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0例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缺血性脊髓血管病;神经根痛;分离性感觉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121-02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发病率低,有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来明确诊断,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神经根痛、肢体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分离性感觉障碍及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现就3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18例,女性12例,发病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2岁。17-20岁9例,21-30岁3例,31-40岁3例,41-50岁4例,51-60岁4例,61-70岁6例,70岁1例,发病年龄以17-20岁多见,占30%。

1.2 发病诱因

本组有明显诱因者9例,占30%,激烈运动后发病2例,其中感冒受凉3例,产后1例,抽搐1例,腹泻1例,外伤1例。

1.3 发病形式

本组急性发病26例,缓慢进展4例。

1.4 首发症状

神经根痛21例,占70%,以肢体活动不灵为首发症状6例,间歇性跛行发作3例。

1.5 临床表现

上颈型3例,占10%,首发症状为颈部疼痛,四肢呈痉挛性瘫,以双下肢为著,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呈分离性感觉障碍及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2例出现呼吸困难。

下颈型8例,占26.67%,表现为颈,肩背及上肢痛。双上肢呈弛缓性瘫,双下肢呈痉挛性瘫。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呈分离性感觉障碍,有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1例出现呼吸困难。

胸型15例,占50%,此型比较多见,神经根痛部位也复杂,表现为肩、背胸、双上肢、腰腹部疼痛或麻木。双下肢呈痉挛性瘫。脊髓受损平面以下呈分离性感觉障碍。有2例深浅感觉均减退,有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腰骶型3例,占10%,2例表现为双下肢麻木,1例无根痛症状,双下肢呈弛缓性瘫,受损平面以下呈分离性感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较重,恢复困难。

中央动脉型1例,占3.33%,主要症状为腰痛,单下肢瘫、无感觉障碍,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较轻,仅表现为排尿费力。

1.6 辅助检查

MRI检查1例脊髓血管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脊髓CT检查1例正常,脊椎X线检查3例,2例为肥大性脊椎炎,1例正常。腰穿22例,压力均在180 mmH2O以下,蛋白及细胞数均正常。

1.7 治疗与转归

用改善微循环及细胞活化剂、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治疗,平均住院30 d,治愈9例,好转20例,死亡1例。

2 讨论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中,以脊前动脉综合征最为多见。脊前动脉综合征是由Spiller1909年首先报告,以临床表现为诊断基础的综合征。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很少见,在文献中仅有几例报告[1~3]。本组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2.1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

①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本组17-49岁19例,占63.33%。②多急性发病,症状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达高峰的有26例占86.67%。③首发症状多为神经根痛,本组21例,占70%,表现为颈、肩、背、双上肢及以下肢疼痛、麻木,其次为胸、腹、腰。疼痛部位与病灶上缘一致,有的可至病灶下缘水平。一过性脊髓缺血发作3例,占10%,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麻木或运动障碍,是缺血性脊髓血管病的发作先兆。少数病人无神经根痛症状,本组6例,占20%。④瘫痪多在几小时内迅速发生,首先脊髓休克期呈弛缓性瘫,以后呈痉挛性瘫痪,瘫痪多为对称性,本组8例,占26.67%,少数为单肢瘫3例,占10%。发病1周到2个月出现深反射亢进,2周至4个月出现生理反射,部分病例早期可出现病理反射5例,占16.67%。⑤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障碍而深感觉正常)。其中有1例传导束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同时伴有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经MRI证实为脊髓血管畸型合并脊髓空洞症。⑥脊髓休克早期多为尿便潴留,本组21例,占70%。但大多数无便潴留,部分病人仅表现为排尿费力。脊髓休克晚期出现尿失禁,很少有便失禁。瘫痪较轻者早期则表现为尿失禁,6例,占20%。尿便障碍大多在2-3周内恢复,少数可达1.5-2.5个月。

2.2 病因

①动脉硬化是老年缺血性脊髓血管病发作的常见病因,本组老年患者33.33%为此病因引起。②脊髓血管畸型,青少年患者大多为脊髓血管畸型引起。本组有1例MRI检查为胸段脊髓血管畸型合并脊髓空洞症。③椎管狭窄致脊髓缺血性疾病如颈椎病、椎间型脱出、脊椎骨折、结核、脱位、畸型、硬膜外血肿、肿瘤等,颈椎病几乎均有颈椎椎管狭窄,是颈神经根、颈髓、颈段脊前动脉病损最常见的病因[4]。④血管病:主动脉瘤可致脊髓根动脉开口处狭窄引起脊髓相应节段缺血,其发生率占夹层动脉瘤的15%-46%。⑤其他:心力衰竭、恶性贫血、一过性低血压、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缺氧、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均可引起缺血性脊髓血管病。

2.3 诊断

缺血性脊髓血管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其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病,神经根痛、肢瘫、分离性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等。CT扫描或MRI检查可有助于病因诊断。脊髓血管造影,因脊髓血管来源多处复杂,不易发现异常,且基层医院缺乏上述设备。

[参考文献]

[1]Naiman JL,Donohue WL,Prichard JS,et al.Fatal nucleus pulposus embolism of spinal cord after trauma[J].Neurology,1961,11:83.

[2]Herrick MK,Mikks PE.Infarction of spinal cord.Arch Neurol[J].1971,24:228.

[3]Foo D,Rossior AB. 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 and its natural history[J].Paraplegia,1983,21:1-10.

[4]赵力.脊前动脉闭塞综合征[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7,4(4):224.

(收稿日期:2007-05-0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