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康:城镇样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为小康社会的样本城市,不只需要经济的繁荣,对于与民生相关的一切元素的关注才是它们的亮点。
它们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平安幸福的真实可触。
昆山市:新昆山人城市运动
拥有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全国惟一自费创办的国家级开发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等。
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的GDP。
2004年5月3日,总书记视察昆山,走进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并到农户家里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当时感慨地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
“不但要关心GDP,更要关心老百姓多得人民币”,“富民优先”就要“在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反哺农民”。昆山市官员的理念化成了一项项富民政策。
在昆山,人人都知晓“三有工程”:个个有技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物业。“三有工程”从2000年开始实施,并不断深化。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物业富民、投资富民、保障富民、财政转移支付富民、帮扶富民”等八项富民举措,构建持续增收机制。与富民优先同步,昆山不断完善“五道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使民生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
根据昆山市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人数各17万人,35.1万名失地农民和失水渔民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7.5万名失地农民和灵活就业人员进城保,2.3万名企业退休职工纳入社会化管理。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35.6万人,参保率99.7%,医保基金到位率100%。
昆山是一个移民城市。如何让“新昆山人”融入昆山?昆山想得很周到,2004年专门成立了“新昆山人服务中心”,为“新昆山人”在就业指导、子女入学、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免费咨询服务,并设立“新昆山人”投诉处理中心,保障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初来乍到的“新昆山人”,都会领到一本《昆山新市民幸福指南》,涵盖就业就医、求学安居、交通旅游、法律法规等内容。这一系列政府举措及其引发的震动一度被媒体誉为“新昆山人城市运动”。
2007年,昆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其中劳动者报酬达380亿元,也就是说,昆山GDP这块大蛋糕有三分之一切给了当地老百姓。
江阴市:“红卡”在手生活不愁
2007年,在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2家,数量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境外投资额达1亿多美元。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小康达标之后做什么?江阴市提出了建设“幸福江阴”的新理念。――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五好”成为江阴的标志符号。
2006年,江阴启动第一轮农民健康体检和城镇退休职工免费体检,江阴市民人手一份健康档案。
多渠道地增加江阴73万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江阴招招见效:农民有财生钱、有房生钱、有股生钱、有地生钱、有钱生钱。一组数据,足以让人信服:江阴农民人均收入达10641元,连续8年名列全省第一;8.39万名持股农民3年来人均分红累计2662元;61%的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收益,收益超过2.5亿元;农民去年人均从农业旅游经济中获得收入114元。
“红卡”在手,生活不愁。许多农民这样说。所谓“红卡”,就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卡”。在江阴,还有一个新词――“历保”(即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它与农保、城保、医保、低保等一起构成覆盖城乡的保障网。为所有失地农民兜底,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家。
同时,江阴还实施了“五年万人”创业培训工程;由市财政建立专项基金881万元,以政府采购形式,开展以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下乡为内容的“幸福进万家”活动。
江阴要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阴市城区东北部,是全国最小也是唯一的城市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幸福江阴”的一项重点工程,如今,这里已成为江阴市民休闲、健身、度假的最佳去处。
据最近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97.83%的江阴市民为生活在这座幸福的城市而感到自豪。
常熟市: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常熟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在江苏省县市中率先突破500亿元大关;全市私车保有量达到8万余辆,常熟城乡30万个家庭,相当于每4个家庭,就有一辆私家车;各乡镇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
在常熟,每4个家庭中就有一个老板;全市共有4883个民营服装企业,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吸纳了25万人就业。以海虞镇为例,一年生产1亿1千万件服装,1亿5千万件毛衫毛裤,“家家生产,户户经营,人人动手,个个赚钱”,很形象地形容了常熟的民富。
在让人们钱包鼓起来的同时,常熟还撑起了“保障”伞,尤其是对农民和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
如今在常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实施被征地农民“土地换社保”,预征养老保险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等办法,常熟的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目前,常熟有17.34万农民享受到了社会养老补贴,参保覆盖率达87.7%。
常熟市还发动全市60万农民参加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起初的17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5万多人,参保率超过了97%,已经有21.8万人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
常熟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近两年拒批环保不达标的项目200多家,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就有两个。换来的,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是“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一大批体现百姓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奖项。
杭州余杭区:笔墨江南清丽余杭
近三年来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0家,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超过35%。
