服,环境比较干净,只是演出环境和氛围还需要梳理,在小剧场喊什么的都有,台底下的比台上的热闹。天津有个振北曲艺团,他们有自己经营的明月小剧场。这个小剧场就有一个好的环境,老观众多,票价定得低廉,一年四季总是有演出,相声鼓曲戏曲,刮风下雨都没有停歇过。著名相声演员马志明有时也过去票几段,唱得都是他喜爱的白派京韵大鼓。他之所以去就是因为喜欢那种浓郁的鼓曲氛围,还有那可爱的观众。谦祥益落座在红桥区的估衣街,借助着这块老牌子塑造了老茶楼的特色,有前厅,也有候场,很是受演员和观众的追捧。名流茶馆的建设速度也发展很快,几年间便有了三处演出小剧场,都在市中心,连锁经营。有自己的团队,也有自己的管理分配办法。西岸相声会馆环境就比较舒服,落在人民公园里边,装修古朴典雅,民族韵味浓郁。天华景应该得天独厚,有着百年历史,又在繁华的劝业场楼上。人流多,老户多,自然就有了天上曲艺的感觉。和平文化宫的小剧场也很有环境营造能力,周边挂着都是京剧脸谱,干净敞亮,有一种皇族茶楼的气派。著名评书名家刘利福在这说拿手绝活《聊斋》,有老辈陈世和的风范,观众很是踊跃。

天津小剧场过大年,除了除夕到初五这几年封箱,剩下的就是天天演出。天津人的小剧场有着天津人解不开的情结,这也是一个欣赏传承,祖辈这么看过来的,怎么也割舍不掉。说起小剧场的服务,天津的软实力还没充分体现出来。听老人讲,过去的天津茶馆服务人员跟观众熟悉到都能喊出名字,服务得很舒服,跟到了自己家一样。现在怎么能服务好,谁去服务好,怎么能与台上的演出相融合,确实已摆在天津小剧场经营的重要课题里边。

天津的小剧场向来是要走平民路线的,但随着天津文化地位的迅速提升,以及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小剧场的演出要有前瞻,要学会和研究对吸引观众的手段和方法,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可以纳入更高端、更丰富的消费方式。小剧场的经营,也不能完全靠个人,也要有政府和企业或者民间几方面的投入或者股份制等市场办法。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京剧小剧场就是政府和几方面的投入,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演出独特景观,国外的游客络绎不绝,需要提前约定才能看到。而且观众走进小剧场,从演员化装起就开始欣赏,安排和设计十分独到,把一个本来对我们十分熟悉的京剧添置得有了新内容和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