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高考时期”考生的心理调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高考时期”考生的心理调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都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认为总该定定心、喘喘气了。实际上部分考生并未轻松下来,曾经紧张的备考情绪,等待分数的焦虑情绪以及考试出错或者发挥不好的懊恼情绪,依然让他们寝食难安、焦虑不已,严重者还会因此导致心理问题。

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从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有60%至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度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高考后的三个月内,考生在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对考试结果的预测和获知,会让许多考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出现生理紊乱现象。

高考生历经几年的寒窗苦读,压力积累,特别是高考前一个月的紧张复习,考试后进行自我放松是很正常的,但这种放松不宜过度。此时最好的减压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学生平时学习较忙,考后这段时间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或者去拜访一些老同学,去亲戚家串串门。这些活动可以使考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平和的生活氛围,也有利于体能的恢复。考生更要理性地对待商家极力推销的所谓“庆功宴”“谢师宴”等“高考商业套餐”,以平常心度过高考后的等待期。考后的生活,可以多安排一些健康的非功利目的的活动。比如打球、下棋、学驾驶、学厨艺,等等。高考结束后,适当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考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其开阔视野,深入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另外,还要抽出时间为上大学做些必要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是一次“极限冲击”,在高强度的复习中。不仅要面临心理、生理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心理脆弱的考生会在高考后一段时间,出现心理需求“井喷”现象。而“后高考时期”学生的心理辅导是现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盲点。随着高考的结束,学生与高中母校的学习关系也随之终结,大学教育还没有到来,社会的心理支持系统又相对不完善,因此来自家庭的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各个环节之间能否有机衔接非常关键。高考之后,家长如果能够结合孩子在备考、应考以及面对实际结果等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帮助他们进行总结与分析,不仅能帮助孩子克服“学源性心理障碍”,而且有利于他们下一个学段的学习和发展。

诚然,消解学生的高考压力还要靠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变单一的人才观和就业观。全社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在升学和就业上的多元价值取向。如此,才能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