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83家,完成工业销售收入92亿元,拥有各类织机超过2万余台,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其中装饰布产值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2007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1天。
几年前,全球通信集成系统供应商芬兰斯凯菲尔公司驻华代表来到杭州余杭,绿意盎然、山青竹翠的景象让他甚至想起了瑞士。
城区街头星罗棋布的绿化小品、大大小小的绿地景观,蓝天、碧水……置身杭州市余杭区,仿如走进一个绿色的世界。
其实在几年前,余杭也因为生态环境问题而大伤脑筋。2001年,余杭区提出创建“生态余杭”的口号,痛下决心,强制淘汰污染、落后的产业。至今,余杭区已累计关停企业161家,其中矿山企业76家、水泥企业23家。
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后的余杭,不仅为百姓换回了良好的环境,更为余杭吸引了一流的企业和人才。从2003年到2007年,余杭在全国百强排名中,从第21位上升到第15位。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项目,余杭都采用召开听证会、发放调查表等形式,邀请公众参与。2007年,区环保局共集体审议敏感项目66个,召开敏感项目听证会1次,否决项目29个。
治理之余,规章制度成为余杭保护生态的长效机制。2004年,余杭完成了生态区建设规划。为保护西部宝贵的山区资源,余杭对西部山区取消经济指标考核,重点放在生态建设上。今年起,区财政除了继续给予扶持外,还实行“生态项目申报制”,西部山区乡镇根据需要申报生态项目,自我建设发展,一经通过,即由财政全额拨款支持。
2008年,余杭区提出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产业,提高了环保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划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对于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不节约能源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坚决不批。
“笔墨江南、清丽余杭”。今年,余杭区将投资53亿元打造西溪湿地三期工程。10月1日,中国首个湿地博物馆、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院、美丽洲公园也建成向公众开放。
荣成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长江以北“第一个工农业总产值过百亿县”;全国第一渔业大市,渔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20多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中国国内第一家渔业电子交易信息中心;千里岸线上分布着340多个渔农结合村。
从地图上看,山东就像一只雄鹰,荣成市正位于雄鹰的喙尖上。渔业的发展成就了荣成,近年来,荣成又抓住日韩产业转移和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实现了由资源型渔业大市向制造型工业强市的转型。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荣成带来了新的气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007年分别达到15660元和 8301元,总人口不到68万的荣成,家庭轿车拥有量已达 1.6 万辆,互联网用户8万多。
在新农村建设中,荣成市不搞一刀切,因镇治宜、因村治宜,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工作。近年来,荣成市提出了“以强势村庄和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思路,并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支持,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大胆尝试。
荣成市鼓励和引导有经济实力的渔业公司和工商企业反哺农业,把农田变成原料车间,把农民转化为产业“蓝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如今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已成为荣成市农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
荣成市每个镇都设有“劳动保障事务所”,承担当地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配置、维权等职能。各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与市劳务大厅实现微机联网,劳动力供需信息在城乡间实现了共享。在荣成,来自农村的失业职工,同城里的职工一样,可享受免费就业培训。
实施农村大病医疗统筹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荣成百姓感受到了好处。每位农民每年只缴纳10元钱,就可以参加大病统筹,目前全市参保率已达8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推开,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东莞市:从劳力增值到智力增值
2007年,东莞GDP达3151亿元,占广东全省的1/10;世界上每十双运动鞋就有一双产自东莞;东莞有博物馆21家、各类大小图书馆450多家,文化广场447个。
20多年的快跑之后,今天的东莞正谋求一次撑杆跳――从劳力增值到智力增值,从外资经济到民本经济,从资源大量耗费到绿色GDP,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从2001年起,东莞人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以每年投资百亿元的气魄,创出自己的城市品牌――
“建城、修路、整山、治水”,一年百亿、五年打造新城的浩大工程,让东莞告别“城市里的农村,还是农村里的城市”的定位尴尬。
“农民公寓”让农民过上文明的市民生活,“广场文化”让女人告别麻将台改跳健身操,“创业东莞”让“二世祖”走进工厂,“平安社区”求解管理难题……一场平静而深刻的“身份”改变运动在加速进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农民向市民、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型,在东莞已经破了题,上了路。
最低工资保障、共享文化大餐、外来工“夫妻房”的设立……在拥有超过600万外来工的东莞,“候鸟”们开始筑造自己的巢。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标志性建筑、文艺盛宴、地方风情,东莞在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之余,也正在不遗余力推动“文化新城”的建设。“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广场之城”这三大文化品牌已初显规模。
寿光市:富在农业富在农民
蔬菜常年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每个标准蔬菜大棚年纯收入可达2-3万元,彩椒等稀有品种年纯收入可达近20万元。
2007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16亿公斤,交易额30亿元,旺季时有近1.5万人在市场交易。
成片的大棚,棚里四季常青的蔬菜,以及批发市场上摆放整齐的等待出售的黄瓜、芸豆和西红柿……
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寿光市,是全国最大的蔬菜基地,著名的“中国的蔬菜之乡”,也是冬暖式大棚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一号菜篮子”。
从大棚蔬菜到无公害蔬菜基地再到“绿色蔬菜基地”、“有机蔬菜基地”,寿光市围绕着“农”字做文章。在“富村工程”中,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大棚洋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通过对经济薄弱村给予资金、智力、结对的帮扶,使67个弱村跨入了强村行列,78.5%的行政村集体收入突破5万元,40%的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
