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女性视角下《喜福会》中的和谐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女性视角下《喜福会》中的和谐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妇女解放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应该将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父权制中心文化下人类对待女性的态度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压迫性结构,号召建立一个两性和谐,物种平等,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社会。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喜福会》中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具体分析华裔女性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中实现母女两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的过程,为我们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新型平等关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华裔女性;自然;和谐

一.引言

谭恩美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非常有声望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处女作《喜福会》一发表就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了轰动。谭恩美在小说中主要创造了两类女性形象,分别是美国移民的母亲和美国生长的女儿。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华裔美国女性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过程中母女两代人上演的一出由相互斗争到殊途同归,相互认同的悲喜剧。《喜福会》中的母亲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严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儿,使它们能够逃出自己这一辈人的命运,成为她们眼中的幸福女人。然而,对于母亲的良苦用心,女儿们则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抗,在这个种族,阶级,性别不平等的美国社会母女两代人最终达成了和解,实现了相互认同。

目前国内外对《喜福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跨文化思考,以及剖析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和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着重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和谐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压迫性结构,为我们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个新型,平等,和谐的关系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法国女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妮在其著作《女性与死亡》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她认为女性和自然在地位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并揭示了二之间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她的这一观点首次在女性和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为女性的社会存在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批评视角。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从最初的强调和美化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转向深层次地分析与批判女性和自然相联系的概念。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试图解构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解放生命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生态女性主义者卡伦・J・沃伦认为在西方父权制文化中,统治女性和统治自然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即父权制世界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小说中的和谐思想,来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压迫性结构,为我们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关系指明正确的方向。

三.喜福会中被压迫的女性与自然

父权制思想在传统中国根深蒂固,它强调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统治。在《喜福会》中,许安梅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在寡居中被人欺骗被迫做了富商吴青的四姨太而遭到家人的唾弃,无论她做出何种努力都不能得到家人的谅解。为了不再让安梅重蹈自己的覆辙,她选择了自杀以此来提高安梅的地位。

小说中的另一位母亲顾映映尽管出身名门,但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婚姻。她的父母为她包办了婚姻,映映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她也尽力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去爱上这个陌生的男人。她的付出最后换来的是被遗弃,被抛弃。

童养媳是父权制社会下对女性的另一种压迫形式,小说中的龚・琳达在很小的时候就由家人给她选定了婆家,由于自然灾害,年幼的她被送往婆家去面对小丈夫和婆婆的百般刁难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承受身心的折磨,这些都是父权制对女性压迫的体现。

这些母亲们在传统的旧中国受到父权制的深深毒害,母亲们为了摆脱自己的命运,更为了给女儿们找到生存的希望,他们漂洋过海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希望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国能给女儿们带来新生。然而事实上女儿一代仍然无法逃离被父权制社会剥削压迫的命运,依然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

《喜福会》中当薇弗莱・龚在唐人街找老人下棋时,没有人愿意和她下因为在男人眼中棋是男人们的专属游戏。许露丝在她与丈夫的婚姻生活中以丈夫为中心,逆来顺受,她的付出最终换来的是被丈夫无情地遗弃。丽娜与丈夫和办了一个公司并且无私地为丈夫付出,她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她的工资却只有丈夫的八分之一,而且还不得不与丈夫分摊所有的生活开支。小说中的女儿们虽然出生在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国,但仍然无法摆脱婚姻家庭生活中隐忍,顺从,被动的女性特质。

小说中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体现了女性与自然的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由于日军的侵略,书中日军践踏下的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描写以及吴素云被迫带着孪生女儿去重庆寻找丈夫,这真实的再现了日军的侵华历史以及在传统的中国女性无时不刻不是受害者的境遇。小说中有一段顾映映一家人在中秋之日荡舟太湖的自然环境描写体现了大自然的柔弱同时也间接暗示了自然与女性的相似之处。

