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架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架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理念、教学空间、教学手段发生着重大变化,开放大学现有的学习中心主要作为面授场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成人在职学习者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结合云教室、智慧空间、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功能将会得到极大拓展,本文基于澳大利亚“下一代学习空间”的PST框架,并参考我们对欧美等国著名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实地考察成果,对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从智慧学习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了新型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架构,并从实然状态到应然状态进行分析。

【关键词】 开放大学;学习中心;PST框架:智慧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3―0047―05

在数字化学习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2012年在美国发起的Moocs(慕课),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英国,包括英国开放大学在内的23家高校,宣布英国FutureLearn在2014年成立。可以预见,未来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必将越来越紧密。正如中国第一批加入慕课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所言:“这将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其影响绝不限于大学,对推动继续教育发展,打造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1]

但是,对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学习的革命,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于虚拟学习环境,而对与之相配套的实体学习环境往往重视不够。作为以校园为基础的普通高校,对数字化学习的模式研究和网络资源建设都会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而常常忽视对教室在内的实体环境和设施的建设,虽然包括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内的几所国内著名高校对未来教室的学习空间在技术层面和小规模实验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囿于大学“象牙之塔” 传统理念和现有实体设施,无论是未来教室还是智慧教室尚存于各大学教育技术系的项目蓝图之中。开放大学作为将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学,主要以远程学习和在线教学为手段,没有传统校园基础设施的束缚,而是依据成人在职学习者参加学习活动的远近,以区域设立学习中心,而且学习中心在空间的布局上可以灵活设计,随意组合,并在技术应用上突出开放性、智能性和集成化,加深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某种意义上说,开放大学未来新型学习中心既可以彰显开放大学办学的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同时还可以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服务,引领学习的革命。

如果说在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颠覆了传统教育,使学生者学习的时空、学习的理念和模式实现了“翻转”,那么按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理,与之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和学习环境也应发生变革。正像经济学家汤敏教授在评价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学习革命之间的关系时曾说:“未来,酒吧还是酒吧么?咖啡厅还喝咖啡么?酒店就是用来睡觉的么?餐厅就是用来吃饭的么?美容业就靠折腾那张脸么?肯德基可不可以变成青少年学习交流中心?银行等待的区域可以不可以变成新华书店?飞机机舱可不可能变成国际化的社交平台?” [2]显然,开放大学未来的学习中心可能会与今天的学习中心大相径庭。但它应该如何设计呢?又应该是怎样的架构呢?

PST框架及其意义

PST框架是2008年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David Radcliffe教授等人在实施“下一代学习空间”(The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Spaces, NGLS)项目中提出的,意指Pedagogy(教学)――Space(空间)――Technology(技术),该项目旨在帮助院校能够创设新型学习空间,促使学生更多地投入学习,获取最佳学习效果。该框架是以问题驱动(question-driven)方式,并综合文献研究和世界各国关于学习空间的创新实践得出的指导性框架,如表1:

表1 PST框架内容(问题驱动式)[3]

(根据David Radcliffe等人Designing Next Generation Places of Learning: Collaboration at the Pedagogy-Space-Technology Nexus项目报告书整理:.

[2]汤敏教授在北京市第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的讲演。2013.10.26.

[3] Radcliffe D,Willson H, Powell D, Tibbetts B. Learning Space in Higher Education: Positive Outcomes in Design[M].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Brisbane,2009.

[4] 丁兴富. 远程教育研究[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刘云杉. 教学空间的塑造[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10-12.

[6] Chin,K.W.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model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Malaysia: An overview[EB/OL].2011-10-10.http:// /projects /seminars /it-policy /cn /resources /kangwaichin/smartlearning-mimos.ppt

[7] 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J]. 开放教育研究,2012,(1):75-84.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刘永权,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开放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100081)。

刘海德,硕士生,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