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又到冬病夏治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又到冬病夏治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进入三伏头一天,全国各大医院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高峰,但许多医学保健类网站提醒网民:“冬病夏治”有严格的适应症,并非所有“冬病”都适合“夏治”。

何谓“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目前,冬病夏治法临床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多采用针灸、贴膏药、中药等综合方法,均取得了明显而持久的疗效。

《夏至九九气候歌》这样唱道:“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虽说冬病夏治的疗效不错,但专家也提醒,在应急治病的同时,还要少吃冷饮、热带水果等“发物”,平时多吃杂粮,并要根据季节的要求顺其自然。

相关链接:养生主网站:www.省略/

五种冬病要夏治

不少人每到寒冷的冬天,身上的老毛病就会突然发作或加重,如冻疮、肩周炎、风湿性筋骨痛、哮喘等;而当夏天到来时,这些患者的症状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在临床上,一般将这类病称为“冬病”。中医认为,伏天时,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在此季节患者应养其内虚之阳,以助阳气的生长,从而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因此,在夏天对某些“冬病”进行治疗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哪些疾病可用“冬病夏治法”治疗呢?

哮喘

哮喘常于冬天发作。根据中国医学“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哮喘不常发作的夏季,对脾肾阳虚、夏轻冬重的慢性哮喘患者,可采取温补脾肾的治法,以扶正固本、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临床常用的药方有“冬病夏治咳喘膏”。这种药膏的制用方法是:取炙白芥子、元胡各7克,甘遂、细辛各4克。先将药研成细末,再将其用生姜汁调成膏状,然后将药膏均匀地敷于患者背部两侧的肺俞、心俞、膈俞三对穴位上,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贴敷时间为每年的初伏日、中伏日、末伏日共3天。每次贴敷4~6个小时,一般可连续贴敷3年。

肩周炎

该病又叫“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肩周疼痛,且伴有肩关节外展及其外旋功能受限。中医认为,该病多因人体的肾气不足、气血渐亏,加之长期劳累或受凉而形成。在夏天,一般对该病患者可采取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风湿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可将独活寄生汤加碱后用水煎服,其主要方药有:独活9克,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同时,患者还可采取外治法进行治疗。方法是:取葱汁、姜汁、蒜汁各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然后将药膏分别贴敷于患者患侧的肩、肩及曲池穴上,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膝骨性关节炎

该病是人体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该病一般在冬春和秋冬交界时期较重,而在夏季较轻。在临床上,患者可在每年的夏季用中药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是: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苏木、海桐皮各20克,嫩桑枝、威灵仙各15克,红花、鸡血藤、白芷各12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秦艽、全当归各9克。先将药用布包裹后放入锅中,加入1000克的清水煎煮40~50分钟后取出药包,然后将两条毛巾浸于药液中,待药液温度凉至38~42摄氏度时,取出毛巾将其敷于患处,每次敷30~40分钟(要保证药液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8-42摄氏度)。患者每日可敷1~2次,每治疗一周后,要间隔2天时间,21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每剂药可连用2~3天。

风湿性筋骨痛

该病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颈肩、腰背、肘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等处。患者主要有关节酸痛的症状。治疗该病应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可在夏天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治疗:取生首乌、生川乌、山奈各20克。将药研成细末后置于棉垫上,再将棉垫敷于患处并用胶布固定,然后用热水袋在棉垫外热敷。患者可每日敷1次,15天为一个疗程。关节灼热肿痛者忌用。

冻疮

该病在寒冷季节发作。患者可在三伏时节进行治疗。方法是:取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将药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用此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剂,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

相关链接:中医五绝网:www.省略/Index.htm

冬病夏治 敷贴疗肾病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是人体最重要的脏腑之一。中医学认为,肾闭藏有“先天之精”,“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精气的根本,是生命的源泉,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病的根本在肾虚:肾闭藏精气,肾虚的本质就是肾的精气不足。古人认为:“肾病多虚症”,因此可以把肾虚看做一切肾病的病理学基础,也可以说没有肾虚就没有肾脏病。

肾病的常见症状有:腰冷酸痛,下肢痿软,气喘,耳鸣耳聋,遗精,骨蒸潮热,健忘,阳痿,及水肿,小便不利,遗尿等。肾病常见实验检查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检查结果通常为血中尿酸升高、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等。

三伏敷贴治疗肾病:肾病因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比较好。肾病外治,多重联动,能增强肾脏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修复肾脏功能。伏天敷贴治疗肾病,药物透皮吸收,可直达痛处,直接刺激经络、穴位,能起到良好的调节肾脏功能的作用。

相关链接:37℃医学网:www.省略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强调在夏季慢性疾病的缓解期通过药物或针灸等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使秋冬季节少发病或不发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冬病夏治也有颇多讲究。

疗法:冬病夏治采取的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穴位、擦浴、穴位贴敷药饼等,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适用症:冬病夏治一般对“喜暖怕凉”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实践发现伏天穴位贴敷,不但对慢支、哮喘有效,还对胃痛、慢性结肠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后的关节疼痛(俗称陈伤)都很有疗效。这些病都有喜暖怕凉的特点,还有对冻疮的治疗效果也较好。

选时:冬病夏治非常讲究时辰,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上午11点以前贴完药饼。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中医认为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浙江医院针灸科的冬病夏治从头伏开始,每十天贴一次,连续贴三次为一个疗程。第一次接受治疗的病人,在冬至加一个疗程可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为确保疗效,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厉害,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但睡觉之前一定要揭掉。第一次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主要了解一下药性,最好别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第二、第三次的治疗。等到第三次,贴敷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因为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修复,有时候皮肤起泡效果更好。

其次,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的话固定药饼的胶布会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