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人自杀与自杀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人自杀与自杀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大教授、博导,已经成为中国高校顶尖文人的余虹,在50知天命的年龄突然坠楼自杀。余虹之死,举国震惊,人们扼腕痛惜之余,猜测着自杀背后的种种端倪。本期,我们约请了三位学者、专家从心理学、法学不同角度对余虹的自杀进行思考,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12月5日13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在“五十知天命”时突然从自己家所在的世纪城小区10层跳下,现场留下的遗书表示他要把所有藏书捐赠给文学院……

遗书和捐赠,都说明余虹教授的自杀显然是“有准备”的。而一位博士生导师,已经成为高校最顶尖文人的他,为什么选择自杀之路结束自己的辉煌生命?一个人的死,对于他本人可能是某种解脱,但对于亲人、活着的人们则是一种长久的伤痛,更是教育和文化界的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探寻余虹教授自杀更深层的心理原因,才能使更多的人清醒并引以为鉴。

余虹教授的自杀,除通常所说的抑郁症、工作压力等因素外,还与他的成长经历,现实处境和思维习惯等有关,根据他的同事、朋友、学生和亲友的回忆,并分析他本人的一些著作,可发现他内心深处的创伤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无奈:

1 早期的挫折,坎坷的成长,致敏感的性格,作为77级高考生,他比别人观察细致,思考深刻细腻;不甘心平庸和无为,所以奋斗不患,活得很累。

2 不懈的追求,快速的上升,致动荡的生涯。他在二十几年中读研、任职、兼职等经历南北方近10所大学。又多次出国访问;可见其生活节奏之快,疲于奔命的状态。

3 婚姻的不幸,单身的生活,致员魂无处安放,两度不幸的婚姻,儿子远在美国读书;因而身边无人可以倾诉内心,导致累积了太多的“精神毒素”。

4 表面的快乐,内心的挣扎、致“自杀式微笑”。示人以轻松快乐,实际生活在沉重和疲困之中,是高处不胜寒;双重人格所致的“自杀式微笑”,常是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征,

5 热闹的课堂,冷清的居室。致孤独寂寞的情,他被学生评为“讲课最动情”的老师,但抑郁,失眠,胃病毁掉了他所追求的完美生活;于是他感慨:自杀不易,活着更难。

6 生死的哲学,璀璨的艺术,致前景的迷茫混沌,研究哲学与艺术的余虹教授,其人生就是一道难解的“哲学命题”,因而,有学者提出:“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出路”问题。

端午节,如今已成为我国的法定放假传统节日,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表达对伟大诗人的敬仰,而决非是对文人自杀的肯定与赞美。

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确实形成了古已有之的“自杀文化”。而以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自杀文化”确实对各种人群都构成了一种消极心理暗示,也无形中导致自杀成为某些文人的“精神出路”。从80年前的学者王国维,到作家老舍;从翦伯赞夫妇,到傅雷夫妇;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到诗人海子、余地,演员张国荣……都以自杀方式告别人世。

“死亡就这样一次次将昏睡于人群中的人唤醒,让他们回到自己并守护自己的自由,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是余虹教授著作中的话,愿人们能够理解,并从中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