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聚焦“十大看点”读懂“语文课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聚焦“十大看点”读懂“语文课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行, 开启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征程,拉开了语文课程改 革“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帷幕。

落实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研读修订后的课程 标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的一项全 员性活动。众多语文教育专业报刊为配合开展修 订后的语文课标学习培训活动,纷纷开辟专栏呈现 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对修订后的课标的 理解、学习培训的思考与实践感受。

笔者搜索今年的语文专业期刊和出版物中有 关解读新课标的文童,从学者的“高端资讯”、名师 的“深度研读”,到一线教师的“实施策略”进行拉网式梳理,通过“浓缩提炼”“精要归纳”,列出10个学习要点,这都是一线语文教师在学习培训活动中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期望这组内容有助于大家全面把握课标精神,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聚焦1:一个核心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在课标中前后 出现过10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 标准中的核心地位。

什么是“语文素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先生提 出,所谓“语文素养”,是指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 适合时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 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代表一种新的 更阔大的教育视野。

有人可能对“语文素养”的这种提法不太认同, 认为还是“双基”比较清晰,提“语文素养”似乎忽 视了“双基”。其实,“语文素养”恰恰包括了“双 基”。温儒敏先生认为,仅提“双基”还不够,“双基” 还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构。因此,“语文素养”是 在“双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而且包括了对“双 基”的重构。

从“语文双基观”到“语文素养观”的变化,是对语文课程认识的深化,是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更高要求。

聚焦2:两个基本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突出两个基本点:

一是体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根本,全面渗透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对指导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主体性与主导性.关系、继承与创新关系、认知与情意关系、生成与预设关系……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更加健康地运行。

聚焦3:三个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课标明确提出了“三个基础”的新概念,充分肯定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

课标为什么特别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这是因为:①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别的学科不可替代。②运用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③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无论从学生的学习体验或教师的教学体验来说,师生大都以为习作是一道难关。④从教学现状来看,大都重理解,轻运用。因此,学习课标,一定要充分认识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课标为什么强调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是因为: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形成的最敏感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中小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很复杂,各种社会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而语文教育恰恰具备这样的优势。

课标为什么强调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是因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一,语文教育的核心因素是语言,而语言是人际交往、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也是人终身学习的工具。其二,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工具,而且是人发展的本身。

聚焦4:四个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四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一是适当减负。课标调整了汉字教育的目标,适当降低了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提倡“多认少写”。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课标高度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强调书写质量,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