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岂止是吓一跳的危险距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岂止是吓一跳的危险距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探讨生命与吓一跳危险距离之间的关系,缘于近日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疑投毒致死案。比较近年来发生的中外校园杀人案,我们发现,包括马加爵在内的中国学生,攻击目标更多的指向同一寝室的人。“感谢室友不杀之恩”,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悲凉,更令人不寒而栗。

吴欣子:前几天看到了《人民日报》对这件事的评论:“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 ……从 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到 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一颗颗扭曲的心灵,震惊社会。”

知情人称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合已有一段时间,林某对黄某的不满日积月累,最后一念之差做出疯狂的举动。

“你凭什么喝我打的水?”“你为什么把牛奶袋扔在桌子上?”“你为什么每天晚上都那么晚还不熄灯让人睡不好觉?”“和寝室一哥们讨论洗澡问题!鄙人建议 ‘你’该洗澡啦,并要求至少一个星期洗三次!答曰:洗这么多干吗,夏天一周洗两次差不多啦!”许多人认为,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投毒杀人让人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样的生活琐事要闹到下毒杀人。其实观察一下,这些杀人惨剧的起因并不复杂,几乎无一例外令看到的人不可思议,常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为这么一点小事 ……

张淼: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中,超过三成与寝室关系、班级同学关系有关。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常听到学生因日常琐事抱怨自己有难解的“心结 ”。

室友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地域,每个人都带有在近二十年里形成的各自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因为读书,几乎是在一瞬间无从选择地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或者说是 “迥异 ”在一千个左右的日子中被夜以继日地固定在了十几平方米里。这种前提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彼此之间没有大的利益冲突,但磕磕绊绊难以避免。

林嘉俞:对于大学室友的相处之道,师长们的教导通常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多理解、多交流、多宽容。看到过一个视频:《婴儿情绪与母亲表情的敏感反应》,实验证明,婴儿对负面情绪非常敏感,面对持续的负面情绪时,婴儿的反应是疑惑 示好 沮丧 郁闷 烦躁 暴躁。抗拒诉求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其实不仅仅是婴儿,因人与人接触引发的负面刺激过度,超越人的生理承受底线时,仅仅强调接受、适应,是不科学的,如果我们承认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底线、有阈值、有界限的,就应该以科学的态度面对人有限度的承受能力。

春天里:微博上的一条评论,令人潸然泪下:“复旦今天失去了两个宝贵的学生,一个是受害者,一个是投毒者。”手捧康德 “星空 ”语录,她感慨万千:“面对依附于没有受到制约的潜意识中的弱点、面对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恶,善是起点还是终点?人类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心智不被戾气侵袭,如何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心灵不被残暴的力量所控制?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必须独自面对的课题。”

主持人:其实探讨到这个层面,对反思“同室操戈”的恶性案件,进而规避近在咫尺却毫无防备的危险关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当人际冲突引发的负面情绪被压抑且无法表达和处理时,一段时间内难以理解、无法交流、不能宽容时,在形成内在的攻击性前,在潜伏的无意识状态的愤怒累积转变为攻击前,不妨暂且放一放“亲近”的意愿,主动调整距离,利用空间稀释、减少刺激——换一间宿舍。

花儿开:一念花开,一念花落。在接受、适应的同时,别忘了还可以放下这一间寝室,放下一段无力调适的缘分,与人相处的方式更加灵活,不拘泥,是一种智慧。人民网在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时评论道:“文明以尊重生命为起点。”对生命的尊重是社会的进步,更是你给予自己的大爱。

林嘉:国外有学校设置了以 “心情教育 ”为核心的人格、素质教育课程,专家认为孩子需要 “心情教育 ”。“心情教育 ”训练人的本质中最深层的动机,使人的知识、品德和意志向健康的目标发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孩子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习以爱回报,从小培养关爱家人、他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质在爱的熏陶下逐步发展成熟。长大成人后,以这种人格素质与其他人相处,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关系。

主持人:“琐事不合导致杀人”的动机成为引人注目的元素,触目惊心,因为逝去的是生命,还因为,惨剧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常见性的,很多人过去、当下、未来都会遇到。如何更好地规避?我们特约了心理治疗师武文对此做深层次的分析,从心理学层面解读:人,何以变成一颗危险的“炸弹”!

