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动 浅表 严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动 浅表 严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基础构建、方法启蒙、兴趣激发的作用,其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更多地着眼于基础搭建。低年级数学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这些客观现实的“生态环境”,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找准着力点,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原生态,我做了以下三点尝试。

一、素材“生动性”

低年级学生的童心童趣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的一点。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所以应当利用生动的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参与度高了,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素材的“生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直观”,二是“激趣”,三是“有效”。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境进行适当改编,提高趣味性,使得情境创设更为合理。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时,我就对教材中提供的小猴数桃子的情境进行了故事化的改编:小猴得到了一盒桃子作为礼物,妈妈拿出了其中的9个桃子给小猴作为一日三餐,小猴子急于知道剩下几个桃子,就把它们拿出来数了一数(课件出示),发现是4个桃子。猴妈妈想考考小猴,你们猜猜,猴妈妈会问小猴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这盒桃子一共有几个?”这样的问题,一个小小的变化,成功地将学生带进了“9+4”的情境。学生对于问题有了兴趣和好奇心,就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因为问题情境中不出示9个桃子的表象,只出现4个桃子的表象,所以多数学生产生了“接在9后面数4个”和“拿一个桃子和9个凑起来凑成10个,再加上剩下的3个桃子,得到13个”的思维过程。

二、思维“浅表性”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时候能够“意会”,但是不能够用准确的方式来“言传”。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用学生知识范畴内的语言和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基础,搭建大概的框架,然后再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深入学习中逐步实现科学化和精密化。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有趣的拼搭”时,有这样一段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在“滚一滚”和“搭一搭”中发现了什么?

生1: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

生2:球最难搭,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容易搭起来。

生3:圆柱也不容易搭起来。

生4: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坡上不会滚,只会下滑一点。

生5:圆的比较能滚,方的不能。

师:想过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吗?

生:因为圆球和圆柱的边是弯的,所以容易滚起来,也正是容易滚所以不容易搭。

师:说得真好,因为这些物体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它们也各有各的用处。那么,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特点一下子就摸出他们是什么吗?

(在袋子中摸物体,猜一猜)

师:你摸到的是什么?

生:是圆柱体。

师:你怎么能肯定?

生:因为我摸到弯弯的面了,两边还有两个平的圆。

师:你又摸到了什么?

生:正方体。

师:你又是怎么辨别出来的呢?

生:我摸到的都是平的面,而且都差不多大。

……

在这个片段中,充满了“儿童化的语言”,学生用自己的体会和认知对几何体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这样的描述不是最科学的,但是“平面”和“曲面”的概念在这样的儿童语言描述中已经能够昭然若揭,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个中韵味,但是限于知识体系的不完善,学生还不能用数学专业化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要强求,要理解学生思维的“浅表性”,欣赏学生思想中值得称道的地方。

三、概念“严密性”

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对学生难以明白的高深概念要尽量采用儿童化的描述方式,适应儿童的思维。但是在数学概念的定义上,却不能苟且马虎,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区别,要注重数学“严密性”的学科特点。不能让学生从一开始的学习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游离于严密之外。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在情境创设时采用了墙角、树的分叉、牛角等角来引入对角的认识,意图是引入“角”这个概念。但是这些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上的角并不是同样的概念,数学上的角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概念,是平面上的两条射线所夹的区域,要忽略物体的厚度。在本节课的教学小结上,学生还是将羊角、牛角等与数学上的角混淆起来,这就是因为有了先入之见。因而教学时要创设情境来淡化学生生活中对角的固有认识,要提供给学生诸如三角尺的角、剪刀的夹角、五角星的角等材料让学生研究,从中抽象出角的特点,继而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低年级数学教学引导活动一定要适应学生此时期的思维特点及思维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开展独创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浅显易懂的数学活动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断探索数学的真谛,掌握数学的本质内涵。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