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看中国数字出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看中国数字出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岁末年初,又到了写数字出版年终盘点的时候,数字出版产业多年高歌猛进所制造的虚火和泡沫,一定程度上在2012年得到了消化,良好的产业氛围也促使更多出版单位完成了对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决策。在出版社内,数字出版业务被重视的程度不断提升、不断趋于理性,在行业内,数字出版人也不断地被升迁、被猎头、被转会,可以说,“产业发展、人才洗牌”是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一、政府支持力度空前

政府对于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正随着对数字出版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提升,2012年,政府将数字出版放在了一个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更大背景下,上升到了“增强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高度上。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从政策到资金支持,从国家基地建设到各地园区建设,对数字出版产业的支持都可谓力度空前。

在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方面,继上海、广东之后,江苏、山东、安徽、广西、湖北等省分别了《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推动本省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江苏为保障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财政投入、实行税收优惠等六项保障措施;山东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从事数字出版活动,鼓励民营新技术公司,并对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经营业绩突出的非公有制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安徽将数字出版产品优先纳入各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并为数字出版人才减免个税,对数字出版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年薪10万元以上的,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个人创新创业;广西从自治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资金用于扶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并在数字出版企业的登记注册、开办运营等方面予以各种支持;湖北则明确提出包括“新办数字出版企业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等在内的七大税收优惠政策。

资金扶持方面,在中央各部委的政策力推下,2012年全国各省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规模达到了130亿元以上,而且各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中明确涵盖了数字出版,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申报内容。事实上,2012年各地已经有不少数字出版项目获得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而且数字出版正成为文化产业资金扶持项目的亮点。在数字出版专项资金方面,湖北每年安排2000万用于湖北数字出版产业专项资金,再如安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入驻园区、符合条件的数字出版企业可享受市财政每年安排的2亿元“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6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1300万元“文化事业专项经费”,每年还安排1亿元的数字出版产业专项资金。除此之外,辽宁、湖南、重庆等地也都设立了“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是从科技创新资金中给予重点安排,以沈阳和重庆为例,沈阳市设有4000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庆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数字出版项目也成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重要扶持对象。总之,在2012年,各种资金支持正成为各个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助推器。

二、网络公司深耕内容

互联网公司和出版社之间就“内容为王”的观点达成了一致,在2012年,互联网公司纷纷通过签版权、签作者、投资、收购等各种方式加大了对内容的投入,保证“内容为王”的措施几乎都已经被网络公司做遍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内容为王”的大旗会被传递到互联网公司的肩上。

2012年7月,腾讯以5647.60万元人民币(约合886万美元)的挂牌价,从浙报传媒手中获得财新传媒19.77%的股份。8月,VIVA正式宣布在三季度完成的B轮融资中,奇虎360成为了战略股东,周鸿成为VIVA新的董事。10月,李彦宏宣布百度要成为全球第一大媒体平台,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流量控制者和批发商,百度也确实有这个实力和底气。与这些互联网巨头们的方式不同,豆瓣走了另外的路线,2012年1月,豆瓣网上线阅读器软件,在短作品自出版平台上迈出第一步。豆瓣搭建起一个“自出版”平台供作者发表作品,并直接与作者进行签约,分成比例为作者拿七、豆瓣拿三,网站将按月与作者进行结算分成。目前,豆瓣网已经了作品商店,为用户提供付费阅读服务,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和菜头的《饭醉记录》。与豆瓣类似的还有亚马逊,进入12月后,Kindle的入华问题将亚马逊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尽管目前情况还不明朗,但Kindle意图构建的平台远远不能用一个自出版平台的概念来涵盖,贝佐斯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数字内容产业的生态圈,所有能够以数字形式进行体验的内容,都会成为这个生态圈的一部分。

实际上,不管Kindle来没来,本土网络公司对内容的深耕细作一直没有中止,比如盛大和中文在线等公司,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的成熟的赢利模式、销售渠道与固定收入,并通过移动阅读基地,打造了一个新的富豪群体,11月26日,华西都市报“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子榜单――“网络作家富豪榜”,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分别以3300万、2100万、180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网络作家富豪榜”前三甲。与这些盛行的浅阅读内容相反,网络公司们一直没有给厚重的传统阅读内容找到合适的途径,尽管探索依然不断,比如腾讯。最近腾讯呼吁要为中国互联网留下有厚度的东西,于是推出了全新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并将投入千万量级资金以签约、稿酬的现金回报提供给签约作家。姑且不说这群人是不是腾讯为应对潜在的网络舆论危机所准备的安全预案,单凭技术商一板一眼地去做“内容为王”的事情,也足以赢得数字出版从业者们的尊敬了。

三、移动阅读如火如荼

移动互联网正在中国实现爆炸式的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台式电脑网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越来越多的人也通过手机来进行阅读,移动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主流趋势。

继移动、电信之后,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在京签署了《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至此,出版业基本确定了与中国电信、联通两家的分成比例不低于65%,与中国移动分成比例不低于60%的利益分配原则。4月19日,2012中国移动手机阅读高峰论坛暨“悦读中国”大型移动互联网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出版集团、作家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腾讯、新浪、盛大、当当、中移动等十六家出版社、互联网企业、移动运营商签署了“悦读中国”大型移动互联网读书倡议书。在这个倡议书签署的时候,移动阅读App也在迅速成长,并成为继游戏类App以外的最热门的主流应用。说到2012年的移动阅读App,不得不提到“一个”,“一个”是由韩寒与腾讯合作推出的移动阅读产品,在“一个”上,每天会有一篇好文章,一张好图片,还有一个有趣的问答。“一个”的内容符合移动阅读的碎片化特点,产品整体设计简洁,格调清新,非常具备文艺气质,再加上韩寒个人品牌的号召力,好评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上线不到24小时就登上 App Store 免费排行总榜第一名。