武文:在“复旦投毒事件 ”中,林某和黄某之间并没有什么天大的仇怨,只是因为一些小事关系不和。为一点点小事就杀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否则,这个世界岂不是乱成一团?为一点点小事的不和就去杀人的人,究其根源,是因为这点小事引发了当事人内在的无法承受的种种负面感受。一个人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心理成长停滞在一个很幼稚的阶段,当他遇到一些任何人都会遇到的困难时,内在潜伏的痛苦负面感受就会被唤醒,在一些看似平常小事上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无法处理而酿成惨剧。

像马加爵、药家鑫这样有着严重心理缺陷的大学生,就像是一颗 “定时炸弹 ”,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爆发。但是一旦爆发,最容易伤害的往往是生活在他身边的人,成为这颗 “定时炸弹 ”的受害者。

人,何以变成一颗危险的 “炸弹 ”呢?这需要从当事人最初的家庭关系说起。一个人在生命的童年期,会体验到正面的感受例如快乐和喜悦,同时也会体验到负面的感受,例如恐惧和痛苦,这都是正常的心理体验。但是,在童年期,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处于一个有待发展的脆弱状态,需要父母能够很好地接纳、理解和安抚,从而帮助孩子发展出一种能力: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如恐惧、害怕、内疚等的能力。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对孩子耐心地安慰、接纳、理解和鼓励。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这样的对待,负面感受总是被严重地否认和忽略时,结果是很可怕的。因为一种真实的感受(即使是负面的)不能够被父母接纳和认可,最终也会被自己所否认和接纳。否认的结果就是分裂: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 “好人,优秀的人 ”,只能拥有好的感受,优秀的感受。长大后,那些负面的、时刻威胁着一个人生命存在感的那些痛苦的感受,已经失去了 “安全出口 ”的表达机会,只剩下一个出口:泄愤式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式的表达。

负面感受在童年期不能被父母成功地处理,长大成人后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消极被动地忍受,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忍受,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会活得不开心,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何常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开心。当这种不开心发展到极端时,形成心理症状,自伤或自杀。另一个结果就是爆发,这是第一个结果不成功的结果,由第一个结果 “忍字心头一把刀 ”的伤己,冲向第二个结果 “利刃出鞘 ”伤人。一旦在生活中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或一个不喜欢的人,或一种不能处理的关系,心中的利刃再也无法 “承受之痛 ”,就很容易利刃出鞘,拔刀伤人,殃及无辜的他人,让这些受害者成为他负面情绪宣泄的 “替罪羊 ”、“刀下冤魂 ”。例如马加爵事件。他把内心无法忍受的自卑和屈辱感归咎于同学嘲笑他羞辱他,而不是自己内心无法处理的这把 “屈辱的利刃 ”。是这把利刃分分秒秒地在折磨着他,当这把利刃挥舞着砍向身边的同学时,也砍向了自己。

例如药家鑫事件。当车祸发生的瞬间,他无法忍受自己内心巨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其实近乎于一种精神病性的毁灭性恐惧。但他无法处理,却归咎于倒在他车轮下的伤者,认为伤者会给他带来这种威胁。于是,他把这把 “恐惧的利刃 ”从自己的 “内心 ”拔出,砍向了无辜的受害者,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发生后,林某妈妈的反应是 “否认 ”,她坚定地认为儿子是个好人,儿子绝对不会杀人,是人们搞错了。这样一个妈妈在 “面对家庭灾难发生时 ”的否认态度,让人可以想象,林某在成长过程中,在面对自己所有的 “不好 ”的感受时,如果袒露在妈妈面前而渴望得到安抚、理解、接纳时,会遭到怎样 “坚定地否定 ”。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大家就应当可以理解林某这样一个 “优秀的好人 ”,却为何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来。最应该唤起人们警惕的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这样麻木不仁的父母正为社会不断地制造着新的 “定时炸弹”?悲剧的发生只是一个结果,而悲剧的种子是从有缺陷的家庭教育中酝酿成熟的。

无论多么好的防范措施,都比不上来自当事人拥有一颗快乐而自尊的心灵。在今天大学校园这种惨剧日趋增多的现实下,如果父母不能及时反省和改善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缺陷和失误,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悲剧就绝对不会停止上演,会有更多像林某和他的同宿舍同学一样,成为家庭教育的牺牲品和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