四.《喜福会》中的和谐思想

女性主义者认为要改变男性与女性的中心与边缘二元对立关系,我们既不能盲目地一种中心建立另一种中心,也不能简单地把边缘推向中心。在《喜福会》中作者以其独特的见解来构建一个生态主义者对传统二元对立的解构,书中作者没有以犀利的语言直接描写华裔女性对父权制压迫的反抗而是通过描写母女两代人在中西方两种文化相互冲突的背景下,两代人在父权制的压迫下各自寻找自己不同的出路,以及两代人由排斥到最终的融合来体现作者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这同时也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在书中颠覆了传统写作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模式,而是创造了一个以母女关系为主线的女性世界。在作者笔下传统的伟大,英俊的男性形象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懦弱无能,虚伪至极的男性形象。作为童养媳的龚・琳达所侍奉的小丈夫天余就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形象,以及富商吴青也只是一个拥有五方姨太太的荒淫无度的形象。顾映映的前夫同样也是一个虚伪只会玩儿弄女性的形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中的女性形象,她们作为叙事的主题,作者让她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使他们的形象由模糊变得清楚。

书中的母亲龚・琳达,从小被父母许配给黄太太的儿子做童养媳,受到了黄太太和年轻小丈夫的百般刁难,但她仍然遵守传统的妇德规范。在婚礼前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在新婚之夜偷偷吹灭了象征着夫妻白头偕老的一枝燃烧着过夜的红烛中代表丈夫的那一端,她终于醒悟最终利用夫家的迷信思想解除了束缚自己的无爱婚姻,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顾映映出生在富贵家庭,但她的婚姻被被父母包办,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婚后她试图努力去爱自己的丈夫,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忘恩负义的丈夫背叛了已有身孕的她。顾映映最终选择了打掉小孩,用报纸把婴儿像鱼一样抱起来扔进太湖,来表示抗争。许安梅母亲的身份危机给安梅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使女儿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她选择了吞食鸦片自杀,想以死提高女儿的地位。这一切使安梅意识到了女性的不幸地位,使她具有了反抗意识,来对命运进行抗争。

当女儿一代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跨越的困难时,是母亲们用她们的故事来启迪女儿的心灵与智慧,帮助她们赢得生活的主动权,获得女性的地位。《喜福会》中的女儿们在父权制统治下积极寻找自己的出路。许露丝被与白人的离婚诉讼所困扰,她的母亲鼓励她与丈夫进行一次好好的交流,并告诉她“女孩子就像一棵树,你必须挺起身子,听站在你边上的妈的话,唯有这样,你才能长得强壮。假如你俯身去听别人的话,那你就会变得软弱,一阵风就把你吹倒了。”(程乃珊,2010)最终她选择了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顾映映发现自己的女儿与丈夫的不平等的关系后,用打碎花瓶来暗示女儿,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的面貌。在小说的最后,吴精美为了了却母亲生前的愿望,最终决定去大陆寻亲,寻找当年逃难时丢失的未曾谋面的姐姐。小说中薇弗来.龚带着自己的未婚夫里奇去见自己的父母,他想尽办法让里奇给母亲留下好印象,但结果是母亲仍然百般挑剔。事后薇弗来.龚打算找母亲兴师问罪,结果她看到母亲熟睡中憔悴的面孔,她突然意识到了母亲这么多来对自己的百般呵护,从中可以看出她彻底原谅了自己的母亲,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以上是小说母女两代人在父权制社会压迫下,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出路,这是她们对父权制社会的无声反抗,后来母女两代人在西方文化冲突下由排斥到逐渐融合。这都体现了作者的和谐思想,作者渴望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尊重,唤起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总结

以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喜福会》中的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谭恩美的生态智慧,同时更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出发反思如何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自然的力量被边缘化,自然成为人类文明征服的对象。与自然的遭遇一样,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也被边缘化成为人类社会的他者。在《喜福会》中,无论是母女两代人在父权制社会中苦苦挣扎寻找自己的出路还是母女两代人最终的和解,都体现了作者的和谐思想,这表达了作者渴望唤起人们的生态女性意识,呼吁对女性的解放以及对生态自然的还原。为我们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关系提供了借鉴。(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白皎,《喜福会》的生态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2.

[2]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程爱民,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董海琳,王晓玲,曹佳学,生态主义下的《喜福会》文学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9.

[5]籍啖,从二元对立到和谐统一:《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作品评说,2013.

[6]李建珊,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

[7]马瑜,谭恩美《喜福会》的叙事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5.

[8]孙刚,《喜福会》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北社会科学,2010.

[9]谭恩美,《喜福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0]王桂贤,国内《喜福会》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