农业发达的寿光也曾有过自己的尴尬:外销农产品中,经过加工的“增值品”曾经少得可怜。而如今寿光已经拥有了400多家涉农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65%。因为这些涉农工业既能强市、又能富民,既是工业、又是农业,被寿光农民形象地称之为“1.5产业”。
寿光富在农业,也就是富在农民。在寿光,农民种一个蔬菜大棚,一年净挣六七万元是很正常的事。寿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
在继续确保农民生活宽裕的前提下,寿光开始为农民未来的生活谋划。
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90%以上的农户生活用上了清洁能源。寿光市镇村的行政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大厅、公共服务中心三级一体为民服务网络,让老百姓体验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方便。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该市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6.2%。建廉租住房制度,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筹建敬老院,使得五保集中供养达到80%以上。
晋江市:向中等城市迈进
在全球的城镇市场中,每100件夹克就有21件来自晋江;晋江运动、旅游鞋产量占全国旅游、运动鞋总产量的40%,占世界总产量的20%;外墙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琉璃瓦基本垄断全国市场。
2002年春天,“加快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向中等城市迈进”成为晋江的新口号,重新规划城市,以每年百亿元的投入,开始锻造自己的城市品牌。
“建城、修路、整山、治水”,带来了城市形象的极大提升。同时不断完善、深化城镇化。
1998年晋江在福建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低保,2006年在福建省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名在晋江的农民工维不了权”,晋江市政府对社会作出的“三不”承诺,使70多万“新晋江人”在第二故乡感受着幸福。
在侨乡晋江,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慈善。作为全国首家县级民间慈善机构,晋江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开展了“解困、助学、助行、助听、复明、慈善安居、荧屏文化、扶助被征地低保人员养老保险、扶助低保人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关爱母亲工程”等慈善活动。晋江还形成了市、镇、村三级慈善平台。
据晋江市民政局的工作报告:市财政拨款2.8万元,为百户五保老人建新居,每人30平方米;给务工人员救助;镇级设有救助站,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这也是如今全国县级市建有救助站为数不多的地方。
义乌市:现代交易大市场
如果在义乌市场每个商位前逗留3分钟,按每天8小时计算,需要一年时间才能逛完;2007年,义乌市场以高达460.1亿元的成交额,连续第17次蝉联全国批发市场榜首;“小商品指数”定期向全球。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义乌小商品市场五易其址、八次搬迁、十一次扩建,从最初的“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变身为大型现代化交易商场。“义乌发展经验”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
小商品贸易以及以商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和外地人口向义乌城区聚集,推动了义乌的城市建设。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农村发展却一度相对滞后。
一排排设计现代的别墅;神态安祥的老人在公园里晨练;一辆辆轿车向不远处的市场、工业新区驶去,那是村民摆摊、上班去了……这是义乌的新农村。
2003年,义乌率先制订并实施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在浙江省率先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的转变。
按照“市域一体”的要求,义乌在规划基础设施时,不再分设城乡两个概念,交通、排水、电力、通讯、环保、供气等,都将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安排,而且还预留了与周边县市相衔接的发展空间。在社区布局规划时,义乌将把全市800个村庄整合改造为300个左右社区。这意味着,若干年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将在义乌彻底消失。
在农村户籍、社保、医疗、就业等各项改革方面,义乌正向纵深推进。2007年底,全市已有54.04万人参加了城乡大病医疗保险,占城乡居民总数的87%。16.01万被征地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2.71万人开始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五保、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达100%。
鄂尔多斯市:传递绿色接力棒
作为一个资源富集区,鄂尔多斯曾有“羊(羊绒)、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四大资源之说。
沙尘暴由过去每年出现二三十次,下降到八次以下,全市优良天气超过了325天。
以能源重化工基地著称的鄂尔多斯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与荒漠作斗争的艰苦探索中,绿色的接力棒从未中断过,却始终难以摆脱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困扰。
2000年成为鄂尔多斯转变的关键――在连续三年大旱的背景之下,鄂尔多斯市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
牧业强市”的目标,确立了“立草为业、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农牧业发展思路,在全市全面推进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半舍饲养殖、转移农牧民“三大政策”,实施生产布局、人口布局、生产方式、种养结构、资金投入、产业化等“六大调整”。鄂尔多斯市开始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150亿元,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居全国333个地级市第4位。财政收入达到200.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在全国地级市中列第9位。
2007年,鄂尔多斯市全面启动了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到目前,集中财政及各种项目资金50多亿元,投入到农区的耕地、牧区的草牧场整合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区内,已引进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20多家,培育种粮大户1300户,5万多农牧民在自愿、有偿、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引企入村、大户承包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达到30多万亩。2007年项目区农民纯收入达到非项目区的一倍。
最难得的是,经济发展的同时,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也有了极大的好转。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25%左右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0%,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不断恶化向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