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阅读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是苹果和安卓技术开发人才的难求,尽管2012年比2011年的情况已经好很多,苹果和安卓技术开发人员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人员成本也比2011年略有下降,但在整体人才供需状况上,尤其是产品经理式的人才,依然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另外,除人员成本较高外,产品周期长,编辑与技术人员的磨合不足,都成为制约出版单位数字出版产品研发的瓶颈。2012年8月29日,奥博科贝在北京正式名为“奥博(QikPg)数字内容出版平台”的软件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各种移动终端交互功能模块化,并提供针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报告,让报纸杂志、出版机构在不额外增加技术开发人员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由美编或文字编辑实现数字出版产品的批量生产。奥博数字平台这类系统,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出版单位对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新媒体解决方案的需求,便于出版单位快速形成研发能力,并会对近期的移动阅读市场产生一些明显影响。

四、技术驱动营销革命

所谓营销,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找到用户是谁;分析他,理解他;让品牌和他发生关系;影响他的购买决策。几乎所有的营销大师们都是在这几个问题上作文章,如今,科技的发展让这些因素变得越来越易于实现,营销方式在今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用户从被发现、被找到开始,一直到品牌互动、产品体验,最后到完成购买和享受持续服务,都受到了技术的影响,在各种技术的驱动配合下,甚至于网络即为营销。

2012年9月17日,马化腾信息:微信平台用户达到2亿。这是继微博之后,又一个非常好的开放性营销平台,如何释放这一类平台的商业价值成为腾讯非常重视的问题。目前看来,将二维码技术与O2O模式结合,可能成为这类开放性营销平台实现商业价值的敲门砖。在过去几年,二维码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商品包装、地下铁、公交站牌、火车票、门票、电影票等等,几乎无处不在,2012年,长江日报、郑州晚报、贵州都市报等开始启用一个叫做“魔码”的产品,实际上这是二维码的一个升级版本,它的作用就是让新闻“动”起来。“魔码”将报纸与音频、视频、网页等进行链接,实现立体传播,同时让读者参与互动,把喜欢的内容分享给好友或转发到微博,还可以参与活动抽奖,实现购物、缴费等。与二维码一样,HTML5也是一项逐渐发展成熟的新技术,12月17号,W3C宣布新一代的网页标准HTML5终于定稿,这意味着各个厂商和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其开发的程序在所有的移动设备上运行,并支持视频、动画、图形、文字等各种格式的内容。由于HTML5具有跨终端、跨平台、跨系统、跨浏览器的通用性,在改变移动广告开发及广告方式上有着巨大潜力,这很有可能会带来一场数字营销革命。

另外一项肯定会带来一场数字营销革命的技术是大数据,在2012年,大数据的概念被炒得异常火热,大数据的书一本接一本,大数据的峰会此起彼伏,各位专家们在论坛上若不说说大数据仿佛都显得自己有些落伍了,其实这个概念没有那么新潮,也没有那么复杂。所谓大数据,最终目的还是研究人的本身,通过多维度地观察人、研究人,并对用户的信息数据、交易数据、行为数据、关系数据、地理数据等各种数据进行综合挖掘与智能分析,从而完成对用户的个性化营销,这将是我们应对这个不确定时代的有效手段之一。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技术是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扩增实境),2012年8月,在山东文博会上,青岛出版集团展示了多语种全媒体系列图书《中国―新长征》,当用手机或是其他数字终端扫描书上某一页图片时,画面就会变成立体真实的景观,这就是AR技术。青岛出版集团少儿期刊中心《小淑女》也使用了AR技术,将那些原本定格的漫画变成了鲜活的画面。AR技术在营销过程中的重点是抓住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加强并加深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从而促成读者的购买决策。

再说两件笔者认为是2012年数字出版的大事:一个是浙报集团的传媒梦工场在上半年正式注册成立后,陆续对包括虎嗅网、知微、优微、微拍等在内的多个新媒体与互联网项目进行了投资,成绩斐然;另一个是12月19日中国科学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一起,共同收购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33.5%股权,意义深远。这两件事情都涉及到同一个命题,即通过投资基金来发展数字出版。根据2012年初人民网的资料,“目前全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资金总规模超过1330亿元”。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将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为文化产业投融资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发展环境。如果能妥善借力文化产业基金,相信在2013年,数字出版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是题外话,笔者这一年忙于业务,参与业内交流相对往年较少,可是在和朋友们沟通的时候,却发现笔者这种状态在2012年居然有一些普遍性,很多早期非常活跃的数字出版人在2012年都沉寂了不少,询问电话打过去,一般回答只有三个字――“太忙了”,再细问下去:“知道怎么做了,没有精力顾及其他了”。更甚者,临近岁末又有几位业内好友宣布进行创业,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成熟稳重,在一些知名的数字出版企业里进行过数字业务的长期探索、观察,坚定的数字出版信仰践行者。衷心祝福大家在数字出版新的里程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