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清昭陵分析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及其哲学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清昭陵分析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及其哲学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对沈阳清昭陵的实例分析和对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形式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哲学思想,探讨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延续中国古代建筑思想。

【关键词】:

建筑,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哲学,清昭陵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国古代建筑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如何能将中国古代建筑的哲学思想提炼出来,应用于当代建筑中呢?中国传统建筑哲学表现最明显的建筑类型无疑是皇家建筑或宫殿建筑,因为这些建筑最能体现当时建筑形制以及哲学理论、礼制,是一个时期文化、建筑材料、建筑形制、影响、综合国力最浓缩的体现。在其中,皇家陵墓建筑又是最具哲理、思想、礼制于最优者的一类建筑,它不仅体现中国古代人对生死了理解,同时通过当时文化及后世祭拜需要的形象,更能通过建筑体现中国一个时期的传统哲学。

(一)、帝王陵墓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三种主要形式:

第一种叫“方上”。这是早期的一种陵墓封上形式,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时的陵墓之所以呈方形,乃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

第二种是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地形,以山峰作为陵墓的坟头。像秦始皇陵那样大型封土不仅费工,而且不安全,以山为陵则可以少花人力并可利用山岳雄伟的形势来体现帝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宏大的气魄,而且还可以防止盗挖。唐代帝陵一开始就采用了这一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是以位于陕西礼泉县的九峻山为坟,在山腰开凿石洞为玄宫,从挺道至墓室深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非常坚固。

第三种是宝城宝顶。帝王陵墓在秦、汉时期盛行“方上”封土,唐时“以山为陵”,北宋又恢复了秦汉旧制。元是不建陵寝。明清时对陵寝制度又做了一次重大的改革。首先陵墓的形制由秦汉两宋时期的方形改为圆形;其次取消了秦汉两宋陵园中供奉帝王灵魂日常起居生活的下宫建筑,保留和扩建了供谒拜和祭祀的上宫建筑,从而更加突出了一年三举的上陵之礼;再次陵园的围墙由唐宋时期的方形改为长方形,陵园由南向北分为三个院落:第一个院落由碑亭、神厨、神库等组成;第二个院落是祭殿和配殿;第三个院落是埋葬先皇的地方,设有牌坊、五供座、方城明楼和宝城宝顶。

(二)、清昭陵形制

清昭陵便是第三种形制的宝城宝顶。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48万m²,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

陵区坐北朝南,最南面是下马石,向北有华表、石狮 、石桥、石牌楼,石牌楼与陵的正红门相对,是一座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有仿木构斗拱,正脊及横枋浮雕花卉、行龙,上下横枋之间嵌镶着透雕栏板,柱脚有六对圆雕坐狮,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正红门为单檐歇山式,门的两侧有五彩琉璃嵌镶的蟠龙壁。此处为第一院落。

走入正红门,甬道的两侧排列着成对的华表、石兽。石兽有狮子、麒麟、獬豸、骆驼、马、象六种。走过石像生,迎面而立的是神功圣德碑楼,是康熙帝亲笔题书。碑楼的北面就是方城,方城的规制和各建筑物的装饰,与福陵相同。以隆恩殿为中心,东西有配殿,四角建角楼。前面是高大的隆恩门,后面是石柱门、石五供 、券门、明楼。此处为第二个院落。

过了明楼便是宝城,宝顶之下便是皇太极与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安息之处。宝城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顺治帝封其为“隆业山”。宝城成一个封闭的半圆形,为第三个院落。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51年)初步完工,又经康 熙、乾隆、嘉庆各朝的改建和扩建,才具有现在的规模。因此建筑风格仿自明陵,同时又具有满族特点,是满汉文化交流的典型表现。

(三)、中国古代陵墓主要体现的哲学思想

虽然我们可以把陵墓看作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物,但是他的内容和和功能并不是单纯以此为目的。尤其在古代,它包括着对人死后的世界环境的安排,它反映着一定时代存在着一种“世界观”,一种对生死问题的认识以致宗教性的对死后世界的构想。

1、入土为安∶死亡即回归母体,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是一个轮回枉然,死亡后要回归 自然。

从古就有了“人是由土而生”或“人是土中来”的观念,因此便有了以为人死後的归属应是重新归回土中的观念,“尘归尘土归土”或“入土为安”也就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我们可以说,墓葬文化及支持这一文化出现“入土为安”主张,在潜意识上是一种对土地的崇拜。人是从大自然造化的母体中出生,就要回到大自然的母体中去。风水的专用词也变得儒宗化,结穴的山峦叫做“父母山”,父母山的来脉叫做“祖宗山”(少祖山),而众山所由而出的山,则称之为“太祖山”;但是,观其最根本的父母山的结穴造墓,其形状正如大腹母亲孕著孩子。死者埋入土中,就仿似回到了大地母亲的子宫。

2、追求永恒,死后在阴间继续阳间生活,视死如生。

墓葬之所以涉及宗教说法及注重陪葬品的安排方式,其实正表现了人们对死者是“视死如生”。视死如生的观念的根源源自一种灵魂未灭的说法,以为人的肉体与灵魂是两个部份,肉体死了,灵魂尚存;死者不再在人间生存,但他原有的生命并不曾完全“消失”,而是转化成另一种“生命形式”,在另一不可见也不可知的世界过活。

3、后代祭拜、巩固宗法社会的孝道需求

人可以死去,可是坟墓说明他来过、活过,也让在他死时尚未出生的後人,可以祭拜。这种祭拜,推动了一个观念∶人活著,要对死去的“列祖列宗”负责,不能“辱没祖先”、“对不起祖宗”;人活著也不能不对未来未曾见面的子孙负责,不能“子孙蒙羞”。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种姓的繁殖是长程的,由此信仰即保障了宗族的延续和其制度,也使宗族中的个人可以有基本的生存、生育下一代的保障。

皇族一般也通过祖先陵墓建筑的建设与祭拜巩固其政权,想表现受命于天,血统纯正,也有震慑外族,提升自己威望的作用。同时地广人稀的中国社会需要宗法制度结合人与人有秩序的关系,由此便形成了中国注重“孝道”的传统。儒家把家庭情义延伸至社会文化意义,以家庭中培养的亲和感,进而为成为社会凝结的基础。

4、亡者已逝,生者尚存,陵墓的产生,也是生者在世上得以慰藉的一个手段。同时又是死者对生者的希望。在当一个人死亡,并不代表著一切人间关系简简单单地写上休止符。死者至亲的亲人主观上希望死者的死亡通过另一种形态,作为他与生者之感应,为永别的遗憾带来弥补。他们希望,这种感应也能为死者的至亲者在未来带来死者的帮助。“没有了死者”的生活之中带来“死者的好影响”是一种对伤痛的幸福补赏。“以感应作为弥补”是种主观的希望,使华人的墓葬与风水观念得以结合。

死亡是永恒,在墓葬过程中被掩埋的是死者,处理墓葬过程的却是活人,它的一切细节都反映了活人的意识。所有墓葬过程的细节如何安排和处理,是活人的思想受到社会条件、传统观念、宗教教义、社会意识等方面制约的总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 杨永生主编.中国古建筑之旅[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3] 潘